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古瓷的盛宴

2014-10-11

收藏 2013年11期
关键词:腰鼓良渚线条

在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是原始先民用烈火点燃的第一缕智慧的光芒,精神火种的照耀,给予这些远古遗物以魔幻般的魅力。热爱收藏的人们坚信,古瓷器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可以与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的伟大创造。下面就让我们从石器时代的陶器开始,对中国古陶瓷作一次巡礼。

一、拍鼓

这组拍鼓共6件。

图1陶鼓来自仰韶文化,高29厘米。从它的造型和使用方法推断,当今人们称之为拍鼓或手鼓。虽然我们不知道古代先民如何称呼它,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它的用途,因为在天山深处,在大漠戈壁,原始岩画中有数万年前乐鼓的描摹;在秦兵马俑军阵中,有战鼓的遗迹;在敦煌的壁画中,有飞天手持拍鼓的歌舞;在屈原的辞赋中,亦有“援玉桴兮击鸣鼓”的咏叹!

鼓的文化代代相传,在我们生活中延续,生生不息。黄土高原上热情奔放的腰鼓,云贵高原那神秘莫测的铜鼓,燕赵大地悲怆苍凉的大鼓,如此种种,每每鼓舞人心!

鼓声震慑人心,也激励人心。在这一点上,古今是相通的。鼓碎了,鼓声自然也消失了。这些碎片连缀起来的是岁月的伤痕,也是时光的记忆。我们从它们存留的残部,可以看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它们发出的,或是“王与兴师,与子同仇”的号令,或是“在河之洲”的咏唱。

唐代对拍鼓有较为确切的文献记载。唐人南卓的《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这几件腰鼓恰恰是实物见证。

图2、3是唐代鲁山窑花釉腰鼓,为长腔捶击膜鸣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二》:“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文献通考·乐考九》则记为“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汉魏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

唐代花釉瓷是迄今中国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河南鲁山段店窑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宫廷著名的腰鼓产地。这件鲁山窑花釉瓷腰鼓残件(图2)长 37 厘米,鼓腔直径 17 厘米,广口,细腰,鼓身凸起弦纹。造型优美典雅,通体以花釉为底,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泼洒出蓝白色斑点,如黑色绸缎上的彩饰。这件鼓是唐代腰鼓中的典型器物,也是鉴别唐代“花瓷”的重要标准器物。花釉腰鼓是鲁山段店窑的代表性作品,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件。

图4为唐代青州石末腰鼓。此鼓非陶非瓷,是以石质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全长52厘米,腔体直径20厘米。个头硕大,质地坚硬,全身凸出7道弦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使整个器物显得磅礴大气。此件腰鼓是印证文献对“青州石末”记载的最早的实物。因为尚未找到其产地,制作工艺只能从造型和结构上进行分析。推测其原料是风化石与泥土粘合,工艺类似制陶过程。与纯粹以泥土为原料的陶器相比,青州石末最大的特点是加入风化石作为主要胎料,这或许是以“石末”命名的缘由吧。此件青州石末腰鼓印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是研究腰鼓及青州石末的珍贵实物资料。

图5是登封窑腰鼓,长37厘米,腔体直径17厘米。胎灰褐色,施白色化妆土。划7道弦纹,整体满工细划缠枝花卉。此件腰鼓制作规整,线条流畅,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登封窑作品。

图6为金代密县窑沟窑腰鼓,鼓长31厘米,腔体直径14厘米。一面是喇叭状口,另一面是圆弧状口,胎质灰黑,施白色化妆土。整体满工细画,鼓头绘缠枝花卉,鼓腰绘莲纹,黑白分明,线条流畅,是金代密县窑白底黑花中的优秀作品,为研究腰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酒壶

酒文化离不开壶。西安一座汉墓中出土的铜壶中保存着两千年前的美酒,考古人员打开壶盖酒香四溢的情景让人们津津乐道。图7和图8这两把壶的年代更远一些,分别属于齐家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这把齐家文化红陶壶(图7)高22厘米,考古界也有著作称之为盉。且不论它名称为何,但它确实具备了壶所具备的一切特征:从造型上看,口、流、柄、颈一应俱全;用途上也具备盛装液体并有分流功能。其差别在于所盛液体是酒还是水?我们不得而知。

