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2014-10-21李璐

基层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李璐

辽宁德龙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123000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所力求达到的目标就是采用多样化节能技术手段,进行人居系统受限的空间管制、功能组织、容量调控和资源配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安全、健康的共生关系,以有度的消耗地球资源,最优高效的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宜居、舒适生存空间。本文探讨了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发展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一、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所堅持的应用原则

1、建筑设计要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

建筑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中。因此,建筑物必须融入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通过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互动达到动态的平衡,从而构成一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为此,设计时必须强调采用本地文化、原材料以及建筑资源,尊重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让建筑展现出地域特色。注重建筑寿命周期的含义是,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有,不仅要考虑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还应将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确保其运行阶段能给人提供舒适、健康、无害、低耗的空间。

2、体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建筑设计工程师应对工程周边的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植被等自然条件加以综合应用,在维持景观与文化的连续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周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后果,如降低废弃物、有害气体排放等。

3、创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设计中应该对居民的物质和精神要求进行综合的考虑,尽可能的创造和谐、优美的环境,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室内舒适度。同时,降低环境污染亦是为建筑工程自身施工创造适应条件。绿色节能理念建筑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使用功能,就是宜于居住、办公及其他需在室内从事的活动,这是建筑物之为建筑物的价值所在,不宜居不成为建筑物,这是建筑设计的归宿。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好采光、通风、换气、采暖、降温以及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问题,做到污水和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确保居住环境的良好状态。

4、节约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在构建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对太阳能或者风能的充分利用。在确保任何季节中主导风向在建筑中的有效发挥和利用。除了设计,建筑的建造和应用材料的选择,也都要充分地重视到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一切水资源、电力资源等,为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5、坚持经济、高效的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最好选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还兼顾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不盲目地求大、求全,做到适宜投资、适宜成本和适宜消费的建筑,其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绿色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和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

二、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1、合理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对于环境和谐和节能节地具有全局性影响。建筑占据土地的方式和形体设计是总体布局阶段最关键的判断。尽管用地比较宽裕,但设计首先否决了“摊大饼”式的布局,而是将建筑做足5层(24m高),靠近用地南侧集中布置,与相邻地块待建项目形成紧凑的群体。北侧则留出完整的场地,形成集绿化、园区公共集会和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滨河开敞空间。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形体设计既不宜过分分散造成冬季能耗过大,又必须考虑建筑外墙有足够的可开启面,利于过渡季节的室内通风散热,尤其是对盛行风的利用。建筑体量被设计成上下两个正方盒体旋转叠合的形式,上部盒体逆时针旋转15°,后叠置在下方的“水盒”上,以保证上下盒体分别顺应河道与道路的走向。下部的“水盒”基座与城市干道平行,基座的屋面与建筑西部主入口场地标高连通,在土方工程最小化前提下化解了现状低洼地造成的局促感和场地交通组织困境,并使建筑最长的西晒立面处于挡土墙的遮蔽之下。上部体量与河道平行,使内部空间获得指向河道及其东岸自然丘陵景观的最大视野。特征鲜明的正方几何体也使信息中心以较小的体量获得了其在园区内必要的标识性。

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4、新型材料的应用

事实上,由于绿色建筑对于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十分苛刻,大部分的天然材料都无法满足其建筑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大量新型材料被研制出来,而各种传统的建材都有其新的发展。传统的混凝土衍生出高强度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等三种新材料,它们分别具有高强度、自重轻、抗拉强度高的特点。而金属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也再向重量更轻、强度更强、热绝缘更好的趋势发展。现在高强低合金钢、高强钢丝以及高强预应力钢筋己在工程中廣泛使用,目前国外研制的高强钢筋的屈服强度已在500 以上。这些新型材料与天然材料配合,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合理利用资源

(1)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正在逐渐普及,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在很多住宅项目上都用的比较多,在某些公共建筑中如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光电玻璃、太阳能电力墙等也逐渐尝试采用。风能是另一种开发利用较为方便的清洁能源,除了现在普遍采用的屋顶无动力自然风机的应用外,还可以采用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设备,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

(2)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和积极回收利用旧建筑材料均是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投入及废弃物产出的有效措施。例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加工好的钢筋因图纸修改而无法使用,混凝土浇筑后个别部位模板取不出来等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和施工单位积极配合,采取钢筋代换和优化设计图纸等技术措施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而建筑拆改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建筑材料,如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在经过加工和改造后,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也可以重新利用到新的建筑工程中。

(3)建筑中可以适当加大木材、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建筑材料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同时还可减轻大量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

6、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总而言之,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结果,从而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李宁,张红川,付佳珊,付祥钊,何福春,居发礼,张谦. 宜居建筑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J].钢铁技术.2010(05)

[2]付云松,倪金卫,蒋正跃. 现代建筑转向生态建筑[J].华中建筑.2010(02)

[3]汪洁. 论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4)

[4]殷骏. 现代建筑中的节能设计研究[J].华章.2010(17)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Passage Four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