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收集与提炼写作“范式”资料

2014-10-13余映潮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资料花之范式

余映潮

下面的几句话,也可以看作是对语文教师所说的话:

应当学会如何在没有现成数据的情况下去发现和搜集数据。这也许是最困难的事情,但一旦学会了这种本领,则终身受益。此次《纽约时报》的记者们之所以能在马航失联后的第一时间就写出18篇分析和报道文章,靠的就是这种“硬”功夫。

(秦春华《从马航失联看中国的新闻学教育》)

作文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需要语文教师搜集与分析教学资料的这种“硬功夫”。

能够大量收集并提炼作文训练的范文资料,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之一。

一节作文课,如果没有优美范文的出现,没有作文形式的指导,没有作文技法的点拨,没有思维方法的训练,等于是在让学生“白学”,等于是在浪费学生与教师自己的时间。

很可惜的是,从普遍意义上的中小学作文指导教学来看,语文教师最欠缺的功夫恐怕就是收集、提炼用于作文指导时的教学资料。由于大量的作文指导课只是凭借教师粗浅的讲解或看似时髦的“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进行,所以基本上看不到优美的能够起到“范式”作用的好材料。

语文教师没有积累与提炼作文教学资料的意识与习惯,是一种最为疏懒的对学生不负责的教学行为,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处于这样状态下的语文教师,思想茫然,资料匮乏,视野狭窄,思维单调,教学技能粗浅,语言贫乏,难以给学生精美到位的写作技能指导。

所以,研究高效的作文教学,研究课堂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强调作为“范式”的作文资料的建设,必须强调语文教师要练好自己的一种看家本领——学会搜集与提炼作文指导的资料。

要落实这种“强调”,简单、实惠的做法就是:第一,语文教师要有自觉地积累资料的意识并踏踏实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第二,可以运用“专项”积累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积累资料并对有用、好用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合。

下面举一个写作“范式”资料收集的例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孟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

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培根: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刘增山: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

这是一组“三层式”结构的排比句段材料,类型丰富多姿,古今中外俱备,用来进行此专项的句式、段式写作训练,一定能够因为“范式”的五彩缤纷而让学生有美好的收获。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资料花之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资料规范化问题研究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花之精灵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花之物语
大树后面
军队院校教学资料的建设与管理
《飞鸟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