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观察

2014-10-17彭苍骄娄召君管敏昌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莲花咽峡炎泡腾片

张 莹 彭苍骄 娄召君 管敏昌

1.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浙江台州 318050;2.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浙江临海 317000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 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夏秋季,发病年龄多在l~7岁儿童。临床表现为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周边有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涎。该病虽属自限性疾病,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目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措施主要以应用抗病毒等为主,但疗效不太理想。本研究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应用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0例系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儿科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1]。年龄 1~12岁,平均(3.37±2.62)岁,病程 1~5 d,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性别(例) ( ) (d)组别 例数 男 女 年龄 岁 病程对照组17091793.46±2.621.24±0.49治疗组17083873.38±2.941.19±0.51 χ2/u值0.260.99 P值 >0.05>0.05

1.2 入选标准

①年龄1~12岁,夏秋季突然发热、咽痛,不敢吞咽,流涎;②咽充血,咽弓、软腭、悬雍垂黏膜可见数个至数十个灰白色疱疹,直径1~3 mm,周围有红晕,1~2 d后破溃形成浅溃疡;③病变局限于咽峡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亦不发生于齿龈及颊黏膜;④局部淋巴结无肿大;⑤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无异常淋巴细胞;⑥患儿家长配合并知情同意;⑦就诊前未使用药物治疗者;⑧患者依从性好,能坚持门诊治疗1周以上者[2]。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②对本研究中的所有药物过敏者;③手足口病;④就诊前已治疗者;⑤不能坚持服药;⑥同时应用其他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者;⑦依从性差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于确诊第1天即开始用药,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酌情给予退热药,禁用刺激性食物。均以3 d为1个疗程,5 d后判定疗效。

对照组:利巴韦林颗粒(50 mg×18袋,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707)每日按体重10~15 mg/kg,分 3~4 次;治疗组:金莲清热泡腾片(4 g×6 s,中盛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70028)0.5 g/次,<1 岁,1 片/次,3 次/d,1~15 岁,1~2 片/次,4 次/d;利巴韦林气雾剂[0.5 mg×150揿,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10970349],首次使用1 h内揿喷 4次,2~3揿/次,以后每隔 1 h喷 1次,2~3揿/次。 2 d以后 4次/d,2~3揿/次,儿童每日平均剂量 15~20 mg。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咽喉部疗效判定标准及疗效标准。显效:3 d内体温正常,流涎好转、疱疹减少;有效:4~5 d体温正常,流涎、疱疹消失;无效:5 d以上,体温不能恢复正常,疱疹明显。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各组数据检验前均进行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u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先行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儿热退时间、流涎消退时间及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s)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s)

组别 例数 热退时间 流涎消退时间 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治疗组1701.41±0.532.13±0.733.16±0.84对照组1702.86±0.573.79±0.944.53±0.87 u值23.1918.3314.90 P值 <0.01<0.01<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2例出现白细胞减少,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疾病,也是儿科门诊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见于EB病毒、支原体等感染。病毒进入咽部黏膜上皮及其附近的淋巴组织细胞中增殖后,可侵入血液出现病毒血症,在局部则抑制宿主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产生溶细胞作用,导致咽部黏膜充血、疱疹和溃疡形成。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症状和手足口病相似,故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主要感染人群为1~7岁小儿。该病发病率高,范围广,传染性强,流行速度快,高发于夏季,且可重复发病,重者可引起惊厥。近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呈散发或流行发病。由于病毒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对同型病毒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属自限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但可出现心肌损害等并发症[4],严重者可威胁小儿的生命。因此,该病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尚无特效方法治疗。既往多采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5-7],但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多需要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大。利巴韦林是传统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病毒(包括 DNA和 RNA)均有抑制作用。利巴韦林抗病毒的主要机制:①通过RNA聚合酶结合于病毒中,导致病毒基因致命突变,直接产生抗病毒效应;②抑制单磷酸次黄嘌呤核黄素苷,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干扰病毒DNA合成阻止病毒复制。据报道,利巴韦林超声雾化吸入时,70%直接分布到呼吸道表面,使局部病灶表面药物浓度迅速达到高峰,及时抑制病毒复制,从而使咽部病灶消失;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8 h后,口腔黏膜浓度却不到全身含量的1%。由于全身用药选择性差,治疗效果不确切,且有静脉炎、白细胞减少、心脏损害、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8]。国内学者曾比较利巴韦林不同剂型(包括口服、静滴和局部吸入)3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结果显示利巴韦林全身用药组效果最差[9]。且10%患儿可能伴随心肺方面副作用[10]。因此,目前疱疹性咽峡炎不主张利巴韦林全身用药。随着利巴韦林气雾剂的问世,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研究表明,气雾剂呼吸道给药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低、对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小、治疗费用低、起效时间短等优点[11]。王华芳等[12]在更昔洛韦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明显缩短了发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本研究中利巴韦林气雾剂局部吸入与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结果显示,利巴韦林气雾剂吸入治疗组在热退时间、流涎消退时间及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均较利巴韦林颗粒口服组明显缩短(P<0.01),与文献基本相符。

