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差异下旅游景点翻译

2014-10-21郗瑞瑞

科技视界 2014年36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文化差异翻译

郗瑞瑞

【摘 要】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主要手段和跨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在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差异给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旅游景点信息的译者不仅需要能翻译出源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还需将与景点相关的旅游文化清晰的表达给目标读者。本文将从中外传统习俗以及汉英语言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翻译误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究翻译误区的修正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传统习俗;翻译;误区;策略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外国游客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sim Organization)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由此可见,旅游业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要实现上述目标,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就是旅游景点的文化宣传与推荐。由于和外国人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导致在翻译时出现的问题以及探讨它们的解决办法。

1 分析翻译误区出现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达。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要通晓这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不仅跨语言,更是跨社会的特殊文化活动。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因此,解决好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旅游翻译者要善于避免文化差异给旅游英语翻译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旅游翻译资料所传达的信息,更加清晰地懂得中国的旅游文化。

1.1 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常常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使两种語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他们之间没有语意共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比如,“春节”如果简单翻译成“Spring Festival”,外国游客会理解为“春天的一个节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但过春节家家户户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文化信息却丢失了。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使用音译加注的方法来保留这类词汇特殊的文化联想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这类词不需要额外解释也能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如“饺子”(jiaozi)“风水”(fengshui)等。

1.2 语言表达和修辞方面的差异

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文化心理有很大不同,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文习惯的差异。汉民族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书画、建筑、诗歌等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简隽空灵的风格,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了汉语词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声律对仗,音韵和美的特点。这样的差异就要求在翻译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使译文符合西方的美学标准和审美观点,这才能达到译文相应的效果。

2 针对黑龙江省旅游景点翻译误区的修正策略

旅游景点名称是具有身份识别功能、指向功能和诱导功能的一种特殊地名,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翻译旅游景点时,为了能让外国旅游者了解中国文化以及景点特色,翻译应该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以有效地传递旅游信息和中国文化。

2.1 直译加意译法

景点名称翻译应当注意保持文化异质性与信息性之间的相对平衡。“全名译音+通名译意”不失为一种可取之策。直译有利于传达景点地名以及人物事件等源语信息,意译运用西方的语言思维和语言模式,更为有效地传达景点的相关信息,两种方法结合翻译则更加有效的增进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景点介绍一般都多是由四字成语、历史人物典故或神话故事组成。单纯的直译,外国游客难以懂其字面背后的文化内涵,单纯的意译却会使这些景点名称失去应有的韵味。而目前,国内景点名称英译过份偏重译意,不仅导致译名丧失民族文化身份,而且导致大量误译。因此,如能采取直译加意译的方式既可清晰传达中国文化又能完整诠释景点内涵。

2.2 增译法

当把翻译放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进行考察,那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翻译决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涉及到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文字积淀的文化价值、文本所置身的文化土壤、文本转换所涉及的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为了让外国游客能更加了解中国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区域性的背景知识。增译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方法。翻译时可适当在原文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如在介绍雪乡时,单凭Snow town的直译难以让游客了解,这时如在其前加以补充说明China Snow Town这样的翻译就不会让游客费解了。

2.3 文化类比法

文化类比法是指为消除外国游客对源语信息中所含文化的陌生感,将源语中陌生的文化信息转换成目的语文化情境中类似的信息,也就是说用英文中相似的名胜古迹,传奇人物历史故事等来打比方,以唤起目的语接受者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他们产生亲近感,从而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旅游资料翻译活动中,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中间桥梁,翻译工作者必须了解跨文化传播的特点,明白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灵活转换思维方式,化传播为基点,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做文化传播的使者,让异国游客不仅领略景点的美更能感悟景点文化的魅力。

3 结语

本文探讨了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旨在提高旅游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克服中西文化所引起的翻译障碍,实现源语文本的交际功能,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到,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相关旅游资料的翻译既是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语言学家奈达说过,对一个译者来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要比语言结构差异引起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旅游翻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了解和积累本国和外国文化,本着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发挥译语优势,灵活变通,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使外国游客得到深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章礼霞.从广告语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谢天振.对翻译学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

[6]王琼.中英标识语的翻译:文本类型理论与语用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

[7]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出版公司,2006.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文化差异翻译
春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还保留多少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传统习俗历久弥新 不变的年味是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