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一体化模式下中职学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探索

2014-10-16曾俊香等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曾俊香等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在校企一体化模式下的中职学校管理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有助于学生适应职业生活,有助于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校企一体化模式下中职学校管理中,如何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一些经验和有效做法。

关键词:校企一体化模式 中职学校管理 职业价值观教育

课 题: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校企一体化模式下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A04;主持人:曾俊香。

劳动者个人素养和品质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因此职业价值观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在以专业共建、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和文化互融为主要内容的校企一体化模式下的中职学校管理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成人成才

中职生职业价值观,主要是指他们在选择具体的专业学习与工作时的择业观,是学生在选择专业学习与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因和指南。在中职学校管理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与工作的目的意义,端正学习与工作态度,激发学习与工作的动机与兴趣,调动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自觉学习和锻炼,把自己打造成社会有用之才。

2.有助于学生适应职业生活

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认识职业、专业和劳作的意义价值,唤醒人格尊严和劳动尊严,学会学习与工作,学会负责任;有助于学生确立务实而具体的职业理想,发展职业价值评价能力,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主动学知识、练技能,发展职业情感,培养敬业、合作、创新、负责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3.有助于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学生掌握技能技术,学会自尊、自立,培养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能力以及诚实正直和守时负责的品质;有助于学生学习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发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再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和职业情境中学习锻炼,在身心、智力、情感、审美意识、责任感和精神价值等各方面的发展,实现由中职生向现代职业人的转变,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而学生职业素质提高最终可促进中职学校持续发展。

二、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方式方法

以南宁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七年来,该校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行为习惯不良,不善与人合作交往,组织纪律散漫、害怕吃苦、缺乏责任心等状况,把学生职业素养摆到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创新教育教学机制模式,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以满足学生成人成才、成长成功的需要。其经验和做法如下。

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

管理过程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理念和制度来保证,只有以科学的理念来指导,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学校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生成人成才。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通过发放《入学通知书》《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等文件,召开入学典礼,与学生家长签订《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规定》《订单培养》协议,组织为期两周的军训,到企业参观或上好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让新生了解职业专业发展前景,拟定生涯规划和学习计划,了解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认识学校的管理状况,使学生实现由初中生到中职生角色的转变,学习与人沟通、交往和相处,初步树立职业专业思想,逐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

2.在准军事化管理中加强

针对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组织纪律性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情况,学校抓好教务科、团委、学生会和班委等组织管理机构建设,使之明确职责,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办法。

按照举办方——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标准要求,对学生明确提出了“用得上,稳得住,作风过硬,特能吃苦,文武双全”的十八字育人目标,以“诚信为本,团结合作,努力学习,乐于奉献”的企业精神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来教育引导学生,对学生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营的作风感染学生;坚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要求学生内务整洁,宽容礼让,文明待人,按时作息,严明纪律,像部队军人那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值班领导、教师和学生干部根据日常量化考核办法,坚持对各班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从校领导到教职工再到学生干部,人人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服务于学生发展”的精神,学习运用“五常法”,即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务常规范、人人常自律。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完善学校的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素质。

3.在教学管理中加强

学校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从事通信职业教育的中职学校、广西通信管理局指定的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定点培训单位和认证单位,与广西通信管理局、通信三大运营商、制造商、设计院、施工维护商深度合作,是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指定的通信人才培养基地和年度通信技能比武场所。开设有通信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通信运营管理等十个专业。

学校引进公司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与技术骨干来校授课及指导学生实训,实行以企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企业的业务与技术再现课堂,以培养出与公司零距离的技术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遵照校企联合办学的目标要求,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满足岗位要求为基础,实施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必备的专业技能教育,大胆推行“311”教育教学模式:“3”是指3门职业基础课,即实用语文、实用计算机、实用英语;中间的“1”是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后面“1”是指技能教育,教会学生学会一门专业技能。endprint

教师以教学为中心,端正思想,转变观念,认真备课,细化教学目标要求,更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方式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在企业提供的真实教学设备或仿真场景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问,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每一节课尤其是专业课按企业岗位要求对每一位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严格考评,不合格者要补教、补学、补练和补考。

4.在德育管理中加强

由于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有的是第一次住校独立生活,在学习生活中经受过较多的挫折与失败,人格与心理素质还处于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在职业探索初始阶段就直面职业的选择及就业竞争,会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和环境上产生各种不同于普高学生的适应不良问题,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因此,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学生成才和就业”为教育理念,以“和谐、平安、严格、亲情”为校训,实行规范化德育管理,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从而塑造学生学会做事。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德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言传身教”的教育要求,实施“节节有德育、处处是教育”的系统工程。认真上好德育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教育。从校领导到教职工到学生干部,时时处处“以非常严格而又充满亲情的理念”指导工作,运用“严格+亲情”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在做人做事上严格要求学生,同时又像亲人那样关爱学生,以“亲情”感化教育学生,耐心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评价和期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促进其正确职业思想、积极职业情感态度、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5.在自我管理中加强

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凭着教师的尊严和教学过程就可以“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它需要学生真正作为人格主体全面、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之中,使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创造性、自我意识、职业情感能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尊重、流露。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全面依靠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基于此,学校每学年初通过民主竞选的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参与班级、社团和学校管理,加强各社团组织建设和对学生干部的培训,使学生明责、有权,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治。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指导下,强化责任教育、班级自我管理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个人事情自己做,集体事情参与做,班团干部管好本班、学生会团委干部管好全校。坚持团委学生会干部每天对学生出勤情况、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每天及时公布各班级量化分数。充分发挥每个人特别是学生干部和优秀同学的模范作用,努力做到小问题班内和学生会解决,中问题学生科解决,不出现大问题。使学校日常管理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学习承担公民的义务和享受公民的权利,体验个体成长的真义和为人服务的快乐,学习交往合作,学习做人做事。

6.在实践活动中锻炼

学校与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以通信行业为主要就业市场,凡是素质好、考试合格的毕业生,将100%得到推荐就业。学校还与电信、移动、联通广西分公司、中兴通讯等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就业合作关系,实行“招生、教学、培训、鉴定、就业”一站式的办学模式,具有“招生=招工、毕业=就业”的就业特色。学校在已有教育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坚持“校企一体化办学方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体验”的理念,把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行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项目教学引导,校内仿真实训,课外文体活动,参加公司入职活动,寒暑假或周末的见(实)习,以爱心基金会为平台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荣誉奖励”和毕业实习等活动,尤其是寒暑假或周末到企业跟班见(实)习、毕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切实体验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和企业文化,感受职业的价值。

三、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正因为学校进行较科学规范的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学,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和订单培养人才的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使学校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从教师来说,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标,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提升了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从学生来说,准军事化管理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学校来说,培养的学生德才兼备,能尽快适应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尤其是通信行业企业的广泛赞誉与认同。

参考文献:

[1]余祖光.职业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与实验[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2]卢德斯·R·奎苏姆宾,卓依·德·利澳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编著,余祖光译.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刘铁芳.教育者的形象与师道尊严[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曾俊香、周报春、罗力建、蒋晓红,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毛正任,南宁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