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2014-10-21钟化文

基层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安全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对策

钟化文

中山市城南区城乡建设服务中心

摘要:做好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开展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其管理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就工程建筑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监督方面所存在的状况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0 前言

“十二五”中提到,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方面的组织领导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2013年12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之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他指出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汲取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筑牢科学管理的安全防线。安全生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执法和应急处置能力。他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搞好预案演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农民工渐渐地大量流入建筑行业。根据有关调查,在施工现场一线作业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他们普遍安全意识较差、也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更缺乏建筑方面相关的知识。由于没有专业安全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在施工技术上难免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他们在施工过程中缺少注重自己个人安全的意识,在施工现场往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就无疑给建筑施工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安全教育及培训,但建筑工程毕竟工种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制度往往只是表面形式,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规范、技术规程的培训也只是停留在安全管理层,根本落实不到一线的操作工人上。一线操作工人违章操作的根源正是对技术规范的不熟悉,这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专业劳务分包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劳务分包单位对内部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完善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二)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的监理市场还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监理人员还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加之内地城市的监理工作收费低之又低,无法保证监理为了履责的正常投入,监理工资普遍偏低,致使监理行业形成了恶性循环。此外,工程监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都比较缺乏,目前监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仅有的小部分的退休工程师又力不从心。还有少数工程人员是转行过来的,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是毕竟是极少数,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

(三)多数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

最近几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应用于建筑行业,而建筑领域从业人员75%以上为农民工,施工技能培训和企业安全教育无法满足需要。施工现场自我防范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有些在一线作业的民工,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淡薄,冒险蛮干、违章施工的行为时有发生,给生产留下很多安全隐患。有些企业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大部分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用电、应急预案、消防方案缺乏良好的操作性,无法有效地指导施工。缺少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旦出现危险情况,不能按预案展开排险。安全防护用品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测。

(四)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首先,围标串标现象导致公司级管理人员对项目部不了解,对经济目标的重视度大于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由于对工程安全问题认识不够重视,“重质量、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从企业管理层到每个相关的施工人员都不具备安全意识,因此安全责任制必然也不能落实到位,施工企业必然也无法形成一套与之匹配的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实际上犹如水中月、镜中花,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无怪乎参与一线工作的相关施工人员对安全保护意识一无所知,并且没有良好的自我防范意识。其二,有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赶进度、省成本,刻意地缩短工时,将施工流程和相应的规范标准都抛在了脑后;甚至有些建设单位还采用一些极端手段,例如压价垫资,使施工单位无法保证资金的充足而难以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此外,劳务分包单位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部对劳务班组不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不能分解到基层,安全生产责任不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體个人。

(五)安全技术方面

建筑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比较落后,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不断增多,给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出现使得施工难度、危险性日益增大,安全技术急需解决。面对这些问题,怎样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摆在各建筑施工队伍面前的一项永久且任重而道远的话题。

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改善对策

(一)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想要做好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必须很好地认识到生产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要更加地重视安全管理的工作,还要加大相应的投入。管理人员在施工时应依据施工的图纸和组织设计等内容,来获得对各工种和工序的危险系数和安全防护要求的掌握,并购买足够多的防护用具和设备,设置一些防护类的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公示的标识,设施和警示性标语设置在施工的重点部位。建立健全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加强对各个安全薄弱环节的重视程度。例如安全防护材料、人员、施工工艺、设备等方面要严格要求。

(二)完善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实的一项基本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最为有效的一种运行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一个保证体系。施工的过程中,工程企业必须要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法》中所提出的施工方针,此外,还要将施工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合理地划分开来。對于施工中的重大伤害事故,不仅要强调施工单位依照鉴定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业主也要承担起事故的间接责任,让工程施工中的所有人员在其生产施工的过程中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从而形成一套更具合理性的安全运行机制。对违法乱纪的相关人员要提高惩罚力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透明的监督机制。

(三)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目前,造成当前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建筑安全的违法成本还太低。建筑企业大多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逃脱检查,而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前的检查力度而言,在必须停工的工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工地被发现并停工,而那些一旦成功逃避检查的企业减少的安全投入与这种违法成本相比较,是很低的。因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一起、严打一起,加强行业自律,发挥协会作用。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使企业支付高昂的违法成本。

(四)加强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进而加强企业安全教育,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对一线施工人

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要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建立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做到安全教育到位、安全生产组织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结束语

做好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开展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其管理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学习,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真正为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喜.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247.

[2]赵玉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69.

猜你喜欢

安全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采购模式优化思路分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浅谈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研究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略谈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