APP下载

探究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2014-10-21闫礼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技术质量安全控制建筑施工

闫礼辉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混凝土工程质量裂缝的产生已经成为一个建筑通病,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做相关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控制;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当下,混凝土浇筑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而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混凝土浇筑问题实际上主要是指裂缝防治问题。混凝土结构厚实,数量较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水泥的水热化加速现象易使建筑物发生形变,并且在平面尺寸、内外温度、最小断面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平面体积大的特点使得温度也随之升高,假如控制不好,则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比如在现代的楼层建筑中、水利建设中、大型设备基础设施建筑中都有涉及,因此,体积大成为其最突出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的实体尺寸大于或等于一米,内部温度上升较快,水泥水化的热度散发集中,随之产生的温度裂缝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温度压力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裂缝问题成为混凝土后期最大的问题。比如说在桥梁上出现的裂缝,在公民住宅区出现的裂缝,不同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会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所以,混凝土裂缝会呈现出相对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工程是施工初期间阶段,一旦出现混凝土问题不但会给后期施工带来困难,随着裂缝的不断深入,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工程结构质量问题。因此,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入手,对其进行及时的预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保证施工顺利实施和工程目标质量。 其主要原因有:

(一)搅拌和温度控制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回对混凝土搅拌的工作疏于监督,致使最后浇筑没有达到标准。另外,振捣的合理性也很重要,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均匀搅拌,或者搅拌的时间走向两个极端都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搅拌过长会产生很大的离析性,对材料的磨损也会加大。特别是在中午大炎热的情况下进行浇筑工作,更容易导致入料时段气温过高。在模块放入的工作中,可能由于自身温度超过了预定的要求,浇筑速度超过了预定的要求等操作因素的影响,都很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二)气温和施工时间

假如在施工前后气温环境出现的落差大,就会产生混凝土内部压缩过大的现象,再加上先前混凝土在钢筋拉力下的作用并不会产生整体意义上的收缩,所以由于拉应力的不均衡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施工场地地质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支架模板不稳定发生位移以及过早的进行模块拆除工作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裂缝现象的发生。

二、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一)混凝土原料之间的配合比例

混凝土水泥的选用类型对最后的成品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混凝土水泥的選用温度一般较低,尽量减少使用的水泥数量。粗细骨料的选用和具体应用的数量,也应该进行公开测量,防止出现混凝土的变形情况。沙子和石子的泥含量一般是在百分之一点五左右,掺合料技术在这项工序中发挥重要作用。粉煤灰和矿渣粉是最常见的应用材料,混凝土质量也会随之提升。特殊情况下,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也会使用减水剂和膨胀剂。

(二)注意对混凝土防裂工程的设计构造

在项目工程施工中,要注意设计结构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有限的条件,发挥科技的力量。比如说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根据设计结构的状况,快速的判别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变化,也可适当的完善边界状况,在一些特殊的地质中设置滑动装置来减少接触面受力导致的温度提升,也可在混凝土外侧围上钢筋,通过合理科学的配比,增强混凝土的根本质量,杜绝裂缝现象的发生。

(三)混凝土温度控制

温度的影响基本上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在混凝土的防裂控制中,对温度的把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例如,模块的温度尽量控制在四十度左右,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尽量接近五十度左右。在进行浇筑工序时,其表面具有的散热性能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利用。混凝土的厚度减少之后,有利于夜间温度下降对其保湿工序的作业,冷水冷却应用也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

(四)混凝土后浇带的预留

一般情况下主楼与底层裙房的基础是同时施工,回填土以后场地是平整的,有利于上部结构施工。就上部结构来说,不论是坝体与底层施工顺序的谁先谁后,都要按照施工图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对于高层和底层相连接的基础梁,以及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先留出施工后浇带。待高层和底层的主体完工后,使用微膨胀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工序。从而促使两侧的地梁以及上部梁和板相连。

(五)重视支架模板的使用

对支模的选择是混凝土浇筑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按照严格的制度标准来执行,最好是选择钢性的模板来支撑,不仅要符合散热的特点,也要保持其高度的稳定性,杜绝移动现象的发生。另外,对混凝土之间的约束力要整体考虑,避免出现浇筑间隔时间过长,为裂缝现象的发生埋下隐患。

(六)加强质量监督与技术监督工作

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要想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首先就要对混凝土施工环节的技术工作加强监督,对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严格把关,从实际操作的每一道程序中提炼出特别需要注意的环节,然后综合多项因素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其实施预防措施,对裂缝的控制才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结语

当下,建筑施工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必须用厚实的专业知识找出其中的病害并及时解决,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混凝土控制工作进行双向研究,始终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树平.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防治[J].山西建筑.2011(08)

[2]董雨民,张福强.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辽宁建材.,2011(02)

[3]林建祥.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2(02)

猜你喜欢

技术质量安全控制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机械自动化设备设计的安全控制管理简述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探析
压力容器的管道焊接技术应用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研究
互联网健康服务新应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