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2014-10-21薛雅杰

基层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逐步放松和消除对利率的管制,由市场主体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引导,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从1993年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设想的提出到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放开,到2000年外币贷款利率放开,再到 2004年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放开,直到2013年7月贷款利率完全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以必然的趋势稳步推进着,目前已进入最后、最关键阶段,即存款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目前我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拥有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威胁与风险,更意味着一个挑战、一场革命、一次蜕变。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机遇。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逐步完善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为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目前,信托等信用债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理财宝、余额宝的出现,在存贷比的控制与存款利率的管制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资源受到一定冲击,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非正规的资金分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等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需求。虽然商业银行未必会选择以提升存款利率增加储蓄成本获得贷款规模为主的道路,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弃该道路,但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确实可以使商业银行可以不受利率管制而根据与客户的双方实际需求,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实现自主定价,具备了自由的定价权利,为商业银行吸收资金和参与金融市场经营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威胁与冲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难以避免的会使商业银行竞争加剧,从而使得利差收窄?利润下降,加大经营风险。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规模优势,存款来源相对稳定,传统业务占比较低,收入渠道相对较宽,同时由于其风险定价能力较强,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会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可能会面临贷款结构的逐步调整。存款利率上限管理,会使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较低,所以他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大企优质企业,即使贷款定价较低,也能取得稳定的利差收入,从而缺少服务中小企业的动力。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资源竞争,银行存款成本可能会加大,大企业贷款业务会使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受到压缩;同时贷款利率的放开,银行可以更好地根据风险收益情况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在面临大企业客户的激烈竞争与定价偏低的双重局面下,银行可能会逐渐将目标移向贷款定价较高、融资渠道相对较困难但发展能力较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较小、客户资源较少,业务模式单一,盈利模式过度依赖传统存贷,利率市场会使其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中小银行会出现经营不善、损失破产或逐渐失去竞争力退出市场或会面临被大型银行收购兼并的风险。从存款方面来说,为了在利率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吸收存款,中小商业银行难免会竞相抬高存款利率水平,选择增加揽储成本以吸收存款。从贷款方面来说,一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后,大型商业银行可能会为了弥补竞争下的存款成本稳住经营利润而将贷款目标的焦点由定价较低的大型企业逐步转向定价较高的中小企业,从而结构性的参与到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竞争中来,无疑对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产生冲击,使得中小商业银行可能在竞争中难以将利率水平提高到弥补存款成本的水平,使得存贷利差收窄,利润降低;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的提高无疑会导致贷款利率的上升,而过高的利率会使许多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只有高风险的借款人保留在市场,而中小商业银行为了生存,难免会增加逆向选择风险。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利率风险,包括利率定价风险与利率风险管理。利率市场化后,宏观经济形势、利率市场竞争状况、重要对手利率定价、自身资金流动性及经营管理需要等都是影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常常处于变化之中,商业银行必须对其及其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可能只是一个因素判断失误,就会错失盈利或是徒增亏损。利率市场化后,特别是初期,将会伴随着利率的常态性波动,这样商业银行的经营无疑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会处于竞争比较激烈阶段,存贷款利率都尚不稳定,当存款利率上升,如果初存期限较短,存款客户可通过提前支取再投入方式套取较高利率;当贷款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可增加新的贷款,以低利率的贷款资金提前偿还前高利率贷款。

二、信用风险。对于中间业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尚无法在经营利润中起主要作用,仍然以传统存贷差为主要盈利点的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由于竞争,存贷款利差将会收紧,难免会为了提高贷款利率而选择一些高风险客户,导致信贷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加大,从而会增加形成不良资产的风险,甚至于出现大额损失。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从利率管制的保护中释放出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金融市场的重新洗牌、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银行的并购重组趋势将会加强,一些经营管理能力低的银行可能面临被淘汰或被兼并的危机。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在定价上有了自主权,也使同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健全成本控制制度,科学合理的定价,加强预算约束与内部风险管理,将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经营方向、改变经营结构、加快经营转型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会迫使其经营发生根本性变革。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紧迫性,提早制定有效措施与合理方案。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金融市场实现供求自由化的内在需要。目前,金融托媒现象的趋势化,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社会资金从客观上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与必然性,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加强时代紧迫感,提前做好措施、制定方案、积极应对,跟上改革的发展步伐,才能不被新的市场所淘汰。

二、合理定价、内涵集约化经营。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利润空间缩小,且面临着利率定价和管理风险及信用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实际,合理的进行市场定位,通过精细化的资本管理,制定個性化的竞争策略,合理地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实现内涵集约化经营,以最小的资本消耗获取最大的经营收益。

三、逐渐转变商业银行以存贷差为主要甚至唯一盈利点的传统经营模式,调整收入结构,寻找新的盈利点。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传统存贷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将变得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引起的同业竞争,对存贷款利率定价难度加大,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多重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逐步调整经营模式,调整收入结构。首先,重视并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特点,商业银行不会直接承担债权债务风险,且能够通过代理、咨询等中间业务,更好的拓展客户、服务客户、稳定客户。同时,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不需动用自有资金,降低了资本金对银行业务的限制。其次,加快金融创新。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会相应上浮以增加储蓄存款的吸引力,投资者对于最低风险的投资品种需求可以通过存款来实现,商业银行需加快创新,推出新品种的理财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以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利率变动会更加频繁,市场波动加大,相应需要金融创新来控制风险。

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稳步推进着,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接受挑战,通过改革创新、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完成金融革命中的完美蜕变。

参考文献:

[1]张志前.利率市场化下的理财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12

作者简介:

薛雅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2008年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毕业后至今在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从事金融工作。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