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校企双制模式下手机维修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4-10-16钟伟东黄柳琴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材

钟伟东+黄柳琴

摘 要:本文基于广东河源高级技工学校深度校企合作的背景,从校企共建实训实践场所、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一体化教材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手机检测与维修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家长满意,校企双赢,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快速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双制模式 手机维修 实训车间 教材

随着“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落户河源,加之西可通信(河源)有限公司、河源市特灵通有限公司、维图通讯有限公司、力友通讯科技公司、冠瑞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光电通讯有限公司等手机专业生产企业在河源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7月16日,中国最大通信生产企业中兴通讯与河源市签订了投资合同书。据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透露,中兴通讯将用6年左右的时间在市高新区打造一个集生产、研发、培训于一体的中兴通讯(河源)生产研发培训基地,2013年河源基地首期投产,2014年产值将实现1000亿元,未来将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大量手机企业的落户意味着河源电子信息产业即将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对手机检测、维修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图1),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手机维修人才培养新模式,不仅能为河源生产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服务,更重要的是缓解河源对手机组装、检测、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突出矛盾。笔者以广东河源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校企共建车间、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一体化教材开发、共同制定考核制度以及开展就业跟踪,收集毕业生反馈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手机检测与维修人才进行详细论述。

一、校企深度合作,以 “校中厂”为载体,与“手机维修服务中心”相结合,多方位提升维修技能

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旧的手机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手机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技工院校,必须紧贴企业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手机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多渠道培养更多、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好人才支撑服务。目前,手机行业快速发展,无论是手机软件还是硬件更新特别快,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所培养的手机维修人才,已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也无法达到企业对手机维修技能的要求,唯有通过校企合作,紧贴企业的发展,捕捉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手机维修人员才能适应手机行业的发展,才能深受企业的欢迎。学校通过与企业在学校办工厂、设手机维修服务中心等方式培养技能型的手机维修人员。

1.校企共建手机维修实训车间(校中厂)

学校与亚洲最大的中低端手机生产中心——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共建校内维修实训中心,“西可公司手机维修车间”(见图2、图3)进驻学校。企业提供设备、实习材料及技术支持,车间搬进校园,学生在生产线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以往此类实训课程,学生需要到企业去实习才有机会接触一线的生产内容,而现在只要在学校里就可以学到手机产品维修全过程的知识(图2、图3)。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2.校企共建手机维修服务中心

学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在学校生活区建设“手机维修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为客户提供手机软件下载、手机美容和企业的售后一、二级手机维修等服务,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手机维修技能等。在手机维修服务中实践的学生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取得手机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二、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组教学团队,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是技工院校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突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技工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技工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手机维修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紧扣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以2名企业工程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相结合方式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及时了解企业文化和学习企业的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学习过程少走弯路,而且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企业所用的知识与技能。

三、校企共同开发手机维修培训教材,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定期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保证如期完成教材编写和更新工作,开发紧贴企业发展而实用的手机维修培训教材,我们精心组织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手机维修教材的开发,开发过程如下。

1.组建手机维修教材开发团队

经商定,教材开发团队由2名企业工程师和3名专业教师组成,选1名专业教师作为开发团队的负责人,负责人主要负责学习、讨论,确定开发思路、分工、督促、总结、归纳等一系列工作。

2.积极与企业沟通,收集资料

涉及商业产品知识等问题,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一般都不对外公开,收集资料时不要把公司内部资料作为其他用途,只供学生学习所用。

3.构建一体化教材框架及相关内容

教材的框架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框架结构决定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机维修人才质量的培养。教材的内容主要来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手机主板测试、手机主板维修等。

4.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教材框架为基础开发教材

开发团队一定要紧紧围绕企业所提供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校办学条件进行归纳、总结,确定教材内容,按教材框架依次开发。

5.试用教材,修改、更新教材内容

初次开发的教材一般都要根据师生所反馈信息进行修改、更正,但最重要的是要随企业技术革新定期更新教材内容,否则学生所学习的技能不符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如今,我们已与企业共同开发两版《手机维修技术培训》教材,现已着手准备第三版教材的编写。endprint

四、校企共同制定学生技能考核机制,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

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促进生产企业结构调整,企业对手机维修人才的要求也日新月异,因此对学生技能要求也要随着企业要求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共同制定了对学生技能考核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得到企业的好评,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变传统课堂考核为项目考核,二是以学习过程考核为基础,着重方法能力培养,三是注重职业素养和心态考核。

