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立“无巴掌日”又何妨

2014-09-22刘美卿

江西教育A 2014年8期
关键词:虎妈巴掌体罚

刘美卿

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在中国推广“无巴掌日”,呼吁改变“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观念,勿体罚孩子。(据3月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无巴掌日”,听起来的确很新鲜。能不能设立,在一种轻松的语境下来讨论,或许对于纠偏时下过于暴力色彩的教育观念多少有益处。

4月30日,是国际“无巴掌日”。据了解,它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参与,各国同时在这一天开展终止体罚孩子的各类活动。

暂且不去探讨设立“无巴掌日”是否与国际接轨,从现实环境来分析,减少暴力式的惩戒教育已刻不容缓。体罚学生、粗暴对待孩子等不文明行为不时被媒体曝光,这也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这种靠“巴掌”去惩戒孩子的教育何时不再有?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等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对孩子实施体罚。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孩子的弱势地位,往往权益得不到尊重和保障。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巴掌”教育容易走向极端让孩子滋长抵触逆反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这显然有悖教育的主旨。

设立“无巴掌日”也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其一,引导全社会来关注学生惩戒教育,反思“巴掌”教育的负面影响,呼唤更为文明“绿色”的非暴力惩戒,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让学生在软性惩戒中改正错误。其二,“无巴掌日”并非全盘抛弃惩戒教育。“虎妈”“狼爸”是极端另类的教育方式,并不值得提倡。富有智慧和人性化的惩戒教育,值得全社会去探索。必要的惩戒教育不可少,这与以生为本的教育主旨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尊重学生权益。教师与家长都应该正视惩戒教育的现状,不断丰富和完善惩戒教育,彻底告别“巴掌”教育。

设立“无巴掌日”可以一试,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体魄。如此“拿来”又何妨!◆(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虎妈巴掌体罚
“巴掌雨”玩具风靡火星
虎妈
三斗虎妈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巴掌云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如何表达
《小巴掌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