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乐于助人?

2014-10-08边玉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儿童

边玉芳+等

〔关键词〕利他行为;影响因素;儿童

一、引言

培养儿童青少年乐于助人的品质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在心理学中,乐于助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利他行为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提出,后被斯宾塞等人沿用。利他行为是出于自愿的,不期望他人任何回报或奖赏的一种自觉无私、有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主要包括帮助、安慰、救援、保护别人或与人分享等。从小对孩子进行利他行为的培养很有必要,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罗森汉(Rosenhan)、康内尼(Konecni)等人分别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诸多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二、实验介绍

实验一

1.实验目的

了解和探究榜样对利他行为发生的影响。

2.实验过程

1967年,研究者罗森汉(Rosenhan & White)为了研究榜样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人员让一群四、五年级的儿童分为两组玩保龄球游戏,实验组和控制组都设有成人榜样。在实验组中,成人榜样都有捐赠行为,即将自己通过保龄球比赛赢得的奖品——两张礼券放入写有“孤儿院基金”的箱子中;而控制组的成人榜样却没有捐赠行为。通过实验设计,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游戏中获得礼券,保龄球游戏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两组的成人榜样会告诉儿童,自己有事要离开。每个孩子在后来的游戏过程中都有四次机会获得礼金券,研究者开始观察他们在成人离开前后不同组的孩子们利他行为的表现。

3.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成人榜样在场的情况下,实验组的儿童有63%都捐出了礼金券;成人榜样离开后,实验组有47.5%的儿童捐出了自己的礼金券。而控制组的儿童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捐出自己的礼金券。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尤其是对年长的、有能力的人的榜样行为的观察和模仿,可以让儿童有效习得利他行为。

实验二

1.实验目的

研究内疚情绪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实验过程

内疚的情绪可能会促成人们的利他行为。若一个人做错事,或者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内心往往会感到内疚的情绪。当人感到内疚时,为达到内心的平衡,很可能会做出一些行为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或者惩罚自己。研究者康内尼(Konecni)为了研究内疚情绪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在1972年开展了实验研究。

实验者将被试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控制组被试面前将手中的卡片散落在地上,并对被试说“请不要踩到它们”;但与实验组被试擦肩而过时,卡片散落在地上,而且让被试明显感到是自己的过失使得卡片散落,旁边的助手在此时谴责了被试,并不让被试帮忙,自己将散落的卡片捡起。然后,实验设计利他行为的情境,又让一些卡片散落在两组被试面前,观察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在帮助捡起的利他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控制组被试有16%提供了帮助,而实验组被试有43%帮助将卡片捡起,更多地存在利他行为。研究表明,被试因自己的“过失”而感到内疚,而内疚的被试比其他被试更可能表现出利他行为。

实验三

1.实验目的

了解和探究情绪状态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实验过程

为了调查情绪状态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暂时性效果,研究者设计了一项实验(Rosenhan,Moore,& Underwood,1976):研究人员打电话给被试,然后声称自己拨错了电话,而自己身上的零钱用完了,没法再打电话,所以请被试给另一个人打个电话,帮忙捎个信。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前,实验组被试会收到一份礼物,而控制组被试则没有礼物。然后观察收到礼物的好心情对被试利他行为的影响[1]。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收到礼物的被试比没有收到礼物的被试更愿意提供帮助。但是,礼物带来好心情的效果又随着接到电话的时间而变化。当电话在收到礼物后4分钟打来,被试的利他行为最多;但在20分钟以后,收到礼物的被试和未收到礼物的被试在利他行为上则没有显著差异和区别。研究表明,心情好的人更可能去帮助别人,促使其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而心情容易改变。

三、实验应用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实验,我们发现榜样、内疚和好心情都能有效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近年来,我们的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所暴露出来的弱点日趋增多。许多儿童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心,利他行为弱化现象较普遍。而利他行为是自觉无私、有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对孩子进行利他行为的培养很有必要。依照心理研究和实际情况,要对孩子进行利他行为的培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树立乐于助人榜样。常言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和教师如果能够说到做到,时时乐于助人,处处做好榜样,用自身的利他行为来教育感染孩子,让学生对利他行为有直观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为来作为孩子利他行为的榜样,那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 抓住情境培养同情心。只有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当下的感受和处境,关注他人的情绪体会和反应,了解他人的痛苦,才能感人之所感,产生助人行为。我们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适合情境,如当孩子需要他人帮助时,当他没有帮助别人感到内疚时,都可以进行移情训练。可以创设情境,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将心比心,体会到他人的需要帮助的心情,从而培其利他行为。

3. 坚持强化利他行为。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当他们表现出利他行为时,哪怕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如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在家里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等,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会孩子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和对别人有益的,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

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三方形成促使孩子利他行为发展的合力,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参考文献:

[1]郭永玉.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43-44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