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初探

2014-10-11冯桂荣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冯桂荣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往往以精辟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笔者想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来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反复诵读,理解、积累古诗词

古典诗词非常抽象,想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诗词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领悟诗词。学生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凭借着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理解教学内容,并受到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感的陶冶。在教师所创设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能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并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我让学生变身诗人,感同身受。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想要真正彻底地读懂一首古诗词,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帮助学生产生和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变身诗人,设身处地地去读懂这首诗词的内涵。比如在教学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大意,然后教师让学生来扮演诗人的角色,根据诗的内容想象人物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荒凉的巴山、那寂静的夜晚、那淅淅沥沥的秋雨,那剪烛西窗的温馨画面、那深沉的离情,学生在设身处地的身份置换中达到了与作者的共鸣。这一刻,学生即诗人,李商隐深沉的感情被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诗词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注重诵读,打通情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络,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是简单地读出声音,读懂节奏,而是用心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感觉,仔细体会诗中内在的感情旋律,一边吟诵一边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再现诗中意境。例如,李煜的《相见欢》是表现作者由皇帝沦落为阶下囚的痛苦和对故国的离愁,诵读时教师指引学生注重其音节、节奏的变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通过直接感受句法、音节的错落,缓慢而深沉地朗读,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体味到一个亡国之君的孤独形象,从而为准确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二、捕捉鲜明的形象, 展开大胆的想象,把握诗词意境

诗歌的形象,就是诗人创造出来的负载着一定的思想情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和判断其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诗歌的意境,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真实,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和展开大胆的想象来完成。如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我们由此仿佛看到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瘦马,和那风尘仆仆、一身疲惫和困顿的马上“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他正望着不远处黯然神伤,一株苍老的树上静静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的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飘泊异乡的游子黯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的意境。

三、体会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等修辞方法,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三冬之雪比喻成三春之花,色彩明丽,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而且淡化了雪天的严寒,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再如《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静结合,表现了大海的壮阔,这是对实景的描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想象的角度虚写沧海景象,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很好地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营造了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进而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

四、注重学以致用

古诗词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都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思想感情升华的结果。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要积极拓展古诗词的教学,启发学生自己去创作诗词,开展佳词绝句欣赏或读书笔记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学的古诗词真正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上,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