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户创新对IT企业创新及其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2014-10-16景秀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升级转型用户

景秀丽

(暨南大学 深圳旅游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3)

一、引 言

在网络经济及创意经济的时代环境下,IT产业技术发展迅猛,IT产品与IT服务市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特点。用户对待IT产品及服务的态度从“挑选购买”到“需求主导”甚至“创新改造”,创新显现了大众化和民主化趋势特征。以前,用户比较注重信息产品的标准性和稳定性,通过规范化的解决方案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现在的信息产品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用户追求信息产品功能的灵活度、信息服务的定制化等。用户的创新主观意识增强以及创新活动频繁进行的同时,具有实时实效性的互联网又为用户创新(User Innovation)的展示与传播提供了便利平台。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下,IT企业获取了大量的用户创意、半成品设计以及完整的创新成品。这些来源于用户的创新成果反映出用户对原始IT产品的真实感受以及明确的改进意愿。于是,用户创新成为IT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与市场定位的反射点,IT企业越来越重视用户创新,用户创新在IT企业的日常运作、管理甚至战略发展中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IT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元素。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等新技术驱动的市场环境下,整个经济社会正在进行着重要的转型;而IT企业的核心是技术与创新,因此IT企业正是这场转型升级中的主要群体。IT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企业的原始创新,用户创新是企业原始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IT企业创新视角到用户创新视角的推进研究,用户创新对IT企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IT企业如何吸纳用户创新来促进其转型升级,这些都是IT业界面临的、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用户创新对IT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一)用户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1.用户创新的内涵

Von Hippel最先提出了“用户是创新者”。Von Hippel 根据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把创新活动分成:用户创新(User Innovation)、制造商创新(Manufacturer Innovation)和供应商创新(Supplier Innovation)。Von Hippel阐释了用户创新的内涵,即用户创新是产品消费者发展的创新活动,而不是由产品制造商完成的创新活动。用户是希望从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中获利的公司或个人消费者,因此用户在许多领域进行着大量的产品改进及具体开发活动,实际上许多产品及服务是由用户开发出来的。我国学者吴贵生和谢韡也讨论了用户创新的含义:“用户创新是指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工艺的创新,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设想和实施首创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等,以及对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者工艺的改进”。我国学者高忠义和王永贵简洁地概括了用户创新:“用户创新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的用户对这些产品或者服务所提出的新设想或者进行的改进”。

基于上述文献研究发现,用户作为重要的创新职能源,产生创新行为。用户创新的对象包括产品、服务和工艺等;用户创新活动包括新的设想和新的改进方案;用户创新的目的是期望创新产品或创新服务更满足自身需求、从创新产品或创新服务的使用中获利。

2.用户创新的外延

用户创新属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美国的亨利·切萨布鲁夫教授提出开放式创新是让企业同时利用内部、外部的有价值知识来加快内部创新,并且利用外部创新来开拓市场。如图1所示,从开放式创新动态漏斗模型中可以看出,企业可以同时吸纳内部和外部创新,二者同样重要。企业也可以在内部和外部同时建立商业化途径,具体包括:内部创意及其商业化,外部创意及其商业化。企业的边界像漏斗一样可以渗透,创新知识及创新技术可以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流通甚至互动。

用户创新总体上归属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外部创新。用户创新可以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产出量,集中了一切有利的用户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如图1所示,企业越过边界,从外部吸纳各类商业资源、一般信息源以及机构信息源。其中包括用户商业资源、用户普通信息源以及机构组织信息源(用户身份)。企业基于这些用户的创意、知识以及技术进行创新活动。例如,宝洁公司通过“联发”的创新模式与全世界各个地区组织及个人进行创新合作,选取最有市场价值及最有开发潜力的创新成果。来自于公司外部的创新源占宝洁公司可用创新源的35%,涉及外部合作伙伴的创新源占宝洁公司可用创新源的 50% 以上。

