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活教材”

2014-09-22徐光明

江西教育A 2014年8期
关键词:萍乡市师生家长

徐光明

“把孩子交给你们这样的老师我心里就踏实了,我为孩子选择芦溪镇中学不后悔……”像这样当场赢得诉求人交口称赞的话语,对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中学“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里的工作人员早已习以为常了。

年逾90的龚全珍同志——共和国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是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全国道德模范时,高度赞誉龚全珍同志。1957年,她随回乡当农民的丈夫来到萍乡市莲花县。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她始终坚守信仰,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彰显了共产党人伟大的风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萍乡市教育局紧紧围绕“践行群众路线,推进教育发展”的目标,以“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为载体,以服务好教师、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家长、服务好学校发展为抓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创建“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活动。目前全市共建有193个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在全市高中、初中、中心校广泛覆盖。

萍乡市教育系统以龚全珍为镜,借助家门口这一生动的典型,引导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争做龚全珍精神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贴心人”

人间最美五月天,在枝繁叶茂的初夏季节,记者慕名走进了萍乡四中。采访中深深印入脑海的,是从今年4月以来,学校通过打造“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给学校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学校负责人介绍,“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下设健康教育义务辅导站、学困生义务辅导站、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志愿者服务站四个工作站。其中健康教育义务辅导站对学生严格做到每周谈一次话,了解情况;每周一次反馈,小结情况;每月至少上门一次,服务到家;每学期至少送一本书,鼓励学生;每学期至少送一种学习用品,关爱学生;每学期一总结,分析情况。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设立校长接待日,解决群众的有关问题。学困生义务辅导站主要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成绩,辅导时间主要利用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志愿者服务站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及实际情况,协调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

该校通过一室四站,对师生进行帮扶。据初步统计,学校现有单亲家庭学生73人,留守学生34人,问题学生大约10人。学校对这一批学生,已经根据其学业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态等实际情况,成为各个工作站的义务辅导对象。目前已有41位老师进行了上门家访,入户结亲活动,走访了学生100余人。在入户结亲活动中,教师已为学生购置学习用品、捐衣捐款达3000多元。同时,学校还对困难教师,也进行了入户结亲的帮扶活动。

萍乡四中七(三)班李小凤同学,是一名12岁的孤儿。几年前,父亲因意外死亡,母亲改嫁,丢下他们两兄妹,哥哥跟着70岁的奶奶,李小凤跟着姑姑,帮着带姑姑的孙子,每天等姑姑早上卖完菜回家,然后自己来校上课,晚上回家也要帮着带人,性格以前不开朗,自卑心理严重,成绩排在年级300多名。

今年4月,经过老师了解情况后,便与她结对帮扶,老师第一次见面就给她500元钱,还给她买了学习用品,并从精神上鼓舞她。经过一个多月帮扶,她学习进步很快,成绩已进入前180名。老师告诉记者,李小凤现在的精神状态也大有好转,跟同学也相处得更好了,遇到老师也都打招呼。

学校领导也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义务辅导站的入户结亲活动。李校长帮扶对象徐庆和郑紫玉。其中郑紫玉是单亲家庭。她妈妈为省钱租着一间100元的土坯房居住。每天在服装店里打工卖衣服,经常无暇做饭,郑紫玉便只有自己解决饮食问题。由于要做家务,她虽然经常学习到晚上12点,但成绩不见长。结亲活动开展后,李校长就送了个台灯和一个新书包给她,房子里还住着几个做工的青年,让人不禁为她的安全问题担忧。一方面准备给她家租个300元的房子,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帮助她规划学习目标和合理安排时间。在老师们的鼓励关心下,她变化大,主动承担语文科代表,并在学生会认真工作。在本学期的几次考试中,每次都有明显进步。

徐庆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李校长通过与他入户结亲后,才发现他的沉默与自卑来自于家庭环境。他父母是下岗工人,没固定收入,而且两人长期患病,居住在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破旧砖房里。李校长一见面就给徐庆送来了书包,并承诺以后还将资助他读高中、大学。

关心教师冷暖,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使该校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

向意萍是该校的政治教师。由于工作上长期紧张、劳累,尤其是她1993年3月生小孩时,因难产大出血,身体极度虚弱,之后又为了工作没保养好,以致患上双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极重度)、心衰、阻塞性肺气肿等病症。

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与她成为入户结亲对象,不仅给她提供了一些经济上的帮助,还减免了她一些课程,给她介绍了对此病有经验的市医院廖婵医生为她治疗。

