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式转变重要观念转变更重要

2014-10-16李文钢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观念形式

李文钢

摘 要:笔者回顾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探索了如何办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并分享了部分笔者学校的办学实践,以期实现转变形式、观念,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形式 观念

按照教育部要求,从今年开始,全国将有600所地方本科型院校实行向应用技术类、职业教育类转型。这一决策,说明了我们国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心。这样的决策,打通了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构建了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互通。这些高层释放的信号,预示着职业教育的第二个春天即将到来。然而,在这样的喜人的形势下,作为职教人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所经历的辉煌时期是在20世纪的80到9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中职毕业生是国家包分配、包就业,而且是干部身份,可以说,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高,自然赢得了社会的青睐,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

然而,这种辉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专学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安排就业而改成自谋职业,特别是其干部身份迅速消失。而这些毕业生往往成为了一线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太低。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大量扩招,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谷徘徊。虽然国家在近期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下滑趋势。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和铁饭碗意识。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曾经不止一次在干部大会上说过这样的话,原意大致是:都说要重视职业教育,请问在座的各位有哪家的孩子是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又有谁原意让自己的孩子进职业学校学习?是的,看看现在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孩子,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家庭的子女寥寥无几,他们和所属的家庭在社会上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

现在一提到我国劳动者素质低下,人们首先指责的是职业教育,认为是培养他们的职业学校没有尽到责任。但究其原因难道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吗?现在需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可接受教育的对象大部分基础偏差、存在问题较多。在职校短短两年之内能够教会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使其人文素质和修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已经是十分不易了,再要想培养他们掌握相关技能,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些中职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无法与企业做到无缝对接。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办学质量,这样的培养效果显然不能做到让人民满意。

二、办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笔者以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使职业教育真正让社会认可、人民满意。

1.顶层设计

我们要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使专业技术工人的收入同比高于(至少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真正体现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价值;要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使劳动者最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让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不再是出于一种无奈,而是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的另外一种选择。要求企业接受就业准入制,技术岗位做到持证上岗、竞聘上岗,使这些一线高素质劳动者、技工的工资总额在企业人员总经费中占据一定份额,并且所占份额能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学校要加快自己的发展

学校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自己的办学内涵和特色,必须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要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

三、笔者学校的办学实践

近年来,笔者学校以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随着“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概念的提出,大批涉及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产业的企业进驻安庆及其周边地区。为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学校通过走访全市经济开发区的诸多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当前和中远期人才需求状况,从而制定了相应的办学措施。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设了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等新专业。只有将办学和企业真正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本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职业学校才能得到家长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认同。

当我国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当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优越感达到并超过普通教育时,才是职业教育的春天真正到来。相信会有这一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观念形式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健康观念治疗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