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买尔·依提:44年的守护

2014-10-08曾峰陈金财

党建 2014年7期
关键词:买买提烈士陵园陵园

曾峰+陈金财

你一直在路上,风潇潇的路上

多少金戈铁马,多少雨雪风霜

……

我看到鲜花开满山岗……

2014年6月20日一大早,74岁的维吾尔族退伍老兵艾买尔·依提拖着蹒跚的步子,从家里新修的房子来到5公里外的叶城烈士陵园。他径直走到全国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的墓碑前,拔掉水泥缝隙里的几株杂草,擦去墓碑上的浮尘。这时,艾买尔·依提点燃一支烟放在司马义·买买提的墓碑前,同时给自己也点燃一支,目光投向远方,在“吧嗒、吧嗒”声中陷入了沉思……

这就是艾买尔·依提44载的守墓人生。

生死相诺

有关艾买尔的故事,是我来到叶城后听民政局党委书记田志全讲述后,才完整了解的。

这段故事很平实,却让我的鼻子阵阵发酸。1960年,艾买尔·依提和司马义·买买提同时参军,司马义·买买提是新兵班长,两人在新兵连训练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62年,两人参加中印边境自卫作战,在战火纷飞中,他们短暂地见过两面。第一次见面时,司马义·买买提半开玩笑地对艾买尔·依提说:“如果我死了,你守我的墓。如果你死了,我守你的墓”。1970年,艾买尔·依提信守当时自己许下的承诺,辞去了中学校党委书记等职务,带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来到烈士陵园,为“全国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等211名战友守墓。这一守,就是44年。

2014年6月19日清晨,接到《党建》杂志采写任务的我从乌鲁木齐乘飞机直达南疆喀什,然后又坐了四个小时的汽车到达叶城。下午,我与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宣传干事陈金财,还有一名维吾尔族战士凯撒尔驱车来到艾买尔·依提家。

我见到了传说中的老兵艾买尔·依提:年逾古稀,颧骨凸起,眼睛深邃,脸上布满皱纹,留着维吾尔族人典型的白胡子,脚步有些蹒跚。

我们盘坐在客厅的地毯上,艾买尔·依提向我们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凯撒尔在一旁给我们翻译——

我3岁时母亲去世,8岁时父亲去世,一边上学一边干农活,一天最多赚一块钱。当时全家5口人,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我最小,是哥哥把我带大的。

家里最困难时,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当时,学校每天发一个馕,我就一周省下三四个带回家给家里人吃。

讲到这里,老人哽咽得说不出话,双手使劲抹眼泪。

初中毕业后,我到喀什卫校学习维医。部队来学校招兵,8个人被录取,我就是其中一个。穿上军装那一刻,我们几个新兵抱在一起哭,那是高兴的眼泪。因为我小时候常看见父亲被地主折磨,后来看到共产党、解放军对人民群众那么好,我就一直想着长大要当兵。

1960年8月,我们来到喀什参加新兵训练,与司马义·买买提同在一个班。他是新兵班长,对训练抓得很严,做思想工作也很有一套。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时时刻刻为明天的战斗做准备。我当时比较瘦弱,障碍训练很吃力,尤其是翻越高板墙时,经常过不去。司马义·买买提就耐心地给我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我俩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新兵训练结束时,司马义·买买提把我们几个战友抱在一起说,只要大家没牺牲,总会有见面的一天。后来,我被分到和田当步兵,他到南疆莎车当步兵,以后再也没能联系上。

1962年9月底,部队开赴前线。一次战斗间隙,我和司马义·买买提在战场搬运弹药时偶然遇见了,我俩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司马义·买买提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他还夸我勇敢呢。我们坐在战壕里说话。也就是在那一次,我俩有了互相守墓的约定。又过了几天,我随部队往回走,听见后面有人叫我,原来是司马义·买买提,我赶紧跑过去。因为阵地不能久留,我们说了几句话,就分别回到营地了。没想到,这竟然成了我们的永别!

10月27日,在收复羌山口敌据点战斗中,司马义·买买提带领全班乘车沿羌山口方向搜索前行。当汽车行至距敌阵地100米时,遭到敌人袭击,车轮被打穿,驾驶员中弹牺牲,全班处于敌人的火力网之下。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司马义·买买提挺起身子向敌人射击,吸引敌人火力,在身中数弹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直到壮烈牺牲。

当我和战友们赶到司马义·买买提牺牲的地点时,看见他多处中弹的遗体,我一下子瘫软在地,放声大哭……

风雨坚守

新疆叶城被誉为“雪域昆仑第一城”,是新藏公路零公里起点。

为了永久纪念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西段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决定于1965年10月修建叶城烈士陵园。

在艾买尔·依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烈士陵园祭奠深埋于此的英雄烈士们。

在庄严肃穆的砖红色大门上,镶嵌着“叶城烈士陵园”六个大字。高耸的纪念碑,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刻着“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纪念碑后面是纪念馆,正门题有“先烈精神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的诗句。

纪念馆后面安葬着司马义·买买提、罗光燮、王忠殿三位国家级烈士和骆德裕、吴德寿等8位自治区级烈士,以及中印边境自卫作战中牺牲的烈士和修建新藏公路因公牺牲的211位各族英烈。

艾买尔·依提点了一支烟,放在司马义·买买提的墓碑前,说:“班长,新疆军区的同志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看你了,希望你在那边好好生活。你放心,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陪着你。”那口气,就像是对着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亲切。

祭奠结束后,艾买尔·依提继续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1963年1月,我们从战场撤回。1968年,我光荣退伍。组织上见我上过前线,打过胜仗,便安排我任村党支部书记、中学校党委书记等职务。我干得还不错,但心里始终记得与司马义·买买提在战场上的生死相诺。

