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现象及对策

2014-10-21王宇慧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图书馆

王宇慧

摘 要 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各种类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文章探讨了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其主要类型,就防范与破解对策作了阐述。

关键词 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职业倦怠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员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职业懈怠越来越受到图书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引进激励机制以及运用哪些激励策略来激发馆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热忱,这些都要求管理工作者在运用激励策略时,要注意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要成功地激励馆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影响极大的工作。

一、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

1、外部环境因素

高校图书馆处在高校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在高校中有各种各样的类型的人才,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等方面在学校当中的各部门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而对于大部分师生来说,他们也存在着如此的偏见,认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关系户之类的人群,文化层次不高,从事的也是简单劳动力一样的活。同时,学校的很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很明显对图书馆不利,而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很容易会在这样不公平的环境因素影响下,使其感觉到失落,且产生被轻视的感觉,因此会产生消极的抵触以及愤世嫉俗的情绪,产生对工作的倦怠感。正如坚持社会历史观点看待职业倦怠问题的心理学家指出:“倦怠不仅是个人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这句话说明如果没有营造出与该项服务工作相联系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那么工作人员将无法在该项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2、职业懈怠产生的内因

在管理体制上以往的工作方式也存在不少诟病,馆员的专业培训等同虚设,专业水平得不到充实和提高;工作岗位长期固定缺乏轮换;奖金分配搞平均主义;工作不看业绩,年度考核得过且过。在这种工作外无压力,内无竞争动力的沉闷氛围下,即使馆员在平凡岗位有诸多无形劳动的付出,也得不到肯定,于是馆员的工作热情会越来越低沉,对这项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也日趋降低,久而久之工作中惰性的产生就成了必然现象。

3、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

对任何社会职业来说,它的劳动价值决定其劳动报酬,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决定了馆员的职业劳动应当具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与经济待遇。但事实表明,图书馆员与其他同级专业人员相比,收入偏低。再加上职业不被社会重视,不少人轻视图书馆员的劳动。面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图书馆员会产生愤懑心理。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经济待遇低,就意味着岗位不重要、贡献小。这样,馆员就会因自身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心理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二、解决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1、提高其在学校中的地位。

对于一个部门中的员工来讲,使其心理的平衡对其工作积极性有很强的调动作用,同时对于倦怠也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由于总觉得地位相对于教学部门,甚至其他行政部门来说都要低下,他们一直生活在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中。因此,学校应该在工资待遇、晋级职称、进修等方面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相对于其他教职工相同的待遇,这个是创设良好外部环境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图书馆工作人员才会体验到受到公平对待,所谓愤世嫉俗等情绪化表现就会被抑制,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压力也会降低,焦虑水平降低,这样就会降低工作倦怠产生的几率。

2、实施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目前,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文献信息资源传递网络化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化,已成为高校圖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为适应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应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还要学习一些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知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唯有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知识海洋中的“导航员”、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咨询员”、对文献信息进行整序的“加工员”。通过继续教育,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会得到更新,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会得到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3、科学选调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无可否认,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智力与人格都有很大不同,承认人的种种羞异,并据此合理选才、用才是应有科学态度。高校图书馆工作是门专门职业,并非任何有知识的人都适于从事。如果在选调其工作人尽之前,对其进行严谨的人事测验,使入选者的个人特征与高校图书馆职业特征相配合,不仅避免了人才浪费,使个人的才能极大地发展,同时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职业倦怠的发生。

4、塑造图书馆文化,强化创新机制。

图书馆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对于这样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组织,应更加注重自身内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首先,领导者应致力于在发展中塑造本馆内部文化乃至行业文化,并将该文化植根于馆员的思想和意识之中。这样,图书馆事业就会进入一种自觉、规范、稳定和连续发展的状态。同时,要不断完善图书馆内部的竞争机制,因为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完善的竞争机制能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活力。在一个充满竞争活力与浓郁创新氛围的环境中,图书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会不断得到激发,从而有效地防止馆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结束语

当然,在图书馆工作当中会有很多造成工作倦怠的原因,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诸多原因而外还有很多,因此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他们的积极工作进行及时有效地强化等方面入手,消除工作倦怠产生的温床。这样无论是对于员工个人身心健康还是图书馆工作本身以及学校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玮.论馆员职业倦怠的抑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1).

[2]李立新.试论图书馆工作者职业怠倦的文化成因及对策[J].图书馆,2008(4).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图书馆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去图书馆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