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能大赛背景下中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014-10-16瞿拥军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瞿拥军

摘 要:本文探讨了技能大赛背景下,服装比赛型人才的培养方法。让技能大赛更好地促进中职教学改革,促进服装专业建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服装专业 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

为了推动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从2007年起,教育部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职技能大赛。目前形成了“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的良好局面。

技能大赛确定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方针,使技能教学得到了中职学校的高度重视。针对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如何培养出高水平技术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技能大赛背景下,笔者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技能大赛引领服装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要以技能大赛要求和内容为基础,规范操作程序,树立严谨教学态度,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修改、提炼、转化,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服装技能大赛的需要。

学校对服装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手绘中《服装速写》《时装画技法》课程与电脑设计中Photoshop和CorelDRAW课程组成“一体化”教学,将《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原型裁剪》《立体裁剪》《服装CAD》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这样可以将手工绘画和电脑设计、手工制图和电脑制图有机结合,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绘画和制图能力,为学生日后到企业从事样板制作和服装设计奠定基础。

二、以技能大赛提高服装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服装技能大赛比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能,还有幕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需要教师有全面专业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有实践动手能力。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契机,鼓励教师学知识、促业务、比技能、练本领,给服装专业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平台。

笔者学校为了提高技能大赛比赛成绩,先从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抓起。学校通过免费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市技能大赛,通过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师生同台竞技,促进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获奖教师还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服装专业建立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技能大赛检验服装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

学校要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赛促练,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服装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参赛成绩作为评估服装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成为衡量服装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通过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情况可以从某个层面评估服装专业的办学水平,师生技能大赛的成绩可以衡量师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笔者学校以借鉴服装技能竞赛评价标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采取以教师自查、系部普查、学校抽查为主线,督导巡查为辅助的方式跟踪课程教学。通过学校这几年技能比赛成绩和学生技能考核结果来看,技能大赛有助于检验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有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以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加比赛的学生要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主攻专业知识,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快速度地完成比赛任务,考验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参赛学生要从小事做起,逐步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和社会资源,为将来成就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服装技能比赛的内容与社会实践贴近,比赛型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学生走上社会就能直接上岗,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笔者学校前几年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不仅获得荣誉,而且技能水平明显提高,都被知名的服装企业高薪聘用,深受企业领导欢迎。这激励了很多学生苦练技能,形成积极参加服装技能大赛的良好局面。

总之,在技能大赛背景下,学校应将提高服装专业办学质量、培养优秀技术能手作为办学的中心工作,学校要确保技能大赛训练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在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等方面下工夫。学校要以技能大赛为纽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为我国服装企业输送更多的高技术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刚.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