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之班风、学风、作风建设探索

2014-09-26贾云富纪东伟

职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模式班级管理

贾云富+纪东伟

摘 要:中职教育长期面临学生旷课率高、流失率大、上课率下降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班主任管理经验,提出加强班风、学风、作风建设,从而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模式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学者结合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鉴于中职学生课业负担轻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等特点,结合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许多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上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多种班级管理模式,如企业化班级管理、学生人性化管理、学生自主化管理等。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验,通过入学后对学生不断加强班风、学风、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

一、研究背景

当今,技工学校学生生源大部分是由初中学生分流后学业不良的学生和中考落榜的学生组成的。作为学校的后进生,中学三年的学习压力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们心中具有强烈的自卑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与动力。这样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技工学校,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心里减小了紧张压迫感,同时在初中阶段养成的不良学习及生活习惯,更助长了学生散漫的习惯。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使得中职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越发困难。

鉴于学生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以班风、学风以及学生作风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地加强学生的班级教育与引导,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行为习惯,从而帮助学生重新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进而优化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

1.班风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职业学校学生来源不同,素质参差不齐。良好的班风能为班级不同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和压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环境。

(1)班风的培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的风气。一个有良好氛围的班级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班风的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塑造良好的班风,班规班纪尤为重要。所以制定班规班纪要有针对性,要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采用民主的方法,由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班规班纪,由班委会和班主任联合实施。

二是选用和培养干部。学生干部的选用和培养是班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班干部的选用,最重要的是学生品行要端正,其次才考虑组织能力。建立班干部考察制度,对不合格的班干部要注意及时更换,从而确保对班级的有效管理。另外,班主任要注意与班级干部建立好信任关系,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灵活掌握。班主任切忌管得过于僵化。

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制定具体的奖惩条例。在制定奖惩条例时切记要全面、具体。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贯彻执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对他们的关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2.学风

(1)学风内涵。“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学风归根到底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主要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反映出来。

(2)学风建设。教学改革建设,首先,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设置课程在能力培养中必需的知识点,根据不同科目的专业课和不同层次需求选择编排,确定教学要求,并随时增加行业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要改变学生学业进步的评价模式,参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深度与广度,加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内涵,好的文化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与归属感。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开拓学生知识广度。在班级中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推荐书目阅读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外读书。树立班级学习模范标兵,通过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潜能,在班级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从而在促使个人提高的同时,促进整体学风的提高。

3.作风

作风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中所讲的作风是指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出来的思想形态与生活态度。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又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心理品质上的表现即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另外,学生又有着强烈的尊重需求,他们多方面的炫耀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从外表穿着上赢得别人的羡慕。

我们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消费现状,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便合理消费、科学消费,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树立良好品行。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加强国情教育。要结合我国国情,提倡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用优秀文化陶冶学生,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加强教育引导,促进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要不定期地开展国情教育,通过宣传电影、先进人物等正面素材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家情结。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注重学生消费心理疏导、消费观念指导、消费行为引导。通过加强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形成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和谐消费的消费观。

(3)加强德育教育。在班级中开辟德育教育专栏,通过家长访谈、社会调查、有奖征文等活动,积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日常与父母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心。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从而约束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积极、健康、乐观、踏实的作风。

三、小结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内涵建设。班级管理又是一件极其辛苦却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好的班集体在班风、学风、学生作风三个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趋同性与一致性,三者既相互支持又相互补充。所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特点,既要全面兼顾,又要个别对待,通过科学合理的三风建设,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竹萍,李桃红.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2]涂仕媛,肖凤翔,曹乃龙.教育之爱是中职班级管理之魂[J],交通职业教育,2010(2).

(作者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模式班级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