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实施与建构

2014-10-11来琴琴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8期
关键词:安徒生论语国学

来琴琴

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分割,互为依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低年级学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较少,阅读方法还未习得,阅读习惯也没有养成。因此,只注重学生的课内阅读,如读题、读课文等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读什么——阅读内容的选定

1.低年级应以绘本阅读为主。首先,绘本以色彩丰富的图像呈现文本内容,文字比较少,对于作者的要求更高,绘本的文字都是经过推敲、锤炼的,绘本里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图片背后的内容,阅读绘本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其次,绘本中丰富的图片、精简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绘本可以作为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主要书籍。绘本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要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要“熟读精思”,要引导学生不要只停留于图画的表面,要学会思考图画背后所蕴含寓意。绘本的阅读不应以数量取胜,而是要力争理解每一本看过的绘本,日积月累,学生阅读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目。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泛灵性”,他们常常会赋予一些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甚至是感情或意志。而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物体以人的感情。所以,童话故事更能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如闻名世界的《安徒生童话》,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手。安徒生童话作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融现实于幻想的童话,另一类是融幻想于现实的童话。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安徒生的第一类作品阅读,因为这类作品富有诗意,在字里行间体现了温暖的人道主义,洋溢着幽默欢快,能让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感到快乐,受到优秀道德的濡染。比如《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豌豆上的公主》等。因此,对于厚厚的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并不是篇篇都要阅读,而是要挑选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篇目,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文。“国学热”体现了现今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学,开始重新审视国学的重要性。国学著作的范围宽广,低年级学生应如何取舍呢?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先从阅读儒家经典入手,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著作多是把深刻的见解寓于古朴简洁的言语之中,既有对学习方法的归纳,也有对道德品行的规劝。由于低年级学生理解古代诗文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指导学生以诵读为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将每一个字词都弄懂,只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诵读,特别经典的篇目可要求背诵。就小学一年级而言,如《大学》里的经典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再如“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等,句意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像这样的句子就可要求学生背诵。又如《论语》是儒家经典,可以称得上是“群经之首”,它记载了孔圣人及其弟子的言论,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许多篇幅谈到“君子”,这表明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书中明确提出了作为一名“君子”所应该具有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学生通过诵读《论语》,《论语》所强调人格的追求就会慢慢浸润学生的内心,使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

二、阅读的拓展——从文本到实践才是阅读的最终

阅读不仅仅只注重文本阅读,还更应关注它的延伸,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师,每天都必须固定地布置一项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家阅读相关书籍半小时,并利用每天课前几分钟,请学生来讲一讲他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体会,汇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讲他们喜欢的一个故事,或者背诵一首古诗,或者诵读一两句经典名句。这样,就能让学生慢慢地爱上阅读,喜欢交流分享他们阅读的方法和内容,既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安徒生论语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