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质量与生育阶层意识

2014-09-24张艺曦

齐鲁周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东华生育母亲

张艺曦

如今母亲的身份困惑是一个世界性话题。20世纪女权运动兴起,女性解放与独立被认为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但社会学家也同时发现,女权正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呈现出了它的负效应——如今的女性似乎越来越不会做母亲了。

生存状态决定生育观:

高知为什么抗拒生育?

现代都市,很多人不要孩子是因为患上了“生育恐惧症”。在“想生育”和“选择生育中间,实际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82年出生的晓涵已32岁,她很喜欢孩子,但从没想过要孩子,“一旦怀孕,就意味着一个女人的青春结束。”晓涵说,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母亲。

同龄的丈夫周强认为晓涵是个大小孩,在他看来当务之急不是“生孩子”,而是在生孩子之前多奋斗“立业”。

据调查显示,在80后人群中,有46.1%的人认为可不要孩子。特别是从农村走到城市的流动人口,认为在异地远离父母,可暂且不在意父母“催孩”,想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个人价值。

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丁克家庭越来越多,据统计上海有100万家庭自动选择丁克生活方式,不要孩子。在娱乐圈中,演艺夫妻中丁克率更高,葛优称年轻时忙事业耽误了,但年轻的女明星大都怕生产复出后人气不再,毕竟演艺圈更新换代频繁的如家常便饭。

同样不生孩子,对不同阶层的女性有不同的社会评价。

36岁,结婚已10年的齐俊因卵子质量不高,一直没有怀上小孩,“不生养,有问题”,当一群女人聚在一起时,齐俊总能听见这样的非议,而在村里,她也因不能生养被当成异类。

“30多岁的城市女性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在看待不孕这件事情上,可能更为豁达,她们会认为这是一种生育疾病,而积极地寻求治疗。”省清华不孕不育医院的秦兰教授告诉记者。高知女性能更豁达的看待不孕,并为此积极寻求治疗。”

实际上,在“堕胎”一事上,女性也因社会阶层不同,而有不同认知。高知女性认为堕胎出于自愿,如果不小心怀孕又暂达不到生养条件,可以选择到医院流掉孩子。

蒋介石们的“寡母”现象:慈性文化的缺失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是《发现母亲》的作者,也是“母亲对孩子影响大于父亲”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母亲才是这个世界发展的真正幕后推手,母亲的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决定了国家的质量。

而现实是,很多女性对自身的认识正在陷入本末倒置的歧途中,女性为事业打拼的同时,完全忽视了教育孩子才是母亲最本质的工作。他不无感慨地说,“妇女站了起来,母亲倒了下去。”

王东华在追寻历史脉络的研究中发现,从夏商周开始至今的几千年文明史中,母性文化经历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沙漠化”过程。

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母亲就很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说明了母亲教育意识的重要。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每个人后面都有一个教育他们“成才”的母亲。“三苏”是程氏夫人培养的,韩愈的父母双亡,是寡嫂培养的。

除了文化素质,在身体素质上,整个女性也呈现出了沙漠化。一个人的强健,与母亲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王东华在看《二十四史》的时候,发现中国古代的女性连自杀都是用刀,用剑,英气盖世,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女性自杀就变成了上吊、投井、喝药这样的软弱方法。从清末到民国,女性以病弱为美,竟是林黛玉似的病死了……

王东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性文化”的缺失与衰落导致家庭教育的畸形。王东华特别研究过民国时期的“女学”。

“没有受过母亲教育的国民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民的”,为什么民国时期江浙、上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天津等近代人才辈出,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当时办的女学最多。

社会学研究有一个独特寡母现象,很多著名人物都是由寡母抚养成人,比如孔母、孟母、岳母都是寡母,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康有为、蒋介石、蔡元培、鲁迅、胡适、丰子恺、聂耳、傅雷等等,都是由寡母教育成材,相反,人才史上很少有单父现象。

生育文明与阶层意识:呼吁“英雄母亲”的西方生育体系

女人的本质是母亲,因此西方的女权非常强调母权。以《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为例,“在西方一个女性一旦做了母亲,就相当于解决了工作。国家给她的补贴,即便不参加工作,也可以养育好孩子。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女性做了母亲之后,养育孩子就是第一使命。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使在贫困的非洲,女性往往也无需在母职和社会角色中挣扎。”

西方国家强调的是让女人安心地做母亲,社会给她提供条件。近年,俄罗斯恢复苏联时期向生育多子女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称号的做法。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凡是生育二胎以上的孕妇,每生一胎便可获得相当于5000英镑的奖励。

“而中国走了另一条路,就是把女人变成了男人,强调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

王东华认为,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重视母职,就是因为认同一个近乎常识的教育规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父亲。尤其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母亲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华生育母亲
认识成语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