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绚烂尽处归于平淡—— 记画家王顺心

2014-10-17曾广

统一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花鸟画作品展笔墨

■ 曾广

倘若把王顺心的画归于文人画的风雅气息,笔者时常以为不然,因为假如将文人画风作一貌神之析,则前者为笔墨,后者为情趣,前者属抒情达性的形式律动,后者系得造化的移情旨意,而顺心兄却时而“貌”合而“神”离,有意无意间强化前者而淡化后者——就此意义而言,他的创作抑或为一种新形式的笔墨风格。因此,如果说文人画风的笔墨和情趣以其程式格局履行了其历史价值,那么当代中青年画家的选择,确乎是体现了从形象的绘画转变为绘画的形象,是故我见之顺心,只能说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缩影。

时见顺心兄的新作问世于画展、报刊,确乎是无以计数了。画中所赋予的灵性令人情深一往。仿佛不囿于传统笔墨格局和诗意程式,画来随心凭意、俏皮灵动、潇潇洒洒,但深味又知其厚积而薄发之道。仅近作《芦花》《梅花》《荷花》等来看,画幅之中的笔濡墨染、笔性墨法是足以见其功底的,但往往落于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的处理,此中又不失保留一种天趣拙味,举意之处恰到好处,抑或是其多年来苦心体悟东方艺术中的“巧”“生”之道的结果。从汉魏的深厚天成到明清的笔转墨妙,顺心兄几度由古思今,寻求着属于他自己的创作支点。顺心兄与我同龄,已届知天命,正值创作旺季,其国画达到新的境界,使他前温南派笔墨精微之故、后知北派画气深重之新。他的才情、他的直觉、他的气质,确立他将“巧”“生”互为逆合,作为他艺术的审美品格,人文淡雅和野逸气游相兼,使笔墨之下的花鸟和山水赋予一种独特的“定形”之像——造化的诗性雅趣和题材的非叙事化相结合。其局部的传统笔墨章法和整体的现代画面构成架构,过程的气韵再现和俗极的意象表现相融汇,使得“巧”以传统东方意识为背景,赋予画面独特的形式语言;时而是以意“巧”而统筹画面,又以笔“至”而变通风格。这就难免顺心兄的几处丹青、几处水墨,虽似平淡易人,但细味又觉“归于动心”。

前贤说过:“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只有人之情致于花,花对人亦如是,人与自然之情,其根本还是人与人之情,情如此也得以与神同一,才能让神“畅”之,“畅”是为通达、畅达。这才是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人魂、花魂、天地之魂浑然一体,不知为你为我。这才叫“大手笔”而不仅仅是手笔大。绚烂尽处归于平淡,顺心兄是也。

王顺心,河南开封人。1959年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优秀工艺美术师,开封市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擅长写意花鸟,兼画山水,取众家之长。作品参加河南省第 4、5、7、9、10、11、12、13、14 届花鸟画展,刊入画册并多次获奖。参加河南省1、2届跨世纪国画家作品展,全国中国书画作品展,全国1、2届七大古都书画展,全国牡丹精品展,作品刊入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北国梅花》、《江南荷花》扇面集。第二、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以上刊入画册多次获奖。

猜你喜欢

花鸟画作品展笔墨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笔墨童年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作品展
小主编作品展
小主编入选作品展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