图8是良渚黑陶加彩宽流壶,高9.5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7.5厘米。

良渚文化属于中国新石器文化之一,距今5300~4500年,其中心在浙江余杭良渚。良渚黑陶直接继承崧泽文化。崧泽时期尚无镜面黑陶。良渚镜面黑陶是由良渚文化早期发明,从中期开始普及的。良渚镜面黑陶的烧制温度已接近1000度,胎心为灰色细泥,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发出黝黑锃亮的光泽。良渚黑陶主要器型有豆、罐、簋、盉、盘、杯等,造型规整,喜用突棱及弦纹镂空法装饰,附加上复杂的阔把、宽流、细鋬、提梁等附件,线条柔美。

良渚的黑陶器型多样,形制复杂,都是根据特殊需要而特别设计的。复杂的工艺需要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也充分说明良渚时期的社会文明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这件壶在风格上属良渚文化中后期的镜面磨光黑皮陶壶,胎体匀薄精巧,形制赋予我们时空想象的神秘感,极富神韵。特别是在壶嘴处设有一乳钉,在壶身起3条凸起弦纹,外撇且极其规整的高圈足加绞绳纹宽把,这些都使其显得高贵而不失典雅与秀美,可见当时工匠的巧思和高雅的艺术修养。从此壶的整体形制看,无论流、把和腹、足的制作,还是线条之刻划,以及器物之神韵,均为同时期良渚陶壶中的极品。

没有人考证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叙流觞曲水时用什么酒壶。图 9(高22厘米)的鸡首壶通过窑址考古,可以确切证实就是东晋那个时代的,产地在浙江德清,与书圣故居不远。德清窑鸡首壶为一代名品,造型大气端庄,工艺精湛细腻,雕塑艺术亦是登峰造极,鸡首欲鼓双腮而鸣,龙头似闻酒香而动。

李白曾歌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图10为唐代邢窑白瓷执壶,高14厘米。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同形藏品。

图11是唐代越窑秘色瓷穿带扁壶,高23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9.5厘米。

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享有盛名的秘色瓷也产生在这一时期。这件唐代越窑秘色瓷穿带扁壶属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场生产,制作极其规整,一丝不苟。胎体为灰胎,细腻质坚,釉色青中泛黄,壶身饱满,釉质晶莹滋润,如玉似脂。器作杯形小口,扁圆形深长腹形如皮囊状,矮圈足。腹部上方两侧分别置两个横向系,用于穿绳提带,壶身至壶口处突收窄成细颈,使其极具神韵,不失为形神兼备之力作,显示出当时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艺术修养。唐越窑秘色瓷穿带壶存世量极为稀少,该壶造型新颖,构思巧妙,高雅大气,实属同类壶中的佼佼者。

图12是五代耀州窑酱釉穿带壶。这两个穿带壶能同时展出实为难得。越窑是青瓷鼻祖,耀州窑为后起之秀,两壶好有一比:产地一南一北,釉色一青一酱,造型上一个清秀、一个敦厚,且都有着仿金银器的痕迹,与当时的瓷器造型特征相吻合,都属于古陶瓷收藏中的罕见品,弥足珍贵。

图13为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瓜棱壶,高8.5厘米, 足径6.5厘米。

龙泉窑是中国南方的一个著名青瓷窑场。南宋龙泉青瓷以典雅的造型、如玉般的釉色闻名于世。经历北宋后期至南宋初的厚胎、薄釉,逐步向薄胎厚釉转化,龙泉青瓷釉层从清澈、透明转向乳浊、失透,即向“官窑型”的石灰碱釉演变,烧制出玉质般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这件南宋粉青釉瓜棱形壶设短流,配上藤蔓式把,显得自然巧成。特别是壶的釉色呈淡粉青色,釉层肥厚,具有一种柔和、含蓄、细腻、莹润似玉的质感,极具高贵淡雅之神韵,表现出古代制瓷艺术家对自然天成的美学韵味的追求,及其高超的制瓷技巧。

图14为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温壶,高27厘米,足径9厘米。

北宋中晚期是青白瓷发展的繁荣时期,此时的青白瓷胎色洁白,胎质致密,细薄透光,釉色纯正温润,晶莹淡雅,质如青白玉。这套温壶由温碗和注壶两部分组成,碗呈八瓣仰莲式,饱满而具张力,花口,弧腹,高圈足内收。碗壁瓣间刻划垂头花蕊纹,线条流畅。注子置于碗內,呈管状口,斜宽肩,肩颈间饰凸起细莲纹。八棱壶腹,矮圈足,前侧置弯曲流,流下部刻龙首纹,以示龙首衔流。后侧置扁平把柄,柄末端饰一虎头,流、柄下均以如意阳纹承之。壶盖为套式,筒形,周身刻八瓣宽莲纹,盖肩为覆碗状,外饰凸起细莲纹,与壶肩部纹饰对称,盖顶塑一蹲兽,昂首挺胸,神态逼真。整套注子成型极其规整,制作技艺娴熟,集刻花、划花、贴花、捏塑于一体。整器满施青白釉,釉色肥润,造型高贵典雅,雍容华丽,为同类壶中罕见极品。

