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4-10-20宋清辉

中国证券期货 2014年10期
关键词:粤港澳贸易上海

2014年9月26日,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受邀在英中贸易协会发表了题为《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的演讲,英中贸易协会是英国政府和工商界共同支持的非盈利性对华贸易促进机构,接受英国政府指导。此外,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克强、温家宝、王岐山都曾先后在英中贸易协会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摘要: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

感谢英中贸易协会的邀请,我来就上海自贸区等发表演讲和进行深入的宏观、微观层面的解读。多年来,我本人以一个独立学者的客观立场,致力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运行和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客观调查研究,为监管决策提供独立咨询意见。谢谢关注。

自贸区一年总结

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在对外开放、金融创新等领域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在全球贸易竞争、新一轮游戏规则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在改革和开放中扮演着桥头堡的作用,中央高层意在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规则来带动、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和服务业。如果试验成功,整个中国经济将会全面对接。在全球贸易竞争、新一轮游戏规则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这一年来,在资本市场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实际上,高层推进建设上海自贸区的目的,并不是对保税区传统优惠政策的技术性升级,而是对现行贸易、投资、金融和行政制度深度改革的试验场。在这样的改革创新势头之下,“自贸区有大未来”。

对当下的自贸区来讲,自贸区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尽快拿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吸引国内国际金融机构、期货机构进入上海地区证券、期货交易场所交易,以提升各方面综合影响力,实现建成“全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最高的试验田”的目标,进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对比:粤港澳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和粤港澳自贸区相比,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深圳的目标永远都是香港,上海的目标永远都是全世界,这是一开始的差别。再者,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两家自贸区同属于新一轮改革开放整体布局的战略安排,如上海自贸区突出规则体系的构建,深圳前海则突出粤港开放。但是,从媒体关注度和热度来讲,上海自贸区被打上了李克强总理的烙印,更像是总理战略,而习总书记视察前海的指示精神却没有得到广泛宣传,这是一个败笔。

深圳前海自贸区只有15平方公里,面积太小,并不能够与上海自贸区开展直接交锋,当下唯一能够与上海自贸区竞争的是或年底即将获批的粤港澳自贸区。不管是从面积上来讲还是从优势来讲,粤港澳自贸区因地理优势令本港企业更感熟悉,它对港商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因为不少港商已在珠三角成立了工厂,若将来粤港澳自贸区可辐射全国,只要在珠三角工厂附近再设办公室便可成事,不必走到上海这么远。

成果和不足

近一年来,上海自贸区虽然总体进展缓慢,但是亮点频现,具体来讲,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是缩减负面清单,未来还会继续缩减,体现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二是规范工商登记,使得工商注册更加便利,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成本。三是单一窗口建设,这是改革创新由局部的点走向面的典型。四是纳入跨境电商,代表性案例就是亚马逊正式落户自贸区。

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上海自贸区时曾表示,自贸区有大未来,上海有大未来,话语中充满了对自贸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改革的决心。上海自由贸易区未来的创新发展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重点和关键主要是金融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海会在区内先行先试,待时机成熟后再推广扩大。今年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方面将会涌现更多亮点。

除上海自贸区外,近期天津、安徽等地都传来申报自贸区的声音,特别是天津被认为很有可能申报成功。在成立之初,高层留给上海自贸区的是一年的窗口期,一年后上海需要推广自贸区的经验。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的部分经验已惠及天津、安徽等地,全国多地都希望复制自贸区模式。从各地政府层面来讲,积极研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经验,只是为了复制这一模式。但是,从上海自贸区一周年的发展的情况综合来看,上海自贸区对天津、安徽的影响力很有限,对两地企业的吸引力也不是太大。目前自贸区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够形成辐射效应和集聚作用,现在谈自贸区扩围为时尚早。

目前,按照官方说法,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多达36条,主要集中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和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等方面。目前还在不断增多中,不止36条,增加的内容集中在制度创新,主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同时,自贸区示范效应作用显著,已有13个改革事项全国推广,如今年3月1日起上海自贸区实行的企业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制度,已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此外,在自贸区以外推行的还包括负面清单制度、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等。

接着,再说下上海自贸区存在的问题,成绩和不足。成绩方面效果显著,一是从上海市政府到中央,在这一年里对上海自贸区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二是上海自贸区从靠国家强力推动到不断冲破利益藩篱的束缚,是在摸着石头去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非常难能可贵。三是上海自贸区设立黄金国际板、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网上跨境消费平台等,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遗憾之处就在于,一是对上海自贸区副主任戴海波的免职是对自贸区建设的一个打击。二,金融领域改革的不足:比如自贸区内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放松资本管制、负面清单还很冗长。三是中央的金融开放改革的配套政策及措施还未到位。

本月底,上海自贸区将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公布自贸区一周年来的运营报告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清单,可以留意。

相较于取得成果,上海自贸区这一年总体而言进展还是稍显缓慢,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上海自贸区在政策层面存在不足,部分中央的金融开放、改革的配套政策及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上海及上海自贸区方面需要谨防改革创新上的被动等待,传统体制机制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进入上海自贸区,让改革放缓脚步。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自贸区改革政策发挥优势所需的时间要比预期长。但是,上海自贸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从上层制度框架设计到中层细则出台再到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势头很迅猛,自贸区一定会有大未来!

谢谢大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粤港澳贸易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编读往来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