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竖立在心中的“百忍堂”

2014-10-20王君郭雪莹

时代报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宗亲张氏后裔

王君++郭雪莹

唐代郓州寿张县古贤村,有一个受历代王朝旌表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以张公艺为代表,九世同堂,历北齐、经隋唐,长达数百年。“百忍”、齐家被传为千古佳话。

如今张公艺的后裔已遍布全国各地,记者来到曾经“百忍堂”堂号的流出地,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凡是来过这里的人们,都能够在这里了解到“百忍堂”的历史;感受到这里的后裔们,在生活中的细节里流露出来的“百忍”精神;听到他们对“百忍”历史的理解;看到他们对“百忍”文化的传承。

“他这一辈子从没有闲过”

张公艺的后裔们,为了让曾经记得的人不要忘记“百忍堂”,让不了解的人重新认识“百忍堂”,他们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了数十年。

对于“百忍”祠堂筹建的历史,村民张玉来很有发言权。他向记者讲述了关于父亲与其他长辈们,从为“百忍堂”立碑,到“百忍”祠堂修建期间的故事。

张玉来的父亲名叫张兴俭,是张公艺的第四十九世后裔。他在年轻时当过生产队会计,在农村信贷社也干过工作,后来做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他这一辈子从没有闲过”张玉来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天都给我讲张公艺老爷爷的故事。自从他去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工作后,我就很少能在家里看到他了。不论大事小事,不论是谁家,只要招呼一声,他准保出现。自从有了这个理事会,村里的人们更团结了,谁家有个啥困难也觉得心里有个依靠了。就像我们村里的困难户,村民们总是有空就提着东西去看看那些老人。老人们年纪大了,衣服被褥的洗不动了,邻居们就去取回来帮他们洗。就像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

常人很难想到,像这样一个能干的人,其实只有小学文化。为了弘扬张公艺的精神,让老祖宗的精神代代传承;为了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支持,让家乡得到发展。张兴俭终日练习书法,阅读书刊查找有关张公艺的资料,进行各种学习。

他曾四处奔走,历尽各种困难寻找全国各地张公艺后裔的分支,探寻关于“百忍堂”的历史。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为村里编书写材料。

筹建寻亲之路

1982年10月,通过张兴俭和其他村干部工作上的努力,“百忍堂”得到了省里的重视,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前县得到省政府的支持,完成了立碑的目标。

1992年,桥北张村为建设“百忍”祠堂召开了筹建大会。据张玉来回忆说,为了能够将筹建会的时间和目的,给张氏宗亲们都传达到。张兴俭和他的同事们,抱着一本费劲千辛万苦整理出来的张氏宗亲通讯薄,按照上面提供的地址,跨过无数沟沟坎坎,开始了对于分散在各地宗亲们的寻找之路。正是应了那句“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民谣,当时的桥北张村还没有电话,通知起来十分困难。张玉来说,父亲张兴俭和他的同事们曾跑遍了3省(山东、河南、江苏)9县81个村。对于河南山东这些附近的地域,大家完全是靠步行,一走就是三四百里地。江苏这样远一点的地方,就派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从河南到江苏,一边赶路一边工作,一共用了10多天。路上的条件十分艰苦,大家每人身上带10块钱的盘缠却不舍得花。饿了就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大饼就着凉水充饥,偶尔能吃顿热山芋、喝碗胡辣汤都觉得是一种奢侈。夜里困了打开自己随身背着的被褥,铺在地上就是家……

这样的行程中也有温暖的时刻,张氏大家庭的宗亲们虽然在后来已分居各地,但是他们的心里始终延续着老祖宗的精神,对待远方到来的亲人们热情而又团结。大家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好吃好喝的招待这些来自远方的亲人。张兴俭一行人马就这样一路跋涉,一边节俭一边“蹭吃蹭喝”,终于完成了任务。

修建“百忍”祠堂

大会召开当天,桥北张村里来了200多位来自全国的张氏宗亲代表,筹得捐助款目30000余元。算上县里拨下来的金额,一共40000余元,村里开始准备筹划动工。第一步是给“百忍”祠堂制图纸,张兴俭找到制图的专业人士,打听过后得知制图需要20000元。大伙一听这个数字都急了,本想着用手里的那么些钱从制图到施工都解决了,可现在制个图就需要占去一半,这可如何是好。张兴俭和弟兄们犯了难,张兴俭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冥思苦想,当他想到那些散落在各地的亲人时,突然灵光一现,其他的地方有张氏宗亲,那么那些地方肯定也有祠堂。他立刻带上人,兜里装上纸笔,跑到其他有祠堂的地方,照着人家的祠堂临摹了下来,这样图纸算是有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按照这张模仿来的图纸施工了。村里一动员,来了很多的张氏族人,张兴俭看着这些小伙子,仿佛看到了“百忍堂”已经屹立在了眼前,心里乐开了花。大家全是自愿来的,唯一的福利就是每天中午管一顿饭,以一素一主食为标准,素菜是清炖小白菜,主食就是馍。施工期间,族人们放下了一切的家事,一颗心全扑在了重建“百忍堂”的事业上。20多个张氏族人,凭着每日的青菜就馍支撑身体,靠着“百忍堂”的遗风支撑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用时半年完成了任务。从1992年开始筹建到1994年建成,历经3年,“百忍”祠堂终于得以修建完成。