疱疹性咽峡炎属中医“湿热喉痹”范畴,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传统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如喂养膏粱厚味,胃火偏盛,外感风热之邪从口鼻侵入,内乘于脾胃,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胃经络齿龈,风热毒邪。熏灼口舌牙龈,故齿龈红肿、口腔黏膜破溃。《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咽喉总论》亦认为,“小儿咽喉生病者,由风毒性热博于气血,随其经络虚处所著,则生其病”,故现多认为该病发生与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浮有关。治宜解毒利咽、化湿退热为主。

金莲清热泡腾片主要成分是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其中,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治疗口腔溃疡等[13]。药物研究表明,金莲花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解热、消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14-16]。有研究显示,金莲花水提液对CoxB3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CoxA24变异株有一定作用,金莲花中的黄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型流感病毒(FluA)和副流感3型病毒(para3)有弱的抑制作用[17]。动物实验也显示,金莲花提取物可以有效增强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抗应激反应能力和免疫功能[18]。方中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石膏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解毒之功效;玄参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毒炽盛等热证。诸药合用可以清热解毒,利咽生津,加快咽峡部疱疹愈合。于祥等[10]研究发现,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有效率达95.1%,且疗程短,显效快,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也显示,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效率达96.5%,与对照组有效率(84.1%)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0.60,P < 0.01)。说明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68.

[2]刘爱琳.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7):796-7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1-182.

[4]李惠红.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J].新医学,2007,38(3):169-171.

[5]王华芳,郦建娣,赵小芳.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94-495.

[6]戴宪国,方洪兴,莫纯坚.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62 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3):465-466.

[7]甑娇岚.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5):317.

[8]高芬萍,赵亚萍,张伟,等.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事,2005,19(11):703-704.

[9]朱宝俊.3种不同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701.

[10]于祥,董春阳.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61 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3):241-242.

[11]洪建国,李臻,曹兰芳,等.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525-528.

[12]王华芳,郦建娣,赵小芳.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94-495.

[13]满达,常亮.蒙药金口腔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5(8):37.

[14]苏连杰,张宏坡,赵波,等.金莲花提取物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65.

[15]颜娟,胡海娜,田嘉铭,等.金莲花中总黄酮抗氧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86-387.

[16]赵宏伟,赵玉珍.金莲花醇提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研究[J].中国药业,2010,19(1):10-11.

[17]叶云峰,彭勇,付岗,等.药用金莲花研究新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3):29-33.

[18]敖杨,高华君,刘文涛.金莲花药渣水提物对小鼠抗应激反应及免疫能力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6):768-770.

猜你喜欢

金莲花咽峡炎泡腾片
金莲花的本草考证Δ
泡腾片变身“太空欢乐球”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的金莲花系列制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蒙药金莲花资源分布、种植现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