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探究

2014-10-11张鹏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班干部班级管理有效性

张鹏文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心理发展。一个优秀的班级体的建立,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巨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促进后进生转变。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个性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在潜意识中把班主任作为学习的楷模。

关键词:班级管理;有效性;班干部

一、班级结构要合理

家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第一环境,课堂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二个环境,要组织好班级,就需班级结构合理,班级结构就是指学生座位排列的位置,一般都采用秧田式排列。排列时需合理,即前后、左右、男生女生、动静、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等几者要兼顾好,创造出合理的结构,这样有便于管理,有利于互相激励鼓舞,更有利于团结同学,形成默契,为管理班级打好一定基础。同时也需教室内物品的摆放,挂一些伟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更为教室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常规管理必须科学化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学生各项职责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不要环节。班主任必须要克服以往传统的管理思想,要有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思想.。班主任有效的管理与教育结合,通过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又通过教育效果促进管理,取得意外的收获。其次要有科学的准则,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为准则,狠抓学生基本平时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校内校外学习行为、纪律道德,使常规制度化。另外常规管理对学生的行为成长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需要建立监督机制。班主任可以依靠班级组织的力量,并及时了解情况,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使班级常规管理更具科学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学生设计并展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些规划的系列活动,必须将针对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具有启迪教育意义,成为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乐园。

四、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育专家常说“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我班姚伟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可是我从来没歧视他,主动去发现他的进步,帮他查漏补缺,鼓励他上进。因此他很努力,想提高学习成绩。他说“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我才有可能取得进步;我只有努力学习,我才能对得起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五、正面影响,以身作则

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里就明确规定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作用外,还得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班级,少犯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平时,教师要思想端正,生活习惯良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如果每个班主任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六、充分发挥班、团干部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切忌忽视班、团干部协助作用。首先应选好班、团干部。但在现有的中学生中,多数不愿从事班、团干部工作,因学生阶段他们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班、团干部工作会耽误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给他们讲清从事班、团干部工作,对自己是一种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同时对自己是一种约束和鞭策。尤其对今后从事社会工作能够奠定基础。故在选择班、团干部时,一方面要物设有能力胜任且有兴趣从事班、团干部工作的学生担任。同时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给与指导和帮助,随时倾听和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协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江南. 如何优化班级的管理工作[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

[2]黎嘉敏. 提升班主任管理效力的对策[J]. 文教资料,2014(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干部班级管理有效性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