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ISIS首领巴格达迪

2014-10-20碧澎

时代报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巴格达伊拉克伊斯兰

碧澎

巴格达迪的本名叫易卜拉欣·阿里·巴德里·萨马赖,他在巴格达的伊斯兰大学获得伊斯兰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萨拉菲”教派传道者。来自伊拉克情报部门的报道称,伊拉克及黎帆特伊斯兰国(ISIS)现在总共拥有资产20亿美元,坐在这座金山上的恐怖组织“哈里发”巴格达迪,目前只有两张照片被公之于世,其中一张印在美国人发布的全球通缉令上,悬赏金额1000万美元。由于他领导的“伊斯兰国”势力不断壮大,巴格达迪已然成了全球圣战的新领袖。虽然说这个极端组织的作战地区主要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但自从被扣押了两年的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被斩首的视频画面播出后,巴格达迪便成了西方的新敌人。

自封“哈里发”

巴格达迪于1971年出生在伊拉克北部城市萨迈拉,自称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之一。他在巴格达的伊斯兰大学获得伊斯兰学博士学位,之后才成为“萨拉菲”教派的传道者。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使巴格达迪开始投身军事。他化名阿布·杜阿,成立了一个二线的武装组织。法国图卢兹大学专门研究伊斯兰问题的教授马蒂厄·吉代尔表示:“由于接受了军事训练,再加上拥有扎实的神学理论功底,他的地位一步步上升,并成了一位优秀的战略家。”随后,他开始领导“基地”组织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分支机构,并直接受约旦人扎卡维的领导。

2005年,巴格达迪被美国特种部队抓获,并在伊拉克南部关押了4年。由于当时只被视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最终得以获释。虽然关于他入狱的情况没有详细记录,但是西方媒体相信巴格达迪本人正因为这段牢狱生涯才发生思想变化,开始走向极端和恐怖主义思维。

在他获得自由之后不久,便遇上了“伊拉克伊斯兰国”(ISI)的权利真空,这个组织后来更名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它的第一任领导者扎卡维在2006年被美军定点清除掉了,2010年第二任领导者马苏里也被炸死。巴格达迪顺理成章地接过ISI的领导职位,并在2010年给自己加上了一顶“伊拉克伊斯兰国埃米尔”的帽子。“埃米尔”是阿拉伯国家的贵族头衔,大致相当于“总督”或者“酋长”的地位。自从有了“埃米尔”的光环,巴格达迪的出身就突然高贵起来。在该组织的宣传手册中,巴格达迪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代,具有宗教上的正统权。这一点隐隐有和“基地”组织分庭抗礼,争夺自己在穆斯林世界领导权的意思在里面。

2011年,他拒绝宣誓效忠“基地”组织以及后来本·拉登的继任者、埃及人扎瓦希里。在此期间,美国国务院将巴格达迪列入恐怖分子名单,并悬赏1000万美元通缉他。

从2012年开始,“伊斯兰国”开始参与叙利亚的内战。出于战略考虑,巴沙尔·阿萨德对其采取了容忍态度,这导致“伊斯兰国”的迅速崛起。

2014年6月9日,在一些忠于萨达姆·侯赛因的前军官和一些“萨拉菲”教派武装组织的支持下,“伊斯兰国”攻占了伊拉克的费卢杰和摩苏尔等重要城市。6月29日,巴格达迪自封“哈里发”,意为“全球穆斯林的最高统治者”,宣布建立“伊斯兰国”,“国土”横跨叙利亚和伊拉克,从叙北部阿勒颇省至伊东部迪亚拉省。马蒂厄·吉代尔认为,巴格达迪的目的是“重新打造中东地区的版图,并建立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伊斯兰政体”。他还表示:“‘伊斯兰国拥有国家预算,而且一切都是按国家来设置的。除了哈里发之外,还包括总督、警察局长等。”如今,这个“伊斯兰国”控制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各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

“脱颖而出”靠什么?

