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的适区种植

2014-10-21喻萌萌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熟期生态区中耕

喻萌萌

玉米越区种植现象多指在一定生态区内种植的某玉米品种所需积温明显高于该生态区常年平均有效积温,或某玉米品种所需生育期明显多于该生态区常年平均适于玉米生长的天数。近两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黑龙江省连续出现“自老山”现象,秋季早霜来得比较晚。很多地区为追求粮食高产,违背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普遍选用晚熟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玉米品种,使实际的品种布局与科学布局规划相差1—2个生态区或积温带。现在越区种植现象在黑龙江省的各个积温区普遍存在,近几年,随着我省玉米种植“北扩”,第四积温带开始大量种植玉米,越区种植现象这里更为明显。

1越区种植的弊端与分析

越区种植问题在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域表现得特别突出,其原因是片面追求高产,其实这里存在很多弊端问题:

1.1越区种植不易正常成熟,存在风险

省气象研究所研究表明,30年前,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影响特别大,那时候粮食生产损失很大,最高时减产20%-30%。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人们的感觉是气候变暖,冷害没了,所以农民选用玉米品种的成熟期越来越晚,越区种植的胆子越来越大。气候变暖给农业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热量增加了,但热量增加的同时水却减少了,特别是西部干旱地区,温度升高以后水分蒸发增大,干旱和土壤墒情不好,不仅发芽慢,而且出苗期延长,不利于品种正常成熟。

1.2越区种出“水玉米”,粮食降质又降价

越区种植可能让农民增产不增收。越区种植的主要后果是降低了粮食的品质和使用价值,进而降低粮食的价格。越区种植的玉米不能在霜前正常成熟,即使在“自老山”年份能够基本成熟,也会由于下霜快而停止生长。这样由于气温低且没有足够的时间,玉米籽粒不能够正常生理成熟,籽粒含水量高,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玉米”现象。黑龙江省玉米的正常含水量为30%左右,而越区种植的已超过35%,有的甚至高达40%,2012年嫩江县夏、秋两季多雨,部分玉米水分高达45%以上。而且这种玉米的容重低,淀粉量少,商品品质也随之下降。所以说,现在玉米产量高主要是含水量高,干物质没有明显差异。而黑龙江省每年玉米销售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玉米水分含量过高、品质较差。

1.3越区种植玉米抗逆性差,产量和效益难以提高

种植非本生态区的玉米品种,容易发生倒伏,玉米丝黑穗和叶部病害等,造成玉米减产。越区种植的品种还易耗地力。因为当地热量资源不适宜该品种的正常需要,这样玉米的营养生长期延长、生殖期推迟,造成植株较繁茂,对土壤的养分损耗就比种植适宜熟期的品种要大。而且高水分玉米易发生霉变,给玉米的贮藏、运输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晾晒或烘干的费用,这种损耗基本抵销了玉米增产的效益。

1.4越区种植难以合理化耕作

种植晚熟品种影响了收获和秋季整地时间。越区种植的玉米成熟晚,收获的时间也晚。对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而言,从玉米收获到封冻,时间不到一个半月,而秋整地恰恰也在这个时间进行。秋整地主要解决土壤保墒问题,如果秋收较晚,秋整地时间就不足,秋整地就难以完成或质量不好,影响下年春播质量。

2玉米适区种植意义

众多粮食种植专家一致呼吁,粮食品種都有各自的适宜区。只有在适宜区内它才能发挥最大的增产和增收的潜力。因此应选择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水平、土地肥力状况等相匹配的品种,并且品种的安全成熟率要达到90%以上才具有增产增收潜力。

3玉米适区种植要点

3.1选择审定品种

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选择经过国家、黑龙江省审定品种。因为审定品种是经过政府权威部门统一组织,对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及品质、熟期等方面进行充分鉴定而达到标准的品种。另外,不要盲目求新,应选择在当地至少进行了3年以上试验示范的品种。在种植时最好多熟期多品种搭配,这是减少病虫害和抗干旱、低温等不利环境条件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3.2确定主栽品种,不同熟期搭配种植

主栽品种一定要选择年际间受气候影响小、稳产性很好的品种,要遵循肥地生育期宜长,薄地生育期宜短,以及低洼地、岗地宜短,平地宜长的品种选原则。

多熟期多品种的条带间隔搭配种植,如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按25%—50%—25%搭配,可减少中早熟品种由于干旱引起的花期不遇、授粉不良而导致的减产,同时既能使长生育期品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又可减少秋早霜的危害程度。还可增加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减少因品种抗性丧失带来的损失。

3.3配套和优化栽培技术

3.3.1适期播种 玉米的播期主要由玉米的种植制度、温度、墒情和品种决定。在我省耕作层温度稳定在10-12度,土壤最大持水量60%以上为适宜播期。

3.3.2测土配方施肥 玉米

3.3.3加强田间管理

苗期及时间苗、定苗,缺苗断垄的地方进行移苗、补苗;蹲苗粗壮,方法是苗期不施肥、不灌溉、多中耕;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深度应掌握两头浅,中间深的原则。化学除草剂阿特拉津、乙草胺效果好,一般播后出苗前使用。

穗期追肥、灌水;中耕培土;去孽,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玉米螟和粘虫;化控调节,在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如玉米健壮素)能促根防倒。

花期追施粒肥;浇灌浆水;隔行去雄,

3.3.4适时收获 玉米子粒乳线消失(蜡熟末期)时收获可以增加玉米产量。

(作者单位:161400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熟期生态区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对桂西北春、秋季播期的响应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双低油菜品种早熟性对比试验小结
川西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光合特性研究
不同熟期辣椒果实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动态变化
世界
同品种柑橘熟期差异化加剧原因及对策
不同生态区烟叶淀粉生物合成动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