面对学校领导的悉心关怀,向意萍老师全家深受感动。如今,她已经出院回家,她表示,等身体恢复好之后,将会更加努力,服务学生,报效社会。

在萍乡城区小学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城区小学以“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为服务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学校制定了工作流程和值日安排表,建立校长接待日,校级领导轮值制,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公布校长信箱电话,接待来访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建立倾听师生家长心声,听取师生家长建议,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困难,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和谐发展的机制。

萍乡市教育局易家耕局长告诉记者,在市直学校,各县区所有高中、初中和乡镇中心校及有条件的村小开展“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创建工作,并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人力保障、建章立制、进度安排等多方面作了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工作室实行统一的标志,并且实行一个整齐规范的工作场所、一个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一套便捷的服务流程、一个温馨的服务窗口、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和先进教师志愿者队伍、一本反映师生家长诉求解决问题销号台账的“七个一”建设与工作标准。endprint

争当龚全珍式最美乡村教师

5月13日上午,萍乡市“龚全珍式”优秀教师报告团巡回宣讲在萍乡二中启动。萍乡市教育局在全市选拔了六位扎根基层的“龚全珍式”优秀教师组成报告团,从5月13日至19日,在市直学校及各县区开展萍乡市“龚全珍式”优秀教师巡回宣讲活动。报告团何根萍、李晓霞、付玉生等教师以朴实的语言,丰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他们扎根基层、甘于平凡、爱生敬业的生动故事。他们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故事深深打动在场的听众,让观众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精神受到了一次洗礼。

站在赣湘边界名叫山西坡的山上放眼望去,层峦叠嶂的大山一直绵延至天的尽头。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两层砖瓦房,便是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新华中学的全部。然而,正是这样一所简陋的农村初级中学,却是附近十里八乡的名校:教学成绩历年在全区稳居前列,萍乡市其他县区、湘东区其他乡镇,甚至邻省湖南攸县等地的学生也慕名前来求学。

何根萍是新华中学的校长、教师和守护员,是市、区同行赞誉的“名师”。每次新生入学之际,总是何根萍最忙的时候,为了解新生情况,他带着同事翻山越岭去家访,有时是夜里,有时是周末、节假日,最远的学生家来回一趟要走几十里山路。17年来,他走过的山路不下万里。

学生汤小红是个孤儿,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何根萍主动承担了她的生活学习费用。当她升入高中后,何根萍挑着被子铺盖把她送到学校,并帮助联系好高中3年的全额助学金。

他带领团队潜心教学,中考重点高中录取率连续5年均超过50%,居湘东区公办学校之首,被湘东区政府誉为“新华现象”。何根萍不是没机会离开这山西坡,新华中学名声大噪时,镇里的中学,甚至区里的重点高中都邀请他“出山”,他总是摇头:“在新华中学的收获和感动,让我更甘于宁静和淡泊,我更珍惜这山窝里的幸福。”

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退休教师李维正,把助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梦想,他带头创办了萍乡市首家教育奖励基金会,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服务岗位上。李维正所创办的教育奖励基金会多次获得殊荣后,今年,他本人也正式入围“中国好人榜”。

1991年,李维正退休后,和李怡章等几位老教师组织发起创办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大家推选李维正为首任理事长。为了赢得更多的捐款,他向海内外爱心人士写信100余封,赢得了长平籍人士的积极响应。在他的联系下,社会爱心人士与该乡的贫困生、孤儿结对40多对。到目前为止,李维正个人累计向基金会捐款1.1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2万余元。而李维正在任职7年间,他外出办事没有报销1分钱。

如今,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已走过20余载,资产总值300余万元,建有办公楼房、店铺,年固定收入18万余元,拥有会员2000余人,发放51万余元奖励资助金,奖励资助2335人次。李维正老人本来早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现在老两口仍和89岁的哥哥同住在一栋旧式砖木结构老屋里,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

今年79岁的上栗镇新建村小学退休教师房秀珍,她将爱心洒满助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助残贴心人。提起她的助残经历,她谦虚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拿了国家的工资,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学生罗佳丽,8岁丧母,弟妹多,家境拮据,为了赚取学费,在做工时不幸严重烧伤、面目全非,以前端庄美丽的她一下子变得心灰意冷、羞于见人,房秀珍一边资助她办理农转非和残疾证,一边劝导她振作精神、自强自立,懂事的小罗发奋读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大学。

