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特鲁里亚钱币漫谈

2014-10-11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4期
关键词:伊特城邦银币

杨 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政法系,广东 广州 510303)

近日,由意大利特拉维索卡萨德·卡拉雷兹博物馆(Casa dei Carraresi Museum, Treviso)、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rcheology, Florence)和锡耶纳考古博物馆(Museum of Archeology, Siena)联合举办的“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正在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巡展[1]。本文希望籍此展览掀起的热潮,以钱币为切入点,勾勒出伊特鲁里亚历史的一个侧面,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这个曾经无比辉煌但又最终失落的古老文明。

伊特鲁里亚(Etruria)文明是意大利早期文明的代表,因其在历史上的独特成就和深远影响,更被誉为罗马文明的曙光。虽然这个文明没有经典文献传世,而且我们至今仍然无法释读其文字,但是考古学却揭示出她对罗马乃至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钱币是出土文物当中常见物品之一,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往往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见证,能够帮助我们探寻那段因文字亡佚而早已湮没的灿烂文明。有关伊特鲁里亚的钱币学研究,欧洲学者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意大利的学者,他们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2]。目前,国内钱币学界仅有李铁生先生的论著当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到这一领域,但是尚未见到专门研究伊特鲁里亚钱币的论著[3]。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伊特鲁里亚文明在意大利中西部亚诺河与台伯河之间兴盛。伊特鲁里亚是古罗马人对意大利托斯卡纳,翁布里亚、拉齐奥、拉丁姆北部等地区的统称,这一地区的人们自称罗散纳人(Rasenna),而古希腊人则称他们为第勒尼安人(ΤυρρηνοI)。伊特鲁里亚肥沃的土地、曲折的海岸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同时,该地蕴藏大量的铜、铁、锡等矿藏,这促使他们掌控了地中海世界的冶炼业,并随之形成了一个影响整个地区的贸易网。他们在与希腊、腓基尼、迦太基等文化接触的过程之中,手工业、商业逐渐兴盛,其生产的布凯罗黑陶、青铜器和金银器遍及地中海沿岸[4]。

公元前1000 年左右,伊特鲁里亚人已经制作出铁器和精美的工艺品。公元前6 世纪时,伊特鲁里亚人控制了第勒尼安海一侧的亚诺河与台伯河地区,建立起松散的城邦联盟,势力达到顶峰,几乎横跨整个亚平宁山脉,罗马王政时代的后三位国王均出自伊特鲁里亚人。此时,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这一地区出现了最初的钱币,它们很有可能是受到希腊式钱币的影响,早期是在波普罗尼亚(Populonia)和乌尔奇(Vulci)等地区打制而成。到了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其他伊特鲁里亚各城邦也开始广泛使用。早期的伊特鲁里亚钱币上面大多刻有铭文“ΘEΖI”,同时还有戈尔贡、斯芬克斯或是各种狮子的形象。另一方面,在沃尔泰拉(Volterra)和塔尔奎尼亚(Tarquinia)等城邦也出现铸模制造的钱币。

最早期的伊特鲁里亚金币标准基于尤庇亚-叙拉古的银币体系,即单个重量约为13.5克[5]。早期的银币似乎是源自“卡尔西迪式”(Chalcidian)的银德拉克马,其单个重量约为5.8克[6]。此外,青铜也被作为辅助交换的准货币单位,这种准货币被称之为“粗铜”(Aes rude),拉丁语意为“未经加工的铜块”。此后,伊特鲁里亚的钱币逐渐开始标注其面值。波普罗尼亚很有可能是首个将币值标注在钱币上的伊特鲁里亚城邦,这种做法可能是受到公元前5世纪叙拉古及其他西西里铸币的影响[7]。首个(Metus)系列钱币重量的标准则引入了科林斯的斯塔尔制(stater)或雅典的德拉克马制,理论上的单个重量为8.6克。