如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百忍”祠堂,占地500平方米。祠堂内,张公艺身穿绣花兰袍,头戴员外巾,足踏登云鞋,银须飘鬓,端正而坐。面容慈祥和善,表情里写满了“百忍”的风度。张公艺的左右两侧站立着两个书童,一人双手捧书,一人单手抱着“百忍”画卷。祠堂内四周的墙壁上画上了再现“百忍堂”历史的壁画,一共14幅。每幅画里都折射出一种“百忍”精神,这样的“百忍”精神在张氏家族的口中代代相传,为张氏家族后裔们,在日后生活中修身、齐家的方向,点亮了灯塔。每至逢年过节,村里的人都会来到祠堂给“张公艺”给老爷爷拜年。在他们看来,“百忍堂”不仅竖立在这片他们所熟悉的土地上,也竖立在他们心中。

永远都讲不停的故事

祠堂修建成了,张兴俭却得了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为了“百忍堂”辛苦了一辈子的张兴俭,不仅再也无法看清“百忍堂”的样子,也无法再为“百忍堂”东奔西走了。endprint

那一次是他为百忍堂做的最后一件事,他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靠在躺椅上,在自己黑暗的世界里,用模糊的声音为人们讲述着那件让他投入了一生去完成的事业。张玉来说,父亲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扩建“百忍堂”,复原“百忍堂”曾经的样貌,重现“百忍”家园。张玉来还说,父亲虽然没有得以让更多的人来参观百忍堂,也没有能够在自己这一辈将“百忍堂”精神发扬光大,但他把张氏精神传给了后世,希望子子孙孙可以继续完成他的夙愿。

张玉来心里明白,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他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父亲的心愿,他继承了父业,也做了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一员。工作中的张玉来如同他的父亲一样,始终把大家的事放在第一位,有位村民说起他时激动的拍手称赞,他说起有次自己家里有事需要人,恰巧赶上张玉来家在盖房子。得到他家消息的张玉来二话不说,放下自己家手里的活就去给他帮忙去了,村民们评价他说他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

张玉来听到这样夸自己的话不好意思地笑笑,他说他是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所作所为,从小听着父亲给他讲张公艺的故事长大的。在自己的儿孙面前,他要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以身作则。用“百忍”中的精髓来修身、治家。

“张公艺老爷爷的故事,爷爷讲给了父亲,父亲又讲给了我,我还会讲给我的儿子、我的孙子,一代代的讲下去……

“我现在就是谁家有事都去帮忙,村里需要弄材料我也搭的上手。只要是我所能做的,我就会尽全力去做,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有贵人来帮助我们村子共同发展,建设、弘扬‘百忍文化,让张氏精神永传后世。”

让百忍遗风照进现实

如今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文明社会,自家有自家的生活。关于“百忍”故事的传说中,过去张家妇女走亲戚,不看是谁家的孩子,牵起来就走的情况。现在无论是用科学的眼光还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都不可能再生搬硬套地运用到现代人的身上。现在的张氏后裔依然讲着过去的故事,只不过他们想要传承的并不是当初的做法,他们想要弘扬的是在那样的做法背后,折射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核心。

“忍”绝不代表一味的忍让,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以偏概全。张公艺的“百忍”在认识上蕴含了辩证法的思想。他认为遇事先要容忍,然后静观,弄清事实真相,再酌情处置。一次,有人借了张家的耕牛,后来迫于生计在没有和张家商量的前提下,擅作主张把牛卖掉了。张公艺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生气,凭他对这一家人的了解,知道对方并非是无赖之辈,知其是迫于生计便宽容的饶恕了他们。对方对张公艺的宽容备受感动,从此在这一家人身上再也没有发生过相同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将“忍”用于从政、外交和军事方面,成为保障国家和平、安全的策略;有些人将“忍”运用于商业经营中,对于缓解商品竞争中紧张的人际关系,起到了润滑的作用,更加有利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忍”的作用,这对于增进新时期的思想道德休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的张氏宗亲虽不再能够如同祖上那样九世同居,也无法再像祖上那样每日百人同食。但亲人之间的情谊是没有变的。改变了的只是生存方式,没有改变的是那精神核心里父慈子孝、团结、齐家的观念以及那颗渴望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的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亲张氏后裔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宗亲联谊与宗祠文化传承
中华余氏宗亲总会向洪灾重区湖南省平江县捐款10万元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
世界郑氏宗亲联谊总会在深圳举行首届恳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