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使用导学案教学

2014-10-11姚国洪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姚国洪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数学中运用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日渐增多,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用导学案过中教师也应该加以相应的辅导。本文中,笔者就对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希望能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有效;应用

近年来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行了探讨和反思。特别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大多数学者最后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即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而应该是主动、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为此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这种让学生自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老人学习过程中。而且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导学案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其一个积极的影响就是做到了有效组织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的作用。这样就让学生不自觉的承担了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一方面由自主探究获得,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自主学习时没有弄懂的问题,由教师指导掌握,这样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者,合理利用导学案如利用当堂检测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并在课堂上创设竞争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好胜心理的驱动下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双向交流,树立习惯。

导学案的的使用,是的相关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大多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或者说是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探讨、相互交流完成的。在其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检测,教师就可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实现师生互动,同时敬爱那个接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同时,由于教师设计导学案时会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这样就促使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得按照一定的学习思路进行学习、探讨,重视每一个阶段,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再者,导学案的运用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加之其课前预习,课上巩固,课后复习的方法对于帮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掌握一定学习方法,进而影响到其他学科的良好进行,也是有诸多益处的。

二、初中数学使用导学案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改革,华东师大版的初中数学课本中的部分知识也会不断进行改动,同时由于课堂形式的不断变化,导学案的编制还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改进,所以,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其合理利用。

1. 检测学生,及时交流。

导学案的运用除了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外,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是达到检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虽然学生在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掌握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但仍然会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特别注意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在制定导学案之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和及时的调整,完善。

2. 强化基础,突出知识练习。

由于导学案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但就数学学科而言对学生的辅导确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点上,而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导学案上除了基础知识的设计外,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紧扣本节知识的相关案例,帮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深入浅出的掌握知识,并在课后设计一些围绕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和一些涉及重难点的练习题,从而起到巩固学生知识的作用。如在讲到圆时,可以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如:1、圆的弦长确好等于该圆的半径,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是度。2、△ABC内接于⊙0,∠AOB=10,则∠ACB=______度。3、圆的半径等于2,圆内一条弦长cm,则弦的中点与弦所弧的中点的距离为。

3. 及时反思,及时完善。

教学不仅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掌握传授知识外,还应该注重教学的反思。这个反思过程既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其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回忆,包括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是否起到了预想的效果等。如是否注意对学生学生规律进行总结,是否教给学生正确做题的方法,是否注意对学生课前学情的整体把握,导学案的运用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等的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邹静云.浅谈数学导学案的有效应用研究[J].教育科研,2011(8)

[2]刘海军.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J].速写算,20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