短短的几年内在众多武装头目中脱颖而出,巴格达迪依靠的是他个人敏锐的判断力和军事能力。

2006年在ISIS成立初期,尽管打着“基地”伊拉克分支的名号,美国军方对这个组织的判断性表述却称,其运作松散,缺乏系统,远非“分支”规模。

然而从2010年巴格达迪接手ISIS后,该组织从什叶、逊尼两派严重对立形成的“土壤”中不断汲取“养分”,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将其影响力渗透至邻国叙利亚境内,成为最残酷和最“成功”的极端组织。

接手ISIS一年后,正值叙利亚内战爆发,巴格达迪嗅到机会,果断决定向叙利亚部署“老练战士”并向“基地”在叙利亚的分支“救国阵线”提供资金,ISIS顺势成为反抗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生力军。

为充实战斗力,他在2012年7月发布视频,煽动追随者在伊拉克全境实施“劫狱”“越狱”。随后一年内,他指挥了24起汽车炸弹袭击、攻击9座伊拉克监狱,致使数百名被囚极端分子越狱,这些人的加入令巴格达迪的实力大增。如今,在伊拉克,ISIS势力不断扩张,令巴格达迪的个人影响力不断上升。

巴格达迪的成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他的谨慎,曾经亲眼见过他的叙利亚武装分子阿卜杜勒·拉赫曼·哈马德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巴格达迪非常重视自己和手下安全。发动每一次攻击前,他都会精心策划退路和营救路线。哈马德说,参加武装活动初期,哪怕只有亲信在身旁,他也不忘以头巾掩面。“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知道人们多么容易被金钱收买,所以他从不与人分享秘密。”哈马德说。

此外,巴格达迪作风极其残忍,就连其他好战分子都闻之色变。巴格达迪除了无情扫荡敌人,也会毫不犹豫地铲除从前的盟友。巴格达迪会将掳获的战士和非战斗人员枪毙或斩首,并用视频记录血淋淋的一切,好让对手感到恐惧。

2014年7月5日,巴格达迪现身的视频公布后,一度有人对其身份真实性表示质疑,伊拉克官方随后宣布对视频展开调查,以确定该男子是否为巴格达迪。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随后宣称美国“没有理由怀疑视频的真实性”。

如果该男子被证实确为巴格达迪,那么被称为“鬼影”和“隐形圣战者”的巴格达迪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主动现身?

外界对此有各种推测。一是发表“就职演说”。6月29日,即伊斯兰教斋月的首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宣称在横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广大区域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巴格达迪被奉为该国“哈里发”,即政教合一的国家领导人。像所有其他国家领导人就职时一样,巴格达迪也选择在他的“国家”成立后不久发表“就职演说”,试图以此方式强化其组织和“国家”的存在。endprint

二是争取支持。ISIS在“建国”声明中号召全世界穆斯林向巴格达迪效忠。巴格达迪也在此次讲话中要求伊斯兰教民众追随他,“就像我追随真主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巴格达迪将公开露面时间安排在伊斯兰教主麻日,而地点则是在摩苏尔一座清真寺里,并且身穿黑袍、头戴黑色头巾。在伊斯兰教中,黑色头巾一般只有作为先知穆罕默德圣裔的男子才可以佩戴。巴格达迪近年来一直在强调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后代,此次着黑袍黑巾在主麻日发表讲话,也正是为了彰显正统宗教身份,以赢取伊斯兰民众的认同和拥戴。

同时,巴格达迪的公开露面也被认为是为了鼓舞其追随者士气并争取更多“圣战者”的加入。虽然目前ISIS号称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过万名成员,但相较于巴格达迪在横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等国的广大区域建国的野心,这些人马还远远不够。一些媒体认为,巴格达迪的公开露面也有着进一步宣传招募成员的考虑。

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外界示威。在伊拉克冲突局势相持不下,武装分子在北部和西部逊尼派省份占领了大片领土后攻势减弱,政府军在此两周之前就宣布要夺回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但反攻行动却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巴格达迪选择在此时露面,为ISIS武装分子打气的同时,也意在向伊拉克政府示威,表明自己已经在伊拉克境内站稳脚跟,可以随意出现在极端武装控制的区域。

