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道外区启动党员志愿服务‘三个一百’活动”等十二则

2014-10-21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党组织党员

哈尔滨市道外区

启动党员志愿服务“三个一百”活动

一是创新载体,全面覆盖,搭建在职党员为民服务平台。要求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三个一百”活动,即以社区党支部为单位,成立百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包保百个居民楼道,每名党员微信联系百名以上居民。二是细化标准,科学规范,保障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有所遵循。对“三个一百”活动,区委提出“五定五有”标准,即定对象,服务有重点;定承诺,服务有目标;定标准,服务有实效;定载体,服务有示范;定机制,服务有跟踪。三是立足社区,践行宗旨,务求在服务群众上取得实效。志愿服务队的党员根据自身专长积极参与困难救助、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于泮勇)

宁安市 “一强一转一提升”

增强社区党员干部履职能力

“一强”,即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社区内群众性、社会性工作负总责。“一转”,即转变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社区党员干部切实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按照“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一提升”,即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质量。社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不定期看望贫困群众和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王大朋)

黑河市爱辉区

“三线一岗”搭建后备干部成长平台

近年来,黑河市爱辉区坚持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优先考虑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项目一线、维稳一线、急难险重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坚持“多面培养、多岗实践、多维锤炼”原则,对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后备干部,建立“菜单式”选派机制——按照工作经历、专业能力、气质特长设置选派数据库,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到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园区企业等,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交叉式交流锻炼,通过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处置突发事件,反复循环、加压提速,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吕旭升)

肇东市 突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一是切实解决“无人管事”问题。市委通过出台《肇东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意见》和《肇东市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实施意见》,强化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用和管理。二是切实解决“无钱办事”问题。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软弱涣散党组织“有钱办事”。三是切实解决“无阵地议事”问题。市财政拿出专项经费,市委组织部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场所建设。四是切实解决“不按章理事”问题。建立健全“一把手”责任制、领导干部包联蹲点制、两级书记定期汇报等制度,落实书记管党职责,推动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 (张立君)

密山市 组织各类人才当好为民“三员”

一是当好帮民致富的“指导员”。组织涉农部门建立服务站,为基层农民解决生产方面的难题,帮助农民谋划发展思路,引进致富项目,指导种养大户组建特色专业合作社。二是当好解压维稳的“调解员”。组织政法委、法院、信访等部门,在信访矛盾比较突出的村建立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变“坐堂问案”为“上门办案”,变“纸上谈兵”为“下马服务”,把法律纠纷和信访积案解决在基层。三是当好培养乡土人才的“培训员”。充分发挥“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让基层“点单”、人才“接单”、现场授课,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王 冠)

八五一一农场 打通“末梢堵塞” 让群众得实惠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八五一一农场专门设置了群众诉求办理组,通过相关媒介公布群众反映诉求的受理范围、原则以及渠道,梳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末梢堵塞”问题,开展“民情”恳谈活动。采取走基层入户访谈要“看锅里,吃的是什么;看床头,盖的是什么;看田间地头,产业发展怎样”的“三必看”行动,全体机关干部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一线“望闻问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不让惠民政策出现“末梢堵塞”。 (崔伦震)

宾县 “三问三解”促为民服务

第一,问惠民政策群众满不满意,切实解民忧。采取请上来谈、走下去访、坐下来听,设置意见箱、问卷调查等方式,问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事项是否已办理、急难问题是否已解决。第二,问窗口服务群众满不满意,切实解民难。采取现场访办事群众、进企业听业主声音、入办证窗口问工作需求等方式,问群众对社保缴纳和领取等窗口的服务是否满意;问企业在投资、环保等方面审批是否方便;问咨询电话是否畅通、服务态度是否热情等。第三,问执法监管群众满不满意,切实解民怨。采取多种方式,问一线执法人员工作作风问题是否转变,执法纪律问题是否得到整改,从而推进行政执法规范、维护司法公正。 (黄 娜)

集贤县 积极打造特色人才品牌

一是以队伍建设为重点,规范管理体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将基层党组织为农村人才提供帮扶的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范畴,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二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基础,开展人才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培训。三是以发挥人才作用为根本,搭建创业平台。引导农村种植大户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建成粮食高产示范片,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创新“农民+基地+企业”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中俄国际贸易中心商贸功能,吸引周边市、县及本地经销商进驻示范区创业,有效带动周边蔬菜生产基地的稳定发展。 (李东栋)

青冈县 “四措并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一是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落靠挂职单位和挂职岗位,并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实施双向挂职。机关到基层挂职的干部,重点安排到矛盾突出的一线部门锻炼;乡镇到机关挂职的干部,重点安排到一些大机关和业务性较强的部门锻炼,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实施“一对一”帮教。在挂职单位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指导教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是实行“2+1”式考核。“2”指的是挂职单位和培养人,对挂职干部进行日常动态考核管理;“1”指的是由组织部门采取定期抽查和集中考核的方式,对其服务岗位、服务对象进行测评和征求意见,并填写考核认定表。 (任 旺)

抚远县委组织部 联系服务群众“三个到位”

一是“结亲戚”走访到位。通过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一线,组工干部与基层群众结成“穷亲”“老亲”“娃娃亲”等“亲戚”50多对,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二是“做实事”帮扶到位。成立包扶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和职责,通过物资帮扶、协调贷款、谋划思路等形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定制度”规范到位。推行“1+4”联系制度,即一名组工干部联系一个后进党支部、一名困难党员、一名拔尖人才、一名大学生村官,落实完善“个人承诺、组织审诺、公开示诺、认真践诺、群众评诺”的“五诺”工作法,实打实地为基层组织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李含东)

林口县 通过“走、送、解”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

一是“走基层”,锻炼年轻干部的吃苦耐劳精神。把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与“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相结合,让年轻干部掌握基层情况,妥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二是“送服务”,增强年轻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把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与“三连一送”活动相结合,组织年轻干部开展送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采取分工负责、分片包干的方式,积极开展走访活动,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三是“解民忧”,锻炼年轻干部的敬业务实作风。把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与“林口一家人”结对帮扶活动相结合。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年轻干部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 (李 铁)

塔河县 “三联三帮三促”助力“帮扶”

一是联家庭,帮创业,促增收。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创业家庭,采取资金扶持、物资帮助、信息提供、联系场地、协调贷款等方式开展帮扶活动。二是联党员,帮技术,促示范。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开展“大走访、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党员脱贫致富。三是联群众,帮解难,促和谐。开展“圆梦微心愿、汇聚微力量、服务争先锋”活动。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送医、送药、送技术、送资金、送生活用品,重点解决群众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从小处着手实打实地为群众办事。 (侯玉春)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党组织党员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