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中职数控车实训项目的典型设计与应用

2014-10-16曾飞玲许晓峰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

曾飞玲 许晓峰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笔者所在学校数控车实训教学中教学项目设计不足的问题,认真领会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真谛,重点探索如何开发符合学校所在县区域产业特色的教学项目和符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及学校实情的典型项目,着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本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项目 数控车实训 理实一体

制造业是我县传统主干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标准件模具、汽配液压管件、刀具与五金三大产业群,县域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机械和数控专业人才。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数控技术人员的前沿阵地,如何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怎样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学校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近年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给学校带来了发展契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众多的问题,其中数控车实训项目的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一、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典型问题及成因剖析

数控车实训是专业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经几年努力后,数控车实训有很大的改善,但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宏观的课程设计”与“项目与县域企业需求的匹配”的微观衔接。

首先,数控车实训采用教学项目,但教学项目无特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教学设计过程在宏观上满足项目教学要求,教学形式采用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的简单形式,考核则以零件的精度为依据,教学的形式较为简单粗放。其次,教学项目无“产业特色”。实训教学项目是数控车实训的载体,因缺乏与企业的联系而使教学项目与企业生产的零件差距较大,企业因学生的技能不符合其需求而黔驴技穷,学生则因不适应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前途渺茫。

二、基于“县域经济服务”的校本实训课程开发理念

主体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数控车加工在县域内企业中的生产方向主要应用在紧固件模具行业、刀具行业和液压管件行业。故教学—企业相结合的校本实训课程开发必须要具备两个核心:一是数控专业课程建设要结合县域经济特点,体现服务县域企业需求特点;二是以“课改教材为基础,以典型项目为引领”,配套开发校本实训课程。

三、数控车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1.基于生产情境的课程建设

数控车岗位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制定教学大纲的基石。企业的生产情境主要包涵了生产计划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设备装配、调试,设备管理与维护,品质管理等五大主要方面。结合学校教学的特点,确立“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设备装配、调试、管理与维护”为校本生产情境的三要素。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把编程与操作作为重点,而忽略了其他两个要素。虽表面上看,学生技能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缺乏综合的生产情境融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技能水平的再发展,很多学生因知识结构不完整而使技能提升遇到困难。把工艺设计作为编程和操作的基础,以“设计—分析—定制文件”为三环节,让学生熟悉企业生产要求。继续做好数控编程与操作,提升学生的数控程序编制能力,狠抓落实机床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熟练操作机床和熟悉数控系统的能力。教学中引入数控车床的维护和管理、设备的装配与调试以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以生产情境融入企业品质效益管理意识。

2.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

校内实训是提升数控车技能水平的主阵地,基于行动导向实施教学过程管理。

课前准备:教师分项目做好教学任务书、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教学设备的准备、必需的材料、工具等准备工作;学生按项目要求做好项目预习、工具、学习用品等准备。

任务布置:教师以简洁的语言陈述任务基本要求,对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加以明确,梳理并下发任务书,通过任务书的形式布置主题、时间要求、注意事项等。

任务实施:学生是这个阶段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划分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完成各个阶段任务,最终上交数车实训作品。

任务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讨论,找出每个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之间形成积极竞争,教师对学生作品做出积极的评价。

课程实施采用学校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成长故事以实际案例导入,增加学生的认知情感。在编写结构上突出理论知识为操作实践服务,对本次操作所涉及的理论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加以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任务实施上,以工作过程的形式规范每个步骤的基本要求,严格遵照操作规范加以约束,形成规范安全的操作过程。

3.基于多元发展的课程评价

随着典型项目的深入实施,对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更能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和过程性。传统实训教学的评价往往采用学生加工零件的检测分值,这样的评价方式很狭隘,只能反映学生单方面的能力。通过研究,将基础理论、工艺设计、编程操作、设备管理维护等能力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使总结性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单纯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创新数控车实训的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对生活感受,统筹工作态度、安全意识、岗位要求、工作纪律和实习效果,并加以细化和量化进行计分;同时将阶段化实习成绩作为总评分的一部分来计分。例如,数控操作实训时,就把数控技能知识点细化,如看懂零件图加1分,能进行工艺分析给1分,能正确进行数学处理加1分,能正确编程并输入加2分,如果产品到达图样技术要求奖励4分,其余如团队协作、设备管理和维护也列入考核点中。

四、典型项目设计应用带来的实效

1.学生技能水平有较高提升,就业适应能力有较大提升

采用企业典型项目后,学生首先对待各项实训任务的态度有较大的改观,技能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其次,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项目与企业产品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能较快适应企业的技术要求,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有增加。

2.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考核项目的细化,同时典型项目又是紧紧与企业生产相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加强了课题的组织,极大地改善了以往的实习状态,学生更主动地去完成项目任务。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引用声、光、电技术,让多媒体技术进实训课堂,使学生在视觉上有新的冲击,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体会学习中的快乐。

3.教师理念更新及专业能力提升

随着典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通过交流、学习、培训等转变思想观念和提升课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由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向教材的“决策者”过渡。使教师真切地体会到教学必须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教材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典型项目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教师间相互合作,不断反思,不断扬弃,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大的提升。

总之,数控专业新课改的实施给予我们更多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将教学项目与企业产品结合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虽然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专业教师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增加专业建设内涵,才能培养具备更优秀综合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理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理实一体教学方法探索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教学问题与改进措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