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防控产妇宫颈水肿中的效果研究

2014-10-17葛加美朱小玉沈华祥彭忠英钟少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冯 英 葛加美 朱小玉 沈华祥 刘 霞 彭忠英 钟少平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浙江嘉兴 314000

宫颈水肿是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不良情况,其主要为宫颈局部组织的血液回流受限所致,对于产程的进展极为不利,因此对于产妇宫颈水肿的防控是临床的研究热点[1-2]。近年来临床中对于镇痛分娩的开展范围越来越广,临床应用率也越来越高,具有多项优点,但目前对于其在防控宫颈水肿中的效果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值得从此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就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防控产妇宫颈水肿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具体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3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6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未镇痛组)300例和观察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300 例。 对照组中,年龄 20~36 岁,平均(28.3±3.5)岁;孕龄 37.8~41.0 周,平均(40.0±0.7)周;体重 52.0~69.7 kg,平均(62.4±2.8)kg;经产妇 45 例,初产妇 255 例。观察组中,年龄 20~37 岁,平均(28.4±3.4)岁;孕龄37.6~41.2 周,平均(40.1±0.6)周;体重 51.8~69.9 kg,平均(62.5±2.7)kg;经产妇 45 例,初产妇 255 例。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体重及生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单胎、头位者;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力及产道异常;无阴道试产禁忌;无局麻药物过敏史。所有孕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开 1.0~1.5 cm后,取 L2~L3间隙穿刺置管,给予 1%利多卡因3 mL,观察 5 min后无不良反应,接无痛分娩镇痛泵(罗哌卡因125 mg+舒芬太尼50 u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宫缩、胎心变化及宫口开大情况。对照组为未行硬膜外阻滞自控麻醉的自然分娩孕妇。两组孕妇如在第一产程过程中发现宫颈水肿、充血、变硬等现象,上推宫颈无效时可予盐酸利多卡因针100 mg宫颈局部注射对症处理。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水肿发生率、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干预前后的宫颈微循环状态进行。

宫颈微循环状态采用MC-380彩色微循环显微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与统计指标为红细胞聚集及血管清晰程度等,其中红细胞聚集情况中以检查示血流呈线流,无颗粒感为无聚集,以血流呈现缓慢状态,且显示出明显的颗粒感、形成团块,甚至聚集成较大团块为存在聚集情况。血管清晰度:以检查显示血管形状及走向等明显可见为清晰,以检查显示血管清晰度欠佳,形状及走向等均不可辨为不清楚及模糊。

1.3 评价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1 min进行Apgar评分,本标准对新生儿5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0~10分,其中0~3分者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无窒息情况存在[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宫颈水肿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所有产妇的总宫颈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宫颈水肿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各产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2.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宫颈微循环比较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宫颈微循环血管不清晰及模糊率及红细胞聚集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预后(第一产程开始后)1、6 h观察组的宫颈微循环血管不清晰率及红细胞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3。

3 讨论

宫颈水肿是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可导致宫颈的韧性相对较差,而这对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极为不利,甚至导致宫颈撕裂等情况发生[4],另外其对产程的不良影响还表现为对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分娩过程中宫颈水肿的防控是围生期的一个重要干预方面[5]。近些年来,临床中对于镇痛分娩的应用率日益提升,其不仅仅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产妇围生期的机体不适感,且有效改善了肌张力,从而为分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此类产妇的麻醉镇痛药物[6-7],其中罗哌卡因是对于镇痛与肌张力均发挥着积极作用的药物,舒芬太尼则是镇痛作用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类药物,两者联合应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8],对于镇痛的效果更为明显。另外,研究显示,宫颈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组织的损伤及血液回流受阻有关,因此宫颈部位的微循环相对较差,而防控及治疗的根本均为改善微循环[9-10],此方面可以作为监控效果的重要指标。

表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宫颈微循环比较[n(%)]

本次研究就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防控产妇宫颈水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其较未进行镇痛处理的产妇不仅仅表现出水肿发生率的降低,且产程也更为顺利,新生儿的窒息率也更低。另外,产妇的宫颈部位微循环也改善更为突出,这均较为全面地肯定了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分娩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镇痛在防控产妇宫颈水肿中的效果较好,且可有效缩短产程及改善宫颈微循环。

[1]吴亮群.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可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对分娩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6):50-51.

[2]陈宝恒.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31-132.

[3]张宁,徐铭军.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临床麻醉学 杂志,2013,29(3):222-225.

[4]Lavand PM,Roelants F.Evaluation of pregabalin as an adjuvant to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te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J].Anesthesiology,2010,113(5):1186-1191.

[5]韩飞鹏,王志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11.

[6]刘莉,杨奕娜.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与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425.

[7]李胜,余海云,张璇.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3):134-136.

[8]Akkamahadevi P,Srinivas H,Siddesh A,et al.Comparision of efficacy of sufentanil and fentanyl with low-concentration bupivacaine for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labour analgesia[J].Indian J Anaesth,2012,56(4):365-269.

[9]张秋萍.利多卡因配合阿托品宫颈非正时注射治疗产时宫颈水肿及宫颈坚韧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3):390-391.

[10]宋树叶.利多卡因复合阿托品宫颈封闭对宫颈水肿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32(8):1267-1268.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