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营养膳食研究

2014-10-21周政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水平高校

周政

摘 要 运动员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运动员的合理膳食也是提高运动成绩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阐述了不同特点的运动项目得营养构成,做出相应的营养要求并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提出了补充营养的注意事项。对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及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 营养膳食

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败间的差别和界限也越来越小,运动营养作为运动训练以外的强力手段之一,一直被运动训练界所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使竞技运动员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好的运动能力,创造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当前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营养知识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目前运动员膳食摄入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同时也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个人习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膳食情况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二、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的营养分析

(一)速度型运动

速度型运动的代谢特点是运动中高度缺氧,负有氧债,能源主要依靠高能磷酸系统与糖原无氧酵解供应,如100米,A TP-C P和糖酵解供能占能量系统的98%,因此,其营养应符合体内能源物质迅速发挥作用,使三磷酸腺苷(A T P)和磷酸腺苷(C P)的再合成加速,所以膳食中应供给含丰富易吸收的糖、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此外,短时间内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神经话动高度紧张,还供给含蛋白质与磷丰富的食物,为使体内碱储备充足,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二)耐力型运动

此类项目特点是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小,但总能量消耗很大,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主要靠脂肪提供,肌糖原消耗增加,蛋自质分解加强,需供应较多的糖,为使运动员血红蛋自和呼吸酶维持在较高水平,需供给较多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维生素C为了保证食物热量,又缩小食物体积,以减轻胃肠负担,食物中的脂肪量可适当提高,热量比可占总热量的30%~350%,此外,耐力运动员失汗较多,在运动中及运动后水和电解质的补充十分重要

(三)力量型运动

力量型运动要求肌肉有较大力量与爆发力,为发展肌肉,对蛋白质与维生素B的需要较多,特别在训练初期蛋白质供应量提高到每千克体重2克以上,其热量百分比可达18%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不低于三分之一此外,为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钠、钾、钙、镁的补充也很重要。

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营养构成情况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膳食中各种食物间的组成关系。将膳食调查结果与运动员推荐摄入量比较,谷类及其制品、蛋类摄入情况较好,能够满足运动员的需要,畜肉类、含糖饮料、蔬菜类、奶类及豆类均摄入不足,而薯类、水果类、禽肉类、水产类等摄入严重不足,特别是水果类食物缺乏严重,仅占推荐消耗量的20.3 %。

四、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营养补充情况

运动营养品,也称“强壮食品”或“功能食品”,是专为从事运动员而设计的一类特殊营养品,为保证训练的有效性,运动者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还应科学合理的选用运动营养品。怎么样让营养的合理快速的补充是每一运动员都想了解的知识内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补充药剂和相关的一些保健营养品大部分运动员都还是感到很陌生,对于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营养品是不是应该用等相关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解决。调查显示,面对科技进步,市场出现的各种营养补充药剂、健身饮品,有79.4%的运动员同意膳食营养补充与营养品补给手段二者应该合理搭配使用,但是有51.2%的运动员并未或者偶尔使用过营养补充品,只有14.3%的运动员表示有自己认可并且经常使用的营养品补充方式,可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于营养品补充方式还是认同的,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指导,真正应用在训练上的为数不多。

五、强化手段

(一)加强教练员培训

教练员与运动员接触较频繁、时间相对较长的对象,他们的营养意识和认知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运动员的营养意识和认知水平。但是,由于目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练等相关人员接受营养知识方面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大家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营养方面问题是营养师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们工作职责所在。可是,目前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也不能因为没有配备营养师而忽视运动员营养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各个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即使配备了营养师,教练、队医等相关人员仍然要进行必要的营养知识学习、培训以便更好的为运动员服务。相关人员营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定期培训班了解学科前沿、系统营养知识的自学等等形式开展。

(二)加强后勤保障

众所周知,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早在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也有密切的联系,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开展适合我国营养饮食方面的研究,更好的指导国民营养饮食,建立营养意识,是广大营养学科研人员、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给训练队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如专项资金、专门的食堂或窗口,并给于一定的经济供给;专职或兼职的营养指导师(条件不允许,也要力争配备兼职营养指导师),让运动员能够更健康、更合理的膳食。

(三)加强宣传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如何维护健康,而是越来越关注如何才能改善体质,提高智能。人们也越来越希望增加营养保健知识来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现代营养学的营养健康观念也正在逐渐影响并改变着渴望健康人们的生活饮食观。因此,在高校開设营养学课程,尤其是针对高校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金亮.对运动营养补充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

[2]李柯莉.运动能力与营养[J].运动生理生化医学,2006, 24.

猜你喜欢

高水平高校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常态下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浅析
浅议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浙江省高水平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