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4-10-21姚洪英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姚洪英

摘 要 心理情景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形式有助于高校树立全新的教育和文化观念,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心理情景剧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的水平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不仅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是一个不断增进交往技能的成长过程。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的交往障碍,北大王登峰等人根据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情况分析发现有83.9%的学生存在的障碍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等方面存在问题。心理情景剧在促进个人展现内心世界,调整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心理情景剧的基本理念

心理剧的理念源自于雅各·李维·莫雷诺(JacobLevyMoreno),是创造性治疗的一种形式。心理情景剧是在心理剧(psychologicaldrama)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发展出来的,心理情景剧提供了一种参与者自我表露的机会,将自我的情感和内心困惑通过一定的情境表露出来;通过场景设置,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感受情境;成员分享参与和观看的感受,相互交流和支持,获取同辈支持。

二、心理情景剧的构成要素

心理情景剧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借助于团体的形式进行的,将具有同质性问题的成员组成一个共同参与的小组。因此,心理情景剧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组成:舞台、主角、导演、辅角和观众。舞台,可以将过去、未来与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游在他所创造的天地当中。心理情景剧的舞台并非像一般的剧场那样讲究,当导演带领主角踏入舞台空间的刹那,主角将立刻感到自己即将踏入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是颇有催化作用的。导演,在心理情景剧中导演是治疗师,但在校园心理情景剧中导演可以是任意一名学生。辅角是协助主角将自我内心世界展现出来的重要人员,是可以扮演主角生命过程中的任意重要他人的。观众是指在组成的团体中,根据心理情景剧表演的需要,不在心理情景剧舞台表演过程中担任导演、主角和辅角的其他人。

三、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心理情景剧促进校园文化适应性的提高

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就相当于迈入了一个小社会,会面临很多困惑和选择。对于刚离开家,稚气未脱的学生来讲,除了在学校课堂中要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之外,他们还需要逐渐适应从学生到社会角色的转变,要树立自我约束意识,道德品质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以及各种法律意识等等,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的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表演中不仅对角色有一个很好的诠释,更加强调凡事亲力亲为,在无形中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更增加了学生对于社会各种角色的理解与认识,和情感世界都增添了新的活力,涤荡着人心中许多旧有的陈旧观念。心理情景剧加入了许多传统心理治疗或心理教育方式中所不具備的艺术、技术元素,使得心理教育、对学生心理引导的形式焕然一新。

(二)心理情景剧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校园心理情景剧的编排,通过剧中人物的揣摩和演练,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这时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进行合理指导和导向,陪同学生们一起去探索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反复推敲完善剧情。另外,教师平时常常告诫学生化解人际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但学生只能肤浅的体会其中的涵义,不知道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去执行。

在心理情景剧中,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互相理解的触动和愉悦,从而可以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所演绎出中的不同心理问题和问题的化解,描绘人物热情大方、团结友爱、无私关怀他人等的优良性格特征和孤僻冷漠、自私狭隘、自卑自闭等不良性格特征,提供了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对比。演出结束以后,再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点评指导,这一过程无疑是对在场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取得了时效性的教育成果。

(三)心理情景剧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校园心理情景剧活动的开展与推广,不但可以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成为输送学校战略导向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在心理情景剧的演出中,我们可以将学校的战略导向和文化发展建设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融入到表演当中去,通过参演者的各种角色的演绎,内心冲突的起伏,可以感染现场观众的情绪,带领学生观众在观赏情景剧中认并接受学校的建设理念。

心理情景剧活动为现代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都认为:通过编排情景剧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增长了展现自我的勇气,同时也发掘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能,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着质的飞越。通过表演,通过角色之间的沟通,原来的自卑感减少、消失了,在学生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互相配合、良好沟通、积极向上的心态,综合素质能力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着明显的提高。

总之,在目前形势下,校园心理情景剧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它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以更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弥补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完备,更加立体化,深入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课题《基于校园心理情景剧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以人际交往团体为例》(项目编号:1254xs 55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恪川,李冬.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3):68-71.

[2]黄辛隐,戴克明,陶新华.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87-89.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