(二)用户创新对IT企业创新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和《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06)》的具体说明,IT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以及信息服务业三类产业群。IT企业是根据社会和用户的需求提供信息技术、信息装备、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群体。本文聚焦在生产软件产品和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企业,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集成电路设计、数据处理、存储服务以及其他信息服务的信息服务企业。IT企业的经营范围及产品特征决定了创新是IT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全球领先的IT企业,从IBM、微软、苹果到社交网络服务网站Facebook和Twitter,都是以创新理念和创新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和轴心,依靠持续性创新提高其市场核心竞争力,维护其市场主导地位。

图1 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漏斗模型

1.用户创新在IT企业创新中占据主体地位,用户创新是IT企业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是进行创造性破坏,重新组合生产要素,重建生产体系。企业创新就是要做新的工作或者以新的方法做旧的工作。IT企业的迅速发展依赖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以低成本向用户提供高价值服务,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并保持优势地位。同时,IT企业创新发展是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创新,即集中内部和外部的一切优势力量实现技术创新。因此,以吸纳外部创新源为特征的开放式创新,特别是用户创新,是IT企业创新的主要模式之一。现实中的IT企业创新之路必然是趋向于用户创新在IT企业创新中占据主体地位。

大量实证研究显示,用户创新是IT企业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Morrison等探讨了用户对“澳大利亚图书馆OPAC系统”的创新活动,用户发布了56%的软件修订代码,改进 了 软 件性 能。Franke 和 Von Hippel阐述“Apache网络服务器软件”凝聚了大量的用户创新成果。Henkel提出了用户对 Linux操作系统的修订与扩展。Lakhani等研究了用户协助开发的241个软件特性对于PostgreSQL开源数据库系统的完善和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Baldwin等构建了制造商创新到用户创新及开放式协同创新的范式转移模型,以开源软件产品为例,发现用户创新以及用户和制造商共同完成的开放式协同创新,对IT产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为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分型,临床表现上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若治疗不及时,随时有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危险。目前临床上西医常见治疗以钙离子拮抗剂、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药物治疗为主[1],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优越性较好。复方丹参滴丸是中成药中治疗冠心病的代表药物之一,将其与常用西药联用是否可提高疗效尚不可知。为此本文选取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分析中西联用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2.用户创新有效地提高了IT企业创新的质量,加快了IT企业创新速度

Facebook是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中的创新先锋,其公司的创新理念是打破陈规,保证理想的创新效果,即求精、求新、求实效。而用户创新的组织和吸纳是其公司提高创新质量、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Facebook坚持每天都可以让代码上线,坚持每周都发布新产品,而其关键的途径就是组织特定用户群测试软件、发现问题,并鼓励用户协同改进产品。作为全球领先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一直致力于用户创新的激励与吸纳,不断捕捉用户需求变化,迎合市场趋势,打造用户真正需求和偏爱的创新产品。用户创新为Facebook带来了企业创新成长的奇迹。

苹果公司把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灵魂,强化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苹果公司一直倡导创新式成长模式,以用户的需求变化为核心,开发引导人们需求变化的创新产品。苹果公司倡导简约化、平民化的创新理念,积极吸纳用户创新思想和方案,让电子产品渗透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每个细微之处,实现了引领全球科技资讯及电子产品潮流的创新效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用户创新对IT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

(一)IT企业转型升级分析

IT企业转型升级包括IT企业的经营方向转型、运营模式转型、组织方式转型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等。IT企业的转型升级是通过企业形态的转变和升级,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IT企业的转型升级既包括企业战略转型,也包括企业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当IT企业无法适应新技术、新市场的发展需求,竞争力不断衰退甚至丧失时,就会促使企业产生整体变革行为,进行业务转变、组织变革以及战略转换等,以提高企业在产业中的生存能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企业获得新的生机。当IT企业发展速度呈现渐缓趋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处于劣势地位但原有经营业务还有一定市场的时候,就会促使企业进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或者商业模式的升级,恢复其原有的竞争能力,适应本行业市场的变化。IT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决定了IT企业必须要进行创新式的转型升级。而创新的核心是要顺应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

