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路桥施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2014-10-21叶辉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2期
关键词:路桥钻孔灌注桩技术

叶辉辉

【摘要】:随着经济及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钻孔灌注桩技术因其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路桥施工建设中。本文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介绍入手,重点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路桥;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

1.引言

众所周知,路桥工程对桩基础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奠定好基础,才能确保路桥工程质量。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能力强、成本合理且质量较高等特点,在路桥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路桥施工过程中,其钻孔灌注桩的整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建设质量,严格依照有关标准开展每个环节的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介绍

2.1混凝土技术

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准备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试验,并根据设计中的强度要求来制作完成。试验结束后再结合具体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同时其搅拌配置也必须遵循施工现场的要求。配置混凝土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混凝土的初步凝结时间要达到2.5h以上,且强度等级要达到42.5以上;第二,混凝土的塌落度要限制在180~220mm之间;第三,灌注时,避免杂物进入孔底部;第四,及时测量孔内的混凝土高度,且进行测量的频率数值要大于导管的数值。

2.2导管技术

在进行导管安装之前,需要对其两个部分进行测试和试验,一是水密承压,二是接头抗拉性。在进行这两个性能的测试中,切记不能用气压来进行试压。

2.3钢筋笼技术

钢筋笼的安装和制定同样需要严格遵循设计的要求和规定。遇到长骨架型的钢筋笼最好采用分段的方式进行操作,了解运输和吊装的规则和要求,对长骨架型钢筋笼进行具体的数值划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钢筋笼的变形。限制保护层厚度的关键是需要错开它的接头,并在外侧配放好垫块。具体的配置方法:在钢筋笼的横向配置不少于四块,其中要留给竖向2m的空间,并且在钢筋笼的骨架顶部要注意配置吊环。在所有配置都归位以后,再对钢筋笼整体的数值进行紧密的测量,数据的误差也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4钻孔和制浆技术

第一,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配置泥浆,严格遵循规定来限制水、粘土、添加剂的比例。泥浆的作用就是在钻孔时对墙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钻孔任务开始前,则要精准找到钻孔位置,不能有偏差,否则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要注意的是,开孔工作必须要在泥浆均匀涂抹之后再进行。第三,严格控制钻孔速度,刚开始时要以慢进的方式进行,待钻头整体都进入壁内之后,才可快速工作。第四,不断关注泥浆密度和粘度情况,随时跟进,看是否有排渣和停止钻动的情况发生。

2.5清孔技术

打孔工作完毕后,需要对孔深和孔径进行全面测量,在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后,则需要着手清孔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为了图方便,直接增加钻孔的深度,而放弃孔内的清理工作。清孔时要注意孔内水头的问题,观察和做好防护措施,有效避免塌孔现象发生。清孔的具体操作技术包括空压机喷射、抽浆、换浆、掏渣以及置换砂浆等工序。清孔工作结束之后,不能直接离开,还要提取一下孔底的泥浆样本,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6护筒技术

制定护筒时,其内径范围要控制在20cm~40cm之间,并且桩径数值不能超过内径数值。实施埋设护筒工作时,要按照桩体中心线和护筒中心线相互重叠的要求,误差不能超过50mm,倾斜程度要在1%以上。如果遇到筑捣位置和旱地的问题,埋设方式可以转变为挖坑埋设,具体操作是用回填黏土将护筒周围和底部填实,高度要在地面30cm以上。护筒的埋设深度要控制在2~4m之间,具体埋设数值要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来进行确定和安排。

3.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方案

3.1护筒下沉

护筒下沉通常发生在没有预先调查施工现场地质状况,或是施工现场地质情况不太好等情况下。针对这些情况,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实地考察相关地质状况,尤其是要获取对护筒就位有着重大影响的地质参数,例如土质松软程度,根据获悉的数据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确定出护筒埋深等相关参数。埋设护筒时,一定要根据相关规范,严格遵照操作要求,夯实埋设区至一定程度。针对已经出现护筒下沉的情况,则需要对护筒加固,避免其继续下沉,同时还要运用增加埋设护筒的深度等办法,防止因加固而导致坍孔的情况出现。

3.2钻孔倾斜

众所周知,导致成孔倾斜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钻机底部的振动差,导致钻孔时受力不均,切削量不同;二是施工现场地质状况较差,底层存在许多石块等坚硬障碍物;三是在地质状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技术人员不愿耗时巨大地测定现场的地质全貌,为了提前竣工而盲目操作,最后造成钻孔倾斜。基于钻孔倾斜的诸多原因,应该全面建立钻孔倾斜的预防机制,操作前应先检查钻机,确保其设备性能,操作时则根据地质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并注重操作钻机的科学性。

3.3坍孔

坍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坍孔的发生大致是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由于地质状况较差,地底存在着易陷的砂砾层或是流沙层;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造成水头的突然损失,进而造成坍孔。另外,由于泥浆的比重不合理或者泥浆的质量太差,也有可能会造成坍孔等事故。针对发生坍孔的影响因素,需要在施工前对地质状况作出详细调查,获取相关地质参数,根据现场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施工方案,并实时作出相应的改进。

3.4缩孔

缩孔通常是由于底层存在软土和粘土,或是钻头长时间的工作后发生磨损,而没有更换钻头造成的。针对缩孔产生的原因,在施工前应该对底层作出详细调查,获悉底层的具体情况,并采用质量较高的泥浆护壁。同时,为了避免发生缩孔或者缩孔后钻孔被卡住的情况发生,施工过程中应保持适当速度,注意保护和存养钻孔设备,并且在钻孔之后还需要进行扫孔工作。

3.5断桩

断桩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地底的土层硬度存在差异,从而在打桩时受力不均匀,桩基受到的反作用力不同,从而导致断桩;第二,相邻桩的间距过小,打桩产生的作用力易对相邻桩产生作用;第三,桩身未达到完全凝结的时间,桩身性能大打折扣,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就易发生断桩。针对发生断桩的间距因素,可以适当扩大桩间距,或者运用新旧桩交错打法,错开新桩。对于已出现的断桩,应取出断桩,对孔进行相关处理后,再打新桩,如果孔内面积产生变化,在打新桩前还需要对其进行对应的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因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路桥基础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有诸多因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就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如果有异常问题出现,需要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和沟通,确保工程质量,从而有力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獻】

[1]田秋林.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3(08):35-36

[2]熊淼.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67-68

[3]刘杰.高速公路桥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89-90

猜你喜欢

路桥钻孔灌注桩技术
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级别分明
路桥建设及养护管理分析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