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数学素养的新钥匙——数学小报

2014-10-11杨梦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

杨梦云

摘 要:本文将传统家庭作业与新型家庭作业进行对比,叙述了学生在创作数学小报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科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进一步突出新型家庭作业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家庭作业;新型家庭作业;数学小报;数学素养

一、前言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作业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而传统家庭作业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凸显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忽视合作,最终导致学生片面和畸形发展。展望如今愈演愈烈的新型家庭作业--数学小报,其以多样化形式呈现,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传统家庭作业的现状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家庭作业不仅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家庭作业却面临着“萎蔫”的现状,比如: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会,也不管学生答题的时候是易如反掌还是困难重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却一视同仁;大多数作业以巩固基础为主,拓展思考为辅,形式单一化;重视独立完成,轻视合作交流;有时进行反复机械地练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很小……总而言之,种种原因都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家庭作业进行改革,设计合理优化的新型家庭作业,融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数学小报——一种新型家庭作业方式的实践

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合作能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小报的创作关键在于兴趣度。而在传统家庭作业中,教师把目光过多的聚焦在书本和作业本上,学生的思维长期被局限在书本和作业本提供的情境当中。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跳一跳,摘桃子”,其意思也就是通过一些“挑战性”的作业增强学生的 “饥饿感”,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教授《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不应让学生只局限于对五个正方体学具所搭建图形的观察,而应“放长线钓大鱼”,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并动笔画下来,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张数学小报。过程中势必会引导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激发学习兴趣。

创作数学小报的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有特色的数学小报。一般由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当然,数学小报的完成既要考虑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使整体效果别具一格。经历如此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数学小报,并从中不自觉地树立起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最后,学生因为合作而获得了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喜悦却是前所未有、溢于言表的。

某位同学在数学小报中这样描述着创作体会:“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三期数学小报啦,我发现通过合作我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工都很明确,只用了一小时就可以把数学小报做完!同时,我也因此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大,合作的乐趣多,合作能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增进学习信心,提升应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用自己稚嫩的手加上大脑,进行深入思考之后,绘制成的数学小报。也许,它们不精美、不华丽,但却是学生绘制创作的“报纸”。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多点鼓励,少点指责”, 而且要对学生“多点温情,少点冷漠”。只要是学生完成的数学小报,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的创作信心。我们还应看到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创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善于去发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对于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更要给他“跳一跳,摘桃子”的欲望和机会,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想必,很多学生在心底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这可以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这句名言来解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名言正是对数学与实际生活两者关系的最精彩描述。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从这个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的,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为此,我们何不多在平时生活中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结束语

数学小报,作为一种新型家庭作业的实践,突显了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近期的一些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学生都能在创办数学小报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益。这个过程能起到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数学,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在设计中欣赏数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终身爱数学的作用。数学小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学生能在小小的纸张上绘写出他们的心声和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希望,在学以致用的同时,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高超.论传统家庭作业观对学生学习的英雄[J]. 蚌埠学院学报,2012,(3):103-105;

【2】李日伟.引数学笔记升数学素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3):86-8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