1970年5月,陵园重修。我辞掉工作,带着妻子和6个月大的儿子来陵园守墓。

当时,陵园一片荒芜。我就想尽各种方法种树,什么白杨树、柳树、松柏,都被我种上了。汉族人喜欢松柏,我就在罗光燮、王忠殿墓前种下青松翠柏。班长司马义·买买提喜欢桃树,我就在他墓前栽下两棵桃树。不过,最大的困难还是取水问题,要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用车拉。180公升的铁皮桶和轱辘车,是我们家最熟悉的生活工具。陵园里的所有用水,都是我每天一趟趟拉回来的。如今,松柏肃立、长柳依依,树木已有20000多株了。

在一旁给我添茶倒水的艾买尔·依提的妻子阿依吐尔逊·阿力甫不时插话。她裹着头巾,说话语速比较快,像是要把憋了一肚子的苦水往外倒——

我比艾买尔·依提小12岁,18岁就嫁给他了。当时,他在中学当书记,我姐夫当村支书,就介绍我们认识了。

刚聊开,她的泪水就奔涌而出。近两个小时的聊天,许多时候是被她的哽咽和泪水打断了……

刚开始,我根本没看上他,妈妈和哥哥也坚决反对。但谈了一个多月,就稀里糊涂地嫁给他了。

当初,陵园全是戈壁滩,很是荒凉。看着他每天不停地除草、平地、种树,不知疲惫地劳作,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等孩子睡着了,帮他一起干。后来,我们为了加快种树的速度,就把陵园旁一间废弃的小房子简单地修整一下,全家挤进了这间不足20平米的房子。

然而,最让我心痛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家老五,三岁时得了肺病。医生说,这病耽误不得,必须尽快到乌鲁木齐做手术。当时,我们手里哪有那么多钱呀,回去筹钱时把孩子的病给耽误了。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是致命的伤痛啊!阿依吐尔逊·阿力甫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旁边的艾买尔·依提则把头埋在胸前,因内心的愧疚而不敢看妻子一眼。

过了一会儿,艾买尔·依提抬起头,接过前面的话聊起来,但我已经看到他眼角儿流下的泪水——

是啊,我最对不起的还是妻子和孩子们。当时,每月工资30元,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维修陵园需要用的东西了。

那时,烈士墓碑全是用木块做的,风吹雨打都腐烂了,上面的毛笔字也看不见了。我与妻子就自己和泥,用泥垒成一块块土碑,再请人把碑文一个个刻好。

不瞒你说,因为没钱,给孩子们交学费都困难。但无论生活多困难,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守护陵园。我经常对自己说,比起在墓碑下面的战友们,我还活着,还有老婆和孩子,所以不管有多难,我都要信守承诺,用一生守护他们。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又一次被泪水模糊了。艾买尔·依提这一守,就是44个春秋。

接力相传

采访快要结束时,门开了,进来一个维吾尔族中年男人,40多岁,身板硬朗,脸膛黝黑,这是艾买尔·依提的大儿子安尼瓦尔·艾买尔,现在是陵园的负责人。

2002年,艾买尔·依提感到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就把安尼瓦尔·艾买尔带到了司马义·买买提墓前,拔完坟堆上的几颗杂草,把墓碑上的尘土擦拭干净,转回身对儿子说:“我和他有着生死相诺,现在我把这份承诺传给你,希望你能把陵园守护好!”安尼瓦尔·艾买尔听后坚定地点头答应,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抹布和扫把。

安尼瓦尔·艾买尔辞去了待遇不菲的修理机械工作,从父亲手中接起守墓人的接力棒。十几年过去了,安尼瓦尔·艾买尔无怨无悔。

为了更好地激励、教育后人,安尼瓦尔·艾买尔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对陵园进行修缮,新建了广场、纪念馆,雕刻了新的大理石墓碑。

2006年的一天,陵园里来了3位陌生的客人:一位老妇人带着儿子和孙子,在那片整齐的墓碑中逐个寻找。安尼瓦尔·艾买尔想去帮忙,艾买尔·依提摆了摆手说:“他们自己能找到”。这时,老妇人突然停下来,指着一块墓碑说:“这就是你爸爸,几十年终于找到他了……”三个人扑通跪在墓碑前,失声痛哭。

后来,老妇人找到艾买尔·依提,哭着说,我们是从东北赶过来的,以前只知道孩子他爹牺牲后安葬在新疆,但一直没找到。要不是你们的守护,也不知道他会魂归何处。

2009年3月2日,叶城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先后建成了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廊、纪念墙等,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政局给陵园配备了维吾尔语、汉语解说员,免费为参观者讲解。

说到未来,安尼瓦尔·艾买尔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也当兵,回来后接他的班,世世代代一直守护下去。

2014年6月21日,阿里军分区留守处官兵来到烈士陵园祭奠,艾买尔·依提和安尼瓦尔·艾买尔也整齐地站在队伍中,面对纪念碑前飘扬的军旗,同官兵们一起举起右手,庄严宣誓:“……誓死保卫祖国……”

采访结束时,艾买尔·依提起身与我握手告别。我发现他的左手手背上刻了一个五角星、“八一”字样和一支枪,还有一句用维语写的话。看见我疑惑的表情,艾买尔·依提说:“这句维语的意思是:为人民服务!花代表国家繁荣,五角星和八一代表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枪是提醒我时刻准备再上战场,像这些烈士一样勇往直前!”

我们的车子渐渐驶离叶城烈士陵园。

但在我的视线里,一位维族老人的形象却渐渐高大、清晰起来……

(责任编辑:张纪)

猜你喜欢

买买提烈士陵园陵园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36年的守护者
谒赵县六市庄烈士陵园
赵祖昌
陵园绿化配置与维护探析
秘方
秘方
五千个买买提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英德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