30多岁的姑娘周海兰,从小罹患骨髓炎,病痛的折磨常常令她痛哭流涕,甚至轻生。但回忆起和房秀珍的那次“县城游”,她至今津津乐道、终生难忘。房秀珍对她的遭遇十分怜悯,平时给她送医送药、耐心开导、激励她树立生活信心,听说她从未去过仅有几里路远的县城,房秀珍便和村里的妇女主任商量决定,在国庆前夕,租车载着小周一起游览县城,给她照相,陪她下馆子,为她办残疾证,忙得不亦乐乎,平生第一次进城的小周高兴得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也被房秀珍的恩情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萍乡市实验学校,记者听到了彭艳峰和“奶奶”龚全珍的感人故事。21年前,彭艳峰的爸爸有智力残疾,妈妈尹润娇的脚有残疾。1992年,尹润娇在莲花县城幸福院旁边的福利厂上班,彭艳峰便跟着到了旁边的琴亭小学读书。

那时,龚全珍在幸福院组织了一个幸福学习小组,帮助十余个孩子学习。在龚全珍的帮助下,彭艳峰成了幸福学习小组的一员,辅导书籍、学习资料是龚全珍买的。2005年,彭艳峰的妈妈患上急性白血病。龚全珍听说后,上门鼓励彭艳峰的妈妈要坚强,并一次性给了彭艳峰妈妈4000元钱治病,并联系湘雅医院让她住院治疗。从那时起,彭艳峰的妈妈勇敢地面对病魔,直到次年逝去。龚全珍的大爱无私,点亮了彭艳峰生活的希望。21年汇聚爱的长河,龚全珍对彭艳峰的关心从未停止,祖孙间俨然已成真正的亲人。

彭艳峰大学毕业后,进入萍乡市实验学校,从担任实习教师开始,就和龚全珍奶奶一样,以全部身心关心、爱护、教育学生。她对学生的深情既感动了学生家长,也感动了学校领导。去年她被评为萍乡市优秀教师。

2013年下半年,彭艳峰幸运地成为了龚全珍事迹报告团的成员,在省市及其他省和市作报告40余场。尽管工作很忙,彭艳峰依然坚持每天利用下午放学后的一个小时的时间,免费为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补习,彭艳峰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也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了爱的种子。很多彭艳峰班上的女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留着和她一样的学生头,还有很多学生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像彭艳峰一样的教师,受学生爱戴,给学生关怀。姚丽琴同学说:“彭老师,我们在一起的这三年,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力量,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也会加油的。

彭艳峰老师是龚全珍精神的代言人,在她身上不仅延续了龚全珍当年的教育情怀,还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她教的每位学生。endprint

萍乡市教育局在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学习龚全珍,争做师生家长贴心人”系列活动。结合该项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实现教育梦想上的助推引领作用,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中开展了“学习龚全珍,争当最美乡村教师”主题评选活动,经学校推荐、县区筛选、实地考察等环节的综合评选,评选出10名“龚全珍式最美乡村教师”,其中有“用真情撑起一片晴空,成为留守孩子知心妈妈”的上栗长平中学刘丽华老师、有“上学路上携爱同行38年”的上栗县杨岐乡文岐小学刘锡全老师、有“扎根深山矢志不移情系教育”的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王增林老师……他们的奉献事迹催人泪下,照亮了农村孩子成长的道路,也走进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心田。

在上栗县福田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乡村教师,带领学生每天穿越一段1500米长的盘山国道,10年来4000多次穿越险境!他就是上栗县文歧小学教师刘锡全。

从2003年秋开学时起,学校领导就将居住在桃花冲的94名小学生交给了刘锡全,请他每天护送学生上学放学。

下午4时,下课铃一响,同学们陆续走出校门,除了山上住得近的和一小部分被家长接走外,余下桃花冲的学生都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排成队走向319国道。在刘锡全的护送下,一批批有序地沿着路肩回家。

10年来,刘锡全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坚守着。他说,小学生大多生性顽皮好动,就像一只只不肯安静的小兔子,时而打闹,时而推挤,带着他们过马路,常要多长上几双眼睛,时刻关注他们的动静,及时纠正他们不合规的举动……学生家长都说,他就像一只护送小鸡的“母鸡”,细致周到、尽职尽责,让人感动。

这些年来,在这条求学路上,究竟护送过多少个孩子,刘锡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他只能模糊地记得,最多的一年,他带过102个,最少的时候,也有80多个。在他的呵护下,一茬茬的山里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离开了小山村,开始一种全新的城镇生活,而这个山村小学的老师,却依旧生活在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日子里。

