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

2014-10-16胡常海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思考

胡常海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符合国家的方针和政策,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有集团化办学、共建实训基地和引企入校三种形式,以此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思考

一、学校概况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系由原市职业教育中心和市信息技术学校整体合并而成。学校位于马鞍山市大学城内,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亿元。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同时也是“安徽皖江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单位。兴办职业教育30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科研先进集体”等20多项殊荣,有“安徽职教一枝花”的美誉。其中“校企合作”是学校多年来成功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二、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因

1.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将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完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是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目标。

2.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综合素质,为充分就业、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解决学习费用,一举多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系,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的具体体现。

3.适应当代社会市场的需求

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是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通道。随着皖江经济城市带的规划实施,马鞍山市迎来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学校应积极主动确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以及服务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实现校企“联姻”的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目标。

4.建设校企文化的需要

学校将企业文化融入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将学校的教育理念作为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将职业教育的元素融入企业文化中。校企共建专业、共享人才资源,把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校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了解将来从事的岗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实现了培育学校人与职业人的有效对接。

5.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主导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如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突出锻造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创业、能创造、敢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课程改革建设方面,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引导课程结构化、模块化,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性,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课程考核多元化。

6.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采用“学校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引进来”的方式,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体验企业文化。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从而带入企业文明。

三、“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1.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也符合国家提出的“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的发展战略。2009年12月12日下午,“安徽皖江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由马鞍山市职教中心(经济技术学校)牵头,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共赢为目的,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形式,力求将集团打造为安徽汽修职业教育的航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该集团提出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一体化设计与运作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强调专业与企业紧密合作。一方面,他们将企业需求、标准、设备和师资引进校内基地,另一方面在企业建立起校外基地,依托这两种基地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解决实践教学的矛盾,也体现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企业的办学理念。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坚持以科学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导,加大经费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校外学生生产实训基地。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掌握现代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依托企业、行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这一方向,学校先后和市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联系,成立了学校“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数十家校企合作汽修实训基地,覆盖皖江地区和部分长三角城市。如星马专汽、马钢汽运处、市中北巴士公司、市华南汽车服务公司、市长运公司、市交企公司、合肥江淮、芜湖奇瑞等。endprint

为加快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对接,近两年来学校与“安徽旗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用工、技术合作、订单培养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另外,学校还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学校先后已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受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校内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中职学校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从2003年起,学校就分别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博世公司合作办学,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了博世汽车诊断中心。近年,学校与SPX机电新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成功“联姻”,成为“斯必克汽车维修教学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推动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学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5月22日上午,学校与安徽璎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达成协议。此次校企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互设教学(培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四个项目上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6日,马鞍山市政府、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LN)三方在学校签署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学校后,马鞍山市将成为安徽省第一家承建该基地的城市。基地成立以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建高职类“3+1”合作模式,完成3年在校高职课程,并成功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赴德进行1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获得德国行业证书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历,对于符合德国行业人才证书培训考核标准的,可以颁发德国行业机构证书。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将主要面向德资在华企业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培养和发展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将有效提升马鞍山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将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到马鞍山参观交流,促进“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与部分德企建立长效校企合作,“双元化”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学校校内“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动漫及游戏制作实训基地。学校多次举办全市汽修技师和汽修高级工培训班,开设发动机基本理论、底盘、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圆满完成对来自华菱、中北巴士、华南、天马、比亚迪、伟厚等全市多个汽修企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受到了学员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马鞍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肯定。

3.引企入校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出场地、出师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出设备、出技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校培养中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这里实训,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们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让企业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与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汽修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正式企业有:“马鞍山市交通驾校培训学校”和“比亚迪汽车4S店”及汽车综合修理厂。企业的“全程参与”,既加强了校企联系,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合作意向即将引企入校。

四、思考

第一,校企双方要依据职业内涵和高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结果,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

第二,校企双方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调查结果,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式、项目式”课程体系。

第三,学校要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

第四,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认可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之路。

(作者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endprint

为加快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对接,近两年来学校与“安徽旗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用工、技术合作、订单培养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另外,学校还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学校先后已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受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校内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中职学校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从2003年起,学校就分别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博世公司合作办学,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了博世汽车诊断中心。近年,学校与SPX机电新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成功“联姻”,成为“斯必克汽车维修教学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推动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学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5月22日上午,学校与安徽璎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达成协议。此次校企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互设教学(培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四个项目上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6日,马鞍山市政府、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LN)三方在学校签署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学校后,马鞍山市将成为安徽省第一家承建该基地的城市。基地成立以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建高职类“3+1”合作模式,完成3年在校高职课程,并成功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赴德进行1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获得德国行业证书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历,对于符合德国行业人才证书培训考核标准的,可以颁发德国行业机构证书。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将主要面向德资在华企业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培养和发展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将有效提升马鞍山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将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到马鞍山参观交流,促进“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与部分德企建立长效校企合作,“双元化”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学校校内“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动漫及游戏制作实训基地。学校多次举办全市汽修技师和汽修高级工培训班,开设发动机基本理论、底盘、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圆满完成对来自华菱、中北巴士、华南、天马、比亚迪、伟厚等全市多个汽修企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受到了学员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马鞍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肯定。

3.引企入校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出场地、出师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出设备、出技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校培养中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这里实训,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们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让企业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与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汽修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正式企业有:“马鞍山市交通驾校培训学校”和“比亚迪汽车4S店”及汽车综合修理厂。企业的“全程参与”,既加强了校企联系,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合作意向即将引企入校。

四、思考

第一,校企双方要依据职业内涵和高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结果,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

第二,校企双方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调查结果,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式、项目式”课程体系。

第三,学校要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

第四,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认可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之路。

(作者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endprint

为加快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对接,近两年来学校与“安徽旗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用工、技术合作、订单培养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另外,学校还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学校先后已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受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校内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中职学校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从2003年起,学校就分别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博世公司合作办学,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了博世汽车诊断中心。近年,学校与SPX机电新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成功“联姻”,成为“斯必克汽车维修教学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推动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学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5月22日上午,学校与安徽璎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达成协议。此次校企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互设教学(培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四个项目上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6日,马鞍山市政府、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LN)三方在学校签署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学校后,马鞍山市将成为安徽省第一家承建该基地的城市。基地成立以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建高职类“3+1”合作模式,完成3年在校高职课程,并成功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赴德进行1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获得德国行业证书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历,对于符合德国行业人才证书培训考核标准的,可以颁发德国行业机构证书。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将主要面向德资在华企业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培养和发展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将有效提升马鞍山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将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到马鞍山参观交流,促进“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与部分德企建立长效校企合作,“双元化”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学校校内“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动漫及游戏制作实训基地。学校多次举办全市汽修技师和汽修高级工培训班,开设发动机基本理论、底盘、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圆满完成对来自华菱、中北巴士、华南、天马、比亚迪、伟厚等全市多个汽修企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受到了学员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马鞍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肯定。

3.引企入校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出场地、出师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出设备、出技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校培养中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这里实训,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们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让企业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与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汽修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正式企业有:“马鞍山市交通驾校培训学校”和“比亚迪汽车4S店”及汽车综合修理厂。企业的“全程参与”,既加强了校企联系,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合作意向即将引企入校。

四、思考

第一,校企双方要依据职业内涵和高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结果,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

第二,校企双方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调查结果,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式、项目式”课程体系。

第三,学校要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

第四,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认可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之路。

(作者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