(二)用户创新是IT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1.用户创新是创新的风向标,有助于IT企业把握转型升级方向

创新是IT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而IT产业技术创新周期非常短,每隔49天就刷新一次,因此IT企业的创新压力非常大。企业单纯依赖组织内部研发机构的创新无法满足IT业内的创新频率和市场竞争需要。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广泛吸纳外部创新资源,特别是用户创新,对IT企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用户创新能够为IT企业的创新乃至转型升级带来指引性的协助作用。

当今IT企业创新转型升级趋势是“服务+方案”,具体阐述就是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型,从单一设备提供到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转型。IT企业需要响应这种技术模式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模式转型。而用户创新能够充分体现出IT企业“服务+方案”的转型方向,具体表现在产品服务化以及服务差异化方面。产品服务化强调IT企业对用户需求的实时监测和响应,为用户提供更加实用、更加灵活的服务解决方案。用户创新就是用户对产品服务实际需求的真实反映,有助于IT企业在转型中对产品服务化变革方向的把握。服务差异化强调IT企业对用户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的满足,以优化服务性能。用户是最能够深刻体会服务质量的创新群体,用户的创新内容反射出需要增补的个性化服务内容。IT企业通过吸纳用户创新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当今,越来越多的传统IT企业开始吸纳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适应IT用户的服务需求增长。例如,马泽尔阐述了IT企业引入云技术中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置即服务(IaaS)等服务理念。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任何设备连接到云平台并获取云服务。这不仅体现了IT企业对用户需求的不断满足,更融合了很多用户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技术等。用户创新指引了IT企业的经营方向转型和运营模式转型。

2.用户创新有助于IT企业成功转型升级

IT企业要想成功转型,需要进行经营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打破原有的经营机制。而这个过程要围绕着用户的需求进行改进和创新,转型到以用户综合性价值贡献为核心以及以用户资源经营为核心。用户创新有助于IT企业在经营模式上的成功转型。另外,IT企业的成功转型需要政府、社会机构、相关企业、用户等各种外部资源的参与,构建开放的、多元的、综合的IT企业生态系统。伍蓓和陈劲提出主流用户和领先用户(Leader User)是IT企业的纵向利益相关者。这些用户经常会产生一些创意或创新成品。在IT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这些用户创新是构建新的IT企业生态系统的必要元素。实例证明,用户创新有助于IT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例如,IBM与Apache、Linux以及Power.org等开源社区合作(开源软件产品很多是由用户创新产生的),推出了技术协作方案和应变服务,成功开创了IT企业与用户的协作经营模式、用户之间的协作运营模式以及智力资本的运营模式。这些转型方式都为IBM带来了新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发展驱动力。

四、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用户是IT企业的外部创新源,用户创新是IT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机制。从用户创新和IT企业创新的关联角度看,用户创新在IT企业创新中占据主体地位,是IT企业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用户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IT企业创新的质量,加快IT企业创新速度。从用户创新对IT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角度看,用户创新是IT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有助于IT企业把握转型升级方向,推进IT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用户创新真实地反映了IT市场的用户需求,体现了IT产品服务化和IT服务个性化需求,迎合了当今IT企业转型中“服务+解决方案”的主导趋势。用户创新能够为IT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帮助IT企业转型升级,为IT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赢得新的市场优势。本研究期冀IT企业能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视用户创新的影响作用,发挥用户创新的正向效应。

(二)研究启示

创新驱动转型,用户创新是IT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IT企业应该重视用户创新,采取激励措施并引进、消化和吸收用户创新成果,将优秀的用户创新成果商业化。因此,基于研究结论及分析,本文有以下两方面的管理启示:

