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中国梦

2014-09-29黄严格

青少年日记 2014年8期
关键词:忧患民生问题民生

黄严格

2014年2月19日 晴

在我懵懂的孩提时代,总能听到父辈们饭后茶余论道社会人生的云云种种。每每说起旧时青年对祖国的期盼和希冀等理想抱负时,却又总在结尾感叹一句“如今的年青人啊,只怕早就没有那梦了吧”,那时我还小,无法理解大人的杞人忧天。

直至今日,年轻的我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期待,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明白了父辈的忧患。那种忧患源于抱负,饱含的应该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中国梦吧。

诚然,建国六十多年,经济发展之迅速,成就之惊人,是全世界为之叹服,所有华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但比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急需改善的政治、急需追求的梦想,还有很多…….

20世纪的中国人,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梦想着打退侵略者,洗雪国耻;40年代的中国人,生活于内战的苦难折磨之下,梦想着早日解放和平统一;80年代的中国人,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梦想着祖国崛起,繁荣富强……,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青年不同的梦想。

21世纪的青年,有无忧的衣食和安泰的生活环境,有正处于日渐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强庇佑,不少人沉醉于和平年代快乐享受之中,什么梦想追求早已置之脑后,有的只是对社会的索取。

我鄙视利欲熏心、安乐享受、不关心国家人民痛痒的行径,追求国强民富的荣誉与尊严,我有我的中国梦……

且看一则真实的故事吧。湖南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因贫穷而无人赡养,每天以捡拾破烂为生,与垃圾为伴,吃的是路人丢弃的糠粕,穿的是不能遮体的破衣,却也一直生存下来。直到有一天,老人在公路上捡别人丢弃的易拉罐时,被迎面而来的车子撞死在路中,才被世人发现和了解到她的存在。当人们抬起老人的尸体时,身体轻如棉花,那枯瘦干硬的身躯让人生疼,大抵老人不被撞死,不久也会饿死吧。

我们在叹惜老人悲惨命运的同时,不免发问:老人为什么生活得如此饥苦?为什么无人照料?

而今国家已进入了小康阶段,即使老人没有子女照顾,难道全社会就无人问津?难道就不能建立养老机制对孤寡老人予以善待?这是值得国人深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啊。

其实,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出门到处可见的乞讨儿童;社会上屡屡频发的盗窃抢劫案件;那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孤苦和凄楚等等……

面对社会各个层面报道的实况,我们在摇头叹息的同时,也愈加忧患,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尖锐而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民生。

古人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民生不易,祸到无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屈原也曾在《离骚》中提到“哀民生之多艰”…….

可见,自古以来民生都是万分重要的。

近年来国家对民生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财政支出和税收上,很大程度地做出了调整和改善,为什么民生问题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民生问题依然是老百姓苦苦呼吁的话题?

我认为,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不是在普通贫穷背景下出现的,而是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自然地顺应凸现的。也就是说,民生疾苦是因人民贫富不均、收入不均而产生的,民众的激愤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要想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要建设和谐的大同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基层,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加大对民生的关注,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真真切切做到人民富足,国家富强,不仅是我的中国梦,也是全体国人的中国梦。

正如《大道之行》中说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如此才是社会“大同”的中国梦。

我期待着这个梦的实现,也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和谐美好,繁荣昌盛!

黄石市二中

猜你喜欢

忧患民生问题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