图15为金代密县窑沟窑温碗执壶一套。注碗高24厘米,腹径20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厘米。注子小圆口,无盖,折肩,弧形流,曲柄,卧足。壶柄呈弯曲带式,壶体为六瓣瓜棱形。注碗为花口,高1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3厘米,造型似一朵莲花苞蕾,花瓣为六出,圆足外撇。整套注碗器形承晚唐、五代遗风。采用满工细画的装饰手法,纹饰以花卉、竹子为主,画面繁缛而不乱。碗与注子配套使用,为温酒具。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碗中,往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

图16为北宋耀州窑刻花执壶,高17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14厘米。

耀州窑刻花冠绝天下,有北方青瓷代表之谓。北宋是耀州窑烧造青瓷的鼎盛时期,釉色稳定,剔花工艺有了重大改革,既保留了五代剔划纹饰的浮雕效果,又具手法灵活、简便,剔划快速的特点。同时,刀痕更加犀利、圆活、生动,刻制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得到完美的结合,所谓"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此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小口,直颈,圆肩,鼓腹,平底。肩部饰3条凸起弦纹,一侧有弯流,与流对应一侧置一执柄。周身剔刻缠枝牡丹纹,刀法浑厚遒劲,颇显立体感。器施橄榄色青釉,晶莹纯净,为耀州窑壶中精品。

图17为元龙泉窑执壶,高21.5 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8厘米。

在元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龙泉窑产品形成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融合,其艺术风格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充满了海纳百川的大气。该龙泉窑桃形扁壶,既保留了传统的秀美挺拔、以形釉见长的风格,又借鉴了中东地区金银器的制作方法,充满异域风情。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十字形花口,细长颈,腹部肥大扁圆呈桃形,圈足外撇,足端露胎呈火石红。流细长微曲,流与壶颈间以如意云纹饰件相连,对称壶肩部置一曲柄。执壶扁腹两面模印双线葫芦样纹饰,内饰折枝牡丹为壶的主题图案。通体施青绿釉,釉层匀厚,色泽晶莹,造型典雅,线条流畅,为元代龙泉窑壶中精美之物。安徽省博物馆所藏太湖县牛镇元氏墓出土的元青花花卉壶器形与此相类。

图18为密县窑沟窑执壶,高42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3.5厘米。喇叭口,长颈,削肩,深圆腹,腹近底处变细,平底,圆足,器形硕大。肩上塑一长管状流;另一侧对称处塑一条椭圆执柄,一头低于口沿,另一头垂直,修长而别致。通体纹饰用笔粗犷,白底上绘黑色缠枝牡丹花,整体造型挺拔隽秀,为金代窑沟窑代表作品。

三、线条装饰器

在中国古陶瓷制作历程中,有过一种装饰手法沿用五千年而不衰,这就是立体的线条贴塑装饰。收藏圈称之为“沥粉”。

图19是距今约五千年的齐家文化的红陶线条罐,高15厘米。在普通的罐体外表用细泥条贴塑成近似平行的突出的线条,它唯一的使命是为了美观。这是原始艺术的萌芽状态。后人对这种线条装饰的美感效应给予了极大肯定,现在的陶瓷器上还在延续使用。

图 20、21是两件宋代定窑黑釉线条罐,盖后配。两罐的高度皆为11.5厘米。

图22为金代定窑黑釉线条花口瓶,高17.5厘米。宋金时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黑釉瓶、罐等瓷器常以突起的白色线条作装饰,布局可分为单线和复线,使单调的釉面呈现变化。制作工艺是在胎上沥粉作杠,然后挂黑釉,烧成后在杠突处便露出白色的线条来,黑白分明,朴素美观。

此次古雅社成员将代表性藏品展示于《收藏》杂志创刊20周年庆典的展台,这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古雅社同仁愿借此求教于大方之家,并祝《收藏》杂志创新发展,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腰鼓良渚线条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良渚保护大事记
线条之美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玉”见良渚
啊,腰鼓山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