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车拍卖莫成“掌勺者自肥”

2014-09-22盛翔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4年18期
关键词:掌勺公车纳税人

盛翔

车轮腐败,在新一轮改革治理中又面临新问题:有的公车被内部人士低价买走;有的地方虽经拍卖程序但不公开,存在“暗箱操作”;多地发放车补被指“变相增加干部福利”……

就像当年国企改革MBO(管理层收购)一样,一些国企管理者以超低价格获得企业所有权,在国资惨痛流失中实现一夜暴富;如今的公车拍卖,虽然价值上不是一个量级,道理却一样。

以公车改革名义,作为国有资产的公车,就像无主财产一样被随意处置。公众惊奇地发现,无论是之前的公车滥用,还是现在的公车拍卖,既得利益群体似乎总是最大受益者;公车拍卖之后,纳税人还得每月为他们提供不菲车补,如果对车补监管不严乃至可以取现使用,这样的改革无非是要劳驾他们“亲自开车”而已。

之前,公车改革止步不前,不是难在具体的改革途径,而是难在改革必须建立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之下。换言之,这完全是一种赎买式改革,非但不寻求在官员福利待遇上伤筋动骨,却首先肯定了现有公车福利的合理性。最终,改革无非是在“茴字的几种写法”之间较劲。如果考虑公车拍卖造成的损失和额外增加的车补支出,眼下某些地方的公车改革,最终究竟能为纳税人节省多少钱,是节约了还是浪费了,完全是个未知数。

目前,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不下200万辆,国企车辆更无法计算。对于贱卖公车、内部自肥的勾当,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建立严厉的晓行监管制度,不能让其成为“掌勺者自肥”的盛宴。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掌勺公车纳税人
这些味道怎么办?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税负平衡点在混合销售时纳税人身份选择中的应用
论小规模纳税人税制弊端
漫画
哪些城市“掌勺”过冬奥会
山西老陈醋:请打动“掌勺人”的心
新增值税条例下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国奥队应向纳税人道歉
如此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