践行群众路线 推进教育发展

萍乡中学建于1906年,地处江西萍乡城西鳌头山上,环境幽静,绿树成荫,花草满园。学校素有“赣西文化堡垒、渌水知识摇篮”之美誉。学校前身为明万历年间创建的鳌州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萍乡学堂,系我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校之一。

5月16日,记者来到萍乡中学采访,李奭萍校长对记者介绍,学校建立了“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并聘请了龚全珍的学生、萍乡实验学校的老师彭艳峰做特约指导员,工作室主要为师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服务,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以及开展贫困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等活动。

记者了解到,萍乡中学每天均有一位校级领导轮值,接待来访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了解师生和家长心声,接受家长咨询,听取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与建议。

萍乡中学成立了“培优培尖和答疑解惑”义务服务队,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学校还组织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志愿者活动,参与辅导,帮助困难学生进步。

萍乡中学建立了“四个平台”:培优培尖和答疑解惑学习平台,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咨询建议平台,困难学生帮扶平台,理想信念教育平台。成立了“七支服务队”:培优培尖和答疑解惑义务服务队,鳌洲爱心基金学生自助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主招生义务服务队,家长、社会各界接访服务队,关爱教师身心、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服务队,理想信念教育服务队。

有偿补课问题是个困扰教育部门多年的难题。过去,学校禁止有偿补课,但教师队伍中出现不少有偿服务现象,如教师自发或迫于人情,接受熟人推送的有偿家教。建立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后,萍乡中学通过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捐资助学、入户结亲、培尖培优等多种方式,走近学生问烦恼,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关注学生生活,针对学生个性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通过制定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难题、矫正学习态度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树立学习信心,分享成长快乐。

萍乡中学副校长袁剑临匆匆在学校食堂用过晚餐,就带着讲义、课件来到文源楼报告厅。他将作为学校“培优培尖和答疑解惑”义务服务队的成员,在这里上一堂不一样的公开课。

这堂课,他针对高三学生作题为《理解与表达》的高考语文专题讲座。“学生的时间很金贵,不能浪费,马虎不得。”他告诉记者,成立“培优培尖和答疑解惑”义务服务队,是学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举措,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自己带个头,来上第一课。袁剑临幽默精辟的授课不时赢得学生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记者了解到,萍乡中学开展“培优培尖和答疑解惑”义务服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又是回应学生、家长诉求,针对“有偿家教”现象,树立正确导向。目前,学校已有20余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加入义务服务队,他们将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业辅导。

5月17日,记者来到芦溪县芦溪镇中学采访,欣喜地看到,龚全珍精神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间。学校利用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大力宣传龚全珍先进事迹,倡导广大教师向龚全珍同志学习。

芦溪镇中学自成立“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以来,凭着热情的态度、周到的服务和快速满意的答复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赞赏。学校倡导教师要以龚全珍为榜样,用自己最真诚的耐心、细心,换取师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争做师生家长的贴心人。

为将“龚全珍精神”发扬光大,该校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即搭建一个平台(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做好“四个走近”载体(走近学生问烦恼,走近教师问需求,走近家长问愿望,走近课堂问教改)的工作,实现“三个共融”目标(理念共融、教学共融、活动共融),全面实现学校工作跨越式发展。

发扬“龚全珍精神”在全市普遍创建“龚全珍教育工作室”的进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全市正在广泛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使之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富前瞻性,更符合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性。

芦溪县源南学校刘志坚校长告诉记者,学校“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通过深入教师、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切实关心他们的困难,伸出援助之手,解除其后顾之忧,架设服务平台,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全力提高校园幸福指数。让工作室成为联系教师的平台,通过问题台账,倾听教师心声,帮助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形成工作室“倾听教情、有难就解、有困就帮”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上栗县栗江中心小学校长荣玉玲告诉记者,“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通过深入家长、离退休教师方式,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向他们征求学校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建立家长来信来访接待制度,及时收集家长诉求,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力度,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掌握教学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友谊桥梁。通过密切家校联系,以便使学校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的教育需求,更加符合民声民意,减少了社会对学校的误解,营造了学校办教育、政府管教育、社会评教育的良好氛围。

萍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邱瑞根高兴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193个“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共建立问题台账248册,收集诉求2188条,已解决问题1500条,接待和服务家长4848人次,接待和服务教师1703人次,辅导学生21218人次,建立服务队371支,开展志愿服务1088次。萍乡市“龚全珍式教育工作室”已成为师生、家长群众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校园联系的平台,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反映良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萍乡市师生家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第一次做寿司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中学学生作品展
家长请吃药Ⅱ
麻辣师生
萍乡市放射防护培训现状分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