此外,作为原“基地”组织成员,拥有建国野心的巴格达迪不满“老一辈”恐怖分子的“小打小闹”,一直在试图挑战现任“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的权威。美国国务院前反恐官员本杰明表示,在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杀死或捉拿他的情况下,巴格达迪还敢公开露面,是想表现出自己比拉登和扎瓦希里更厉害,“他想展示另外两人都做不到‘伊斯兰国那样,牢牢控制领土,而他就是领土的统治者”。

奥巴马称伊斯兰国为“癌症”

2014年8月2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白宫先后确认了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被斩首视频的真实性。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伊斯兰国是“不应该存在于21世纪的癌症”,美国国防部宣布考虑向伊拉克增派近300名士兵,协助保卫驻伊美国外交办事处的安全。德、法、意等国家也表示将打击圣战分子的野蛮行径。

伊斯兰国圣战组织称,斩首詹姆斯·福利是为了还击美国在伊拉克境内进行的数十天的空中军事打击。如果美军不停止空中行动,伊斯兰国圣战分子手中的第二名美国人质、记者斯蒂芬·索特洛夫恐怕也将面临相同命运。

在北约峰会期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波兰和丹麦的国防部和外交部官员举行会议,讨论对付“伊斯兰国”的战略。

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会上说:“我们必须打击他们,但不能让我们的军队卷进去。”他说:“显然,我认为这就是这里所有人的‘红线:不能有地面部队。”奥巴马也承诺“要对‘伊斯兰国主动出击”。此间,有关国家在加大工作力度,力图组建一个广泛的国际联盟,以便对伊拉克境内的极端伊斯兰叛军采取军事行动。北约峰会闭幕之际,奥巴马发表讲话,他概述了美国将如何“削弱并击败‘伊斯兰国”,还使用了一些迄今为止最为强硬的措辞。

美国等9个北约成员国和澳大利亚当天就为组建一个对“伊斯兰国”作战的军事联盟一事举行了磋商。此次会谈并未承诺派遣“地面部队”,但商讨认为有必要采取其他军事选项,其中包括协同实施空袭并加大力度训练以支持伊拉克军队。

奥巴马重申,美国不会派兵干预叙利亚冲突。但他也表示,他将与反对巴沙尔总统的“温和联盟”开展合作。他还声称,一些重要北约盟友准备与美国一起采取军事行动,击败伊拉克的“伊斯兰国”激进分子。奥巴马誓言要“除掉”这一对西方构成重大威胁的组织的领导人,并同时表示,华盛顿将对这一已占据伊拉克和叙利亚大片土地的组织穷追不舍,直至将其消灭。

在10个国家的部长在北约峰会会场外举行会议、组成华盛顿所谓的“核心联盟”后,奥巴马说:“一些重要的北约盟友已准备好通过军事、情报和执法手段以及外交努力对付这一恐怖威胁。”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5日刊登的题为“奥巴马概述打击‘伊斯兰国大战略”的文章中称,奥巴马总统当天将美国对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大肆劫掠的“伊斯兰国”的反应升级,招募了至少9个盟国帮助打击这一组织,并概述了一个协调的军事战略,这一战略效仿了10多年前他的前任小布什提出的反恐战争。

奥巴马说,这一努力将依靠美国对“伊斯兰国”领导人和阵地的空袭、加强温和的叙利亚反叛组织的力量以夺回被“伊斯兰国”占领的土地,并邀请该地区的友好政府加入这场斗争。

对于奥巴马来说,组织一个联盟对抗“伊斯兰国”尤其重要,因为他当初是作为一个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总统登上世界舞台的。现在他又在同一个国家被拖回了作战角色,因此他不愿意被看做是单枪匹马采取行动。与奥巴马政府关系密切的一个研究机构美国进步研究中心的国家安全问题专家布赖恩·卡图利斯说:“被重新拖入中东地区的又一场暴力冲突与这届政府的本性格格不入。但是,‘伊斯兰国这个夏天的惊人举动敲响了一记警钟。”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格达伊拉克伊斯兰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巴格达的星星
激战正酣
伊拉克恐怖袭击百人死伤
萨科齐突访伊拉克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