伊特鲁里亚钱币上的铭文引发了诸多讨论。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许多伊特鲁里亚城邦的钱币上都打制了它们各自的名称。钱币上的铭文“Pupluna”代表波普罗尼亚、“Vatl”和“Vetluna”代表维图罗尼亚(Vetulonia)、“Velathri”代表沃尔泰拉、“Cha(mars)”代表卡马尔斯(Camars)、“Tla(mun)”代表特拉蒙(Telamon)、“Velsu”和“Velznani”代表沃尔西尼(Volsinii)等不同城邦[8]。伊特鲁里亚的金币和银币采用了十进制的币值,这与希腊德拉克马的十二进制不同,而这种计算体系显然又影响了罗马。通常情况下,金币的面值表明等值的白银,而银币的面值则标志着等价的青铜。一般来说,黄金和白金的兑换比值为15:1。

伊特鲁里亚钱币币值铭文对照表

伊特鲁里亚钱币的样式大部分是采用希腊式钱币风格,不过钱币上的图案常常体现伊特鲁里亚自身的文化和风情。具体到钱币上的图案来说,车轮、戈尔贡和牛头可能与太阳和月亮崇拜有关。火神和工匠之神伏尔甘(Vulcan)拿着锤子和钳子使人想到波普罗尼亚等地的金属铸造。其他诸如海马、海豚和船首等样式的钱币标志着海洋对伊特鲁里亚的影响。另外,各种钱币上哈德斯、刻耳柏洛斯、格里芬、斯芬克斯、喀迈拉等神话人物和动物以及祭司的头像则与伊特鲁里亚人的宗教世界有关。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伊特鲁里亚部分的金币和银币只是一面有图案,另一面却为空白,这种样式在其他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钱币上可谓鲜见。

一面为狮子头像,另一面为空白的金币

一面为斯芬克斯像,另一面为轮子的银币

一面为双头人像,另一面为海马像的铜币

伴随着公元前6至5世纪伊特鲁里亚人在与希腊人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罗马人在公元前509 年放逐了伊特鲁里亚人国王,结束了王政时代。罗马在意大利的扩张意味着伊特鲁里亚文明的衰落。公元4 世纪,伊特鲁里亚人屡次败于罗马的武力之下。公元前280 年,伊特鲁里亚城邦成为罗马的盟邦,与罗马风格融合在一起,最终消失于罗马文明夺目的光辉之中。自此,伊特鲁里亚遵循罗马的“重铜阿斯”(Aes grave)币制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最终,伊特鲁里亚的货币也完全改用罗马的第纳尔(Denarius)币制。

[1]黄丹彤、宋敏:“311件意大利文物在省博物馆等着你 展现伊特鲁里亚文明”,《广州日报》,2014年05月15日,A16版。

[2]相关论著详见Fiorenzo Catalli, Monete Etrusche, (2 ed.), Rome:Istituto Poligrafico e Zecca dello Stato, 1998; Keith N. Rutter, Greek coinages of Southern Italy and Sicily, London, Spink, 1997; Keith N. Rutter, Historia Nummorum:Italy,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1; Italo Vecchi, Etruscan Coinage. Part 1. A corpus of the coinage of the Rasna, Milano, 2012.

[3]李铁生先生在北京出版社的《古希腊罗马币鉴赏》、《古希腊币》、《古罗马币》等一系列著作当中涉及到了伊特鲁里亚的钱币。

[4]湖北省博物馆:《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文物出版社,2013年。

[5]Sambon, Monnaies de la Presqu'ile italique, Naples, 1870.

[6]N.F. Parise, ‘La prima monetazione etrusca: fondamenti metrologici e funzioni’, in Il commercio etrusco arcaico. Atti dell’incontro di studio, 5-7 dicembre 1983, Roma, 1985, pp.257-261.

[7]Società Archeologica Comense, Como,1986.

[8]Ernst Justus Haeberlin, Die Systematik des ältesten römischen Münzwesens,Berlin, 1905.

猜你喜欢

伊特城邦银币
美国退还以色列“一枚银币”
搬运炮弹的熊士兵
面包里的银币
在沙漠里经历酷暑
在沙漠里经历酷暑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一枚银币
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