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方式探析

2014-10-11马红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评价

马红霞

合作学习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安排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场面混乱;有的小组只是个别学生主宰“合作”过程;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形同虚设。所以作为科学教师,不能单纯地认为将几张桌子凑在一起就算是小组合作,有“合作探究”就算是科学课,有讨论交流才能热闹。事实上,在这种表面上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面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除其弊端,扬其所长,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一、实验前,讲清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玩”的兴趣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的实验活动其实是他们认为很好玩才被吸引的。这种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活动就难以收到成效,所以必须在实验前讲清目的。首先让学生清楚科学实验和玩的区别,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和计划的,是科学研究活动,而玩是一种无目的的消遣。其次在活动前要清楚为什么实验,怎么实验,注意些什么。作为教师,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一理念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一个问题通常有很多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特色。在实施时,教师的指导就要因材施教,要善于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归类,会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对确定的各种方法一一作指导。学生实验前一定要汇报操作的方法,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例如:在溶解实验中,学生根据经验提出通过搅拌、加热、磨细的方法可以使食盐溶解得快。这时就让学生对每个方法提出验证的方法,说怎样去实验,说需要注意什么,说出每个对比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验时要注意的方面,再让学生选择喜欢自己的实验进行操作。这样的过程既保证实验方式的多样,也能为学生实验方法的科学性把好了关。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的好处,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问题产生后,很多人一时无法回答,这时教师往往是会依靠个别同学的回答来替代全体同学的想法,殊不知其实大部分的同学尚处于一知半解之中。避免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方法,就是要增强每个组员的责任意识。我们的学生在传统“大锅饭”观念的影响下,如果内心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学习时就会产生一种从众的心理。所以在分组实验时,要给每个组员安排任务,小组内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教师为学生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和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尽量实施合理的交叉搭配,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密切关注学习弱势群体,通过合理的调配把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个人资源形成共享。

三、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来激励学生

传统的评价中,一般采取一张试卷定评价,偏重知识的考查。这样仅仅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的成长中的闪光点和创新能力。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对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起不到积极作用,使评价不能很好地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我在科学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和方法。例如:改以往的教师单一评价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多种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采用评议法、杰出表现记录、平时活动记录、知识能力测试、教师观察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所有材料装入学生档案袋里。学期结束,在学生的档案袋里,自己挑选满意的10份观察实验报告作品,或小论文、小制作等,教师逐份审阅,分别标记“A、B、C、D”四个等级。再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小创作、小发明等获奖情况分省、市、县、乡、校级分别加分,最终合成学生期末的等级成绩。这样评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反思,还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