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2014-10-21赵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治理措施存在问题

赵杰

【摘 要】道路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势头强劲。除了道路施工技术与水平会影响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以外,施工材料、施工设计、施工人员的态度与责任等多层因素也会影响到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当前,我国城市道路还存在一些施工安全隐患甚至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为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道路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杜绝一切道路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存在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从严把道路施工材料的质量关、提高道路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道路施工质量的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關键词】城市道路施工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治理措施

道路工程具有线长、沿线地质水文条件多变、结构物终年外露的特征;其路基的稳定性是道路寿命的关键环节。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因此,当年沟槽回填,当年修路成为城市道路的又一特点。同时,城市道路的地下、地面及空中,由于管线、路面、过街地下通道或过街人行天桥的立体分布,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又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

一、目前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多,所以,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2、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

3、人行道施工中,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

二、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开工急,工期紧。由于急于开工,造成匆忙设计,匆忙选择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又不得不匆匆忙忙进场,有些工程甚至边设计边施工,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使得施工工序、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工程的工期都很紧,这是城市道路施工的最大特点和市民出行的需要。城市道路工程的另一特点是绝大部分工程都要经历雨季施工,而这个时期又正是各种管道铺设或路基施工的阶段,管道沟槽回填后难以压实,路基含水量大,其密实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由于工期太紧,又不能不施工,存在质量问题是可以想见的。

2、作业面狭窄,质量管理难度大。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都很难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加之诸如电力、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煤气、自来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同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多点、奋天、连续性差,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3、建设、监理、施工部门各自责任不到位。一是建设单位协调工作不到位,未能为施工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造成工程的先松后紧。二是监理部门“监、帮、促”处理的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三是某些施工单位人员素质较差,加之施工人员以民工为主(这些人员的技术素质一般较低),加大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施工机械设备陈旧,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与原送检的材料差距较大;工艺流程落后等都易于造成质量问题。

三、提高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1、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与指导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是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开放工程建设市场,避免地方垄断。优化施工招标评标办法,使创精品工程或施工质量好的企业更容易中标,或有更多的机会中标,避免施工单位的恶性价格竞争,使中标价回归理性。三是建立并完善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形成对各单位的评级与优选制度。四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

2、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考核和奖惩。一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二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检查与考核。重点考虑对承包人是否有合同违法行为、承包商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主要施工设备的投入情况、质量控制程序的遵守、材料质量控制情况、施工方案、现场实体质量控制情况、内业资料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考核的结果要采取两个手段来抓:一手抓激励;一手抓惩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加强材料检查,把好质量进货关。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和寿命。原材料、管构件的质量对道路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道路及其附属结构的养护和畅通,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创建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经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所有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都有权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给予清退。在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监管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把好原材料、管构件质量关。

4、加强在现场施工中监督检查。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

参考文献

[1 ]甘荣光.浅析道路施工技术管理问题[J].现代企业文化,2010,(9).

[2]方满雄.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四川建材,2009,(4).

猜你喜欢

治理措施存在问题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