五、开展就业跟踪,收集毕业生反馈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开展就业跟踪活动。就业跟踪活动可以紧紧围绕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工作岗位的认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关联度、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对学校就业跟踪服务的建议和个人提升职业能力的设想等为主题进行交流。学校开展就业跟踪活动的交流过程中,09级手机维修班的李寿扬同学说“公司所需的知识,我们在学校培训时就学习好了,工作起来容易上手。有些知识,学生比老员工掌握得好。学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效果很好,希望继续下去。如果在沟通交流方面的知识和活动能再加强一些会更好”。10级曾宏志同学说“有了西可手机维修班后,就业目标明确,学习会更努力,能学到更多知识”。谢经理说“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以来,企业解决了招聘手机维修人才难的问题,缩短了员工培训周期。以往企业招聘的员工至少需要培训3-5个月,现在我们直接把培训内容加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规章制度,学习企业文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只需培训1个月就可上岗,缩短了培训时间,节约了成本,员工的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上升。但是,学生在心态方面要尽快进入角色,如:从学生角色转换到企业员工角色”。虽然毕业生跟踪活动是一次简短的交流,但是每个毕业生的建议和企业的评价对手机维修人才培养的发展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对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促进手机维修人才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综上所述,培养高质量的手机检测与维修人才必须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创建与企业相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如同工作;与企业工程师共组教学团队,共同编写教材,让学生在学校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多方位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协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胡亚学.校企深度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毛莹.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7(1).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四、校企共同制定学生技能考核机制,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

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促进生产企业结构调整,企业对手机维修人才的要求也日新月异,因此对学生技能要求也要随着企业要求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共同制定了对学生技能考核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得到企业的好评,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变传统课堂考核为项目考核,二是以学习过程考核为基础,着重方法能力培养,三是注重职业素养和心态考核。

五、开展就业跟踪,收集毕业生反馈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开展就业跟踪活动。就业跟踪活动可以紧紧围绕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工作岗位的认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关联度、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对学校就业跟踪服务的建议和个人提升职业能力的设想等为主题进行交流。学校开展就业跟踪活动的交流过程中,09级手机维修班的李寿扬同学说“公司所需的知识,我们在学校培训时就学习好了,工作起来容易上手。有些知识,学生比老员工掌握得好。学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效果很好,希望继续下去。如果在沟通交流方面的知识和活动能再加强一些会更好”。10级曾宏志同学说“有了西可手机维修班后,就业目标明确,学习会更努力,能学到更多知识”。谢经理说“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以来,企业解决了招聘手机维修人才难的问题,缩短了员工培训周期。以往企业招聘的员工至少需要培训3-5个月,现在我们直接把培训内容加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规章制度,学习企业文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只需培训1个月就可上岗,缩短了培训时间,节约了成本,员工的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上升。但是,学生在心态方面要尽快进入角色,如:从学生角色转换到企业员工角色”。虽然毕业生跟踪活动是一次简短的交流,但是每个毕业生的建议和企业的评价对手机维修人才培养的发展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对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促进手机维修人才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综上所述,培养高质量的手机检测与维修人才必须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创建与企业相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如同工作;与企业工程师共组教学团队,共同编写教材,让学生在学校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多方位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协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胡亚学.校企深度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毛莹.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7(1).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四、校企共同制定学生技能考核机制,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

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促进生产企业结构调整,企业对手机维修人才的要求也日新月异,因此对学生技能要求也要随着企业要求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共同制定了对学生技能考核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得到企业的好评,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变传统课堂考核为项目考核,二是以学习过程考核为基础,着重方法能力培养,三是注重职业素养和心态考核。

五、开展就业跟踪,收集毕业生反馈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开展就业跟踪活动。就业跟踪活动可以紧紧围绕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工作岗位的认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关联度、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对学校就业跟踪服务的建议和个人提升职业能力的设想等为主题进行交流。学校开展就业跟踪活动的交流过程中,09级手机维修班的李寿扬同学说“公司所需的知识,我们在学校培训时就学习好了,工作起来容易上手。有些知识,学生比老员工掌握得好。学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效果很好,希望继续下去。如果在沟通交流方面的知识和活动能再加强一些会更好”。10级曾宏志同学说“有了西可手机维修班后,就业目标明确,学习会更努力,能学到更多知识”。谢经理说“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以来,企业解决了招聘手机维修人才难的问题,缩短了员工培训周期。以往企业招聘的员工至少需要培训3-5个月,现在我们直接把培训内容加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规章制度,学习企业文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只需培训1个月就可上岗,缩短了培训时间,节约了成本,员工的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上升。但是,学生在心态方面要尽快进入角色,如:从学生角色转换到企业员工角色”。虽然毕业生跟踪活动是一次简短的交流,但是每个毕业生的建议和企业的评价对手机维修人才培养的发展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对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促进手机维修人才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综上所述,培养高质量的手机检测与维修人才必须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创建与企业相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如同工作;与企业工程师共组教学团队,共同编写教材,让学生在学校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多方位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协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胡亚学.校企深度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毛莹.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7(1).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