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奇葩

2014-10-09赵姣

慈善 2014年5期
关键词:慈善志愿者爱心

赵姣

在辽西平原肥美的土地上,六十万黑山人民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地奋斗着。在浩荡的逐梦队伍中,有一行人好似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引来千万人期许和赞美的目光,他们就是黑山县孝贤堂的志工团队。

数字连着志工情

数字反映素质。认识孝贤堂,还是先从几组数字开始吧!

2012年6月24日,志愿者冯艳等7人,慰问黑山残障老人院30位老人,捐赠每位老人一件开开牌衬衫,价值900元;

2012年10月21日,志愿者张代义等7人到四家子镇六间房村,为贫困户王晓军和董玉海分别捐赠米面油等食材,价值500元;

2013年6月2日,当得知黑山镇南湖社区梁秀珍因身体多病,无依无靠,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生活十分困难。志愿者董金华等10人前去慰问,同时转告她由志愿者张凤玲每月资助孩子200元助学金,直至其大学毕业;

2013年正月里的一天,黑山县太和镇兰泥村3岁男孩李宇哲,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自己爬上灶台取东西,不慎掉进开水锅里,上肢、后背及臀部大面积烫伤。为了给他医治烫伤,宇哲本不富裕的家庭,背上十多万元的债务。尽管如此,他还需要进行多次植皮手术。当得知这一信息后,孝贤堂志工们分别于当年的6月30日和8月4日两次来到李宇哲家,将志工们捐献的1.4万元送到宇哲父亲李伟手中。后来他们又启动了“救助小宇哲特别行动”,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行动,很快有4万多元的善款打入救助账户,同时还在辽宁武警医院为小宇哲办理了再次手术的银行卡。现在小宇哲已经出院,等待最后一次手术。

2014年3月30日,志愿者于江等人租用铲车,帮助镇安满族乡陈屯村贫困户徐凤芹老人家清理干净建筑垃圾。

几组数字或许让你已经感悟到:孝贤堂是一支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的爱心团队,是一支具有利他慈善精神的团队。

我要当志工

认识孝贤堂,不能不认识它的创始人冯艳女士。冯艳出生于1971年。有人说她的性格朴实中透着精明;执着里蕴含善良。2010年6月,她创办了黑山县妙音心理咨询工作室。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3年被锦州市卫生局评为优秀心理卫生工作者。一个心理医生是如何与慈善结缘的?冯艳介绍说: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她的工作室每天都能接触到病残贫困的求助者。时间久了,她发现这些求助者不仅经济上十分困难,而且精神方面的创伤更为严重。于是,她想到要利用自己工作优势来帮助这些弱者,为社会的文明和谐尽一个公民的义务。冯艳的想法,首先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的丈夫郭进辉同志为了表示对她的支持,还把当月的工资交给冯艳作为善款,这让她心里有了底气。

最初,是工作室的几位同志看到谁困难,就帮助一把。后来觉得他们的力量有限,就开始筹划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2012年5月7日,黑山“孝贤堂”在互联网上成立。之后,陆续有人加入进来。那时,刚成立的孝贤堂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了解,以为是宗教性质的组织,她们就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孝贤堂是集聚乐善好施好人的场所,是向雷锋那样帮助他人的团队。

冯艳与她的志工们

当冯艳她们把自己花钱买来的米面油等捐给困难群众的时候,有人却风言风语地说她们把那些好东西送给别人真是傻透了。那阵子听到这些议论后,有三四个人竟悄悄地离开了孝贤堂。面对眼前的问题,冯艳的思想也有些犹豫了。可是,当她看到被救助的孩子重新背上书包、病残母亲燃起生活的希望后,她被感动了。同时,她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进一步坚定了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的信心。经过阵痛后,局面有了新的起色,有许多工人、教师、医生、公务员、还有学生纷纷要求加入孝贤堂。到现在已经发展156名志工,而且队伍还在继续扩大。

今年的6月13日上午9点30分,冯艳与几位志工准备去看望几位受助者。穿上翠绿色志工服,佩上胸卡,看上去就让人敬佩。当来到受助小学生魏天宇家的时候,他的母亲陈红拄着双拐在门前迎接。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由于患强直性骨髓炎,丧失了劳动能力。夫妻离异后,领着儿子同母亲租房住在一起。现在依靠政府低保和母亲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走进陈红家,低矮的房屋,房间不大,院内比较潮湿。陈红介绍说:自己是个残疾人,带个孩子还需要母亲照顾。如果不是冯主任的资助早就失去了生活勇气。是孝贤堂发起的爱心助学活动,让天宇每月能得到200元助学金,才使天宇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读书。他今年六年级,自己很要强,各方面表现得不错。冯艳听后十分高兴,对陈红说:你放心,孩子上学的事我们管,保证资助他到大学毕业,今后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孝贤堂。冯艳的一番话让在场的黑山镇南湖社区主任杜娟同志颇有感触。杜娟说:社会的贫困户有多种致贫原因,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既需要社会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抚慰和鼓励。冯艳同志发挥自己心理援助的优势,对贫困者既在经济上救助,又在精神方面进行疏导,效果非常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孝贤堂成立两年来,为了便于跟踪服务,加强服务效果,对每次服务活动都有详细记录,并且完善了服务制度。每周日坚持走访一个或几个困难家庭,每次活动不少于三五人,而冯艳同志都是带头参加的。如今,孝贤堂已成立760多天,她们在100多个星期日的时间里,先后慰问和帮助了受助者600多人次,为他们捐赠善款12.60万元。同时,她们还资助6名小学生每月200元助学金,直到他们完成全部学业为止。

最高的追求

孝贤堂的事迹,在黑山县受到社会广泛热议和好评,孝贤堂的善行义举也让冯艳同志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2014年3月18日,她向黑山县大虎山镇党委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并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和我的队友们一定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口号叫得更响,让慈善成为我们的习惯,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而努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让我们祝愿她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慈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慈善志愿者爱心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爱心树(下)
爱心
爱心的奉献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