1.用户创新的激励

(1)挖掘用户创新的精神动机和利益动机,促进用户产生创新活动。

(2)培养增权用户(Empowerment Consumer)和领先用户。增权用户是指用户相对于企业的权能或者权力的提升。郭国庆和李光明提出增权用户是企业重要的创新资源、营销资源和产品宣传渠道。乔希·贝诺夫和泰德·谢徳勒提出增权用户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Brockhoff提出领先用户是具有创新解决方案的高技术背景用户,是最具有创新潜力的用户群体之一。培养增权用户的目的是提高用户的忠诚度,鼓励忠诚用户积极进行创新活动;培养领先用户是挖掘领先用户的创新潜能,激励其进行创新活动。

(3)辅助用户完成创新过程,包括技术支持、商业化支持等。

2.用户创新的收集与采纳

(1)建立交互平台。

建立交互平台,IT企业和用户进行互动,用户参与产品、服务及工艺的设计与更新,培养用户成为IT企业转型发展的“利益共同体”。IT企业再基于用户创新的具体分析,对企业转型升级进行市场定位与策略制定。

(2)吸纳网络创新资源。

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具备了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黏合性等特点,而IT企业具有网络交互性(与用户实时沟通)、全球协作性(全球化分工合作)、服务实时性(代表理念是即开即用即支持)、开放式创新性(吸引外部创新源)等优势。这些有利条件极大地方便了IT企业对用户创新信息的收集与采纳。

例如,开源软件(例如,Tomcat、Linux、E-clipse等)是全球众多专业设计者及普通用户共同完成的创新成果。他们以松散式协作的模式进行创新成果的集成式服务,IT企业可以在开源社区、公共CODE库等网络资源中寻找到这些用户创新成果及信息,采用合作和吸纳改进的模式。对于专有软件,用户经常会通过聊天工具、社区、博客、网上客服等途径发布自己的创意和升级版。IT公司可以通过洽谈、购买的方式获取用户创新成果。

[1]Von Hippel,E.The Dominant Role of Users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 Innovation Process[J].Research Policy,1976,5(3).

[2]Von Hippel,E.The Dominant Role of the Users in Semiconductor and Electronic Subassembly Process Innov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77,24(2).

[3]Von Hippel,E.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4]Von Hippel,E.Democratizing Innovation[M].MIT:The MIT Press,2005.

[5]吴贵生,谢韡.用户创新概念及其运行机制[J].科研管理,1996,17(5).

[6]高忠义,王永贵.用户创新及其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4).

[7]陈劲,郑刚.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美)梅丽莎·A.希林.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谢伟,王毅,李培馨,夏露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亨利·切萨布鲁夫,维姆·范哈佛贝克,乔·韦斯特.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M].陈劲,李王芳,谢芳,李青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跨国公司研究项目组.与中国一起成长——宝洁公司在华20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Chesbrough, Henry. Open Innovation:Renewing Growth from Industrial R&D[R].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th Annual Innovation Conference,Minneapolis,MN,USA,September.

[12]Morrison,P.Determinants of User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Sharing in Local Market[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12).

[13]Franke,N.,Von Hippel E.Satisfying Heterogeneous User Needs Via Innovation Toolkits:The Case of A-pache Security Soft-ware[J].Research Policy,2003,32(7).

[14]Henkel,J.Software Development in Embedded Linux:Informal Collaboration of Competing Firms[Z].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Informatics,Dresden,2003.

[15]Lakhani,Karim R.,Eric von Hippel.“Transactionfree”Organizations: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Z].Working Paper,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Cambridge,MA.2010.

[16]Baldwin,C.Y.,Von Hippel,E.Modeling a Paradigm Shift:From Producer Innovation to User and Op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Z].MIT Sloan Working Paper,2010.

[17](美)马泽尔,卡玛日萨米尼,拉提夫.云计算安全与隐私(企业风险处理之道)[M].刘戈舟,杨泽明,刘宝旭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8]伍蓓,陈劲.研发外包——模式、机理及动态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9](美)乔希·贝诺夫,泰德·谢徳勒.Unleash Your Employees Energize Your Customers and Transform Your Business[M].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0]Brockhoff,K.Customers'Perspectives of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6(5/6).

猜你喜欢

升级转型用户
重磅!证监会表态:支持房企转型!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字词升级
信用卡资深用户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