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羽毛球馆运营模式探析

2014-09-22路连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外部性体育场馆场馆

□文/路连举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民办高校羽毛球馆运营模式探析

□文/路连举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本文通过对大连地区羽毛球馆的基本数量、运营状态和高校羽毛球馆运营基本模式进行走访调查、统计,得出相应的结论,为民营高校羽毛球馆的投资建设、场馆运营模式提出参考性建议。

民办高校;羽毛球馆;运营模式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0日

高校羽毛球馆的是学校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以其运动竞技性高、趣味性强及具有良好的休闲性和健身性功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现在大连地区的羽毛球运动出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日趋增多致使羽毛球馆的运营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高校中具有较为充足的羽毛球场馆和设施,很多高校都已采用对外开放服务社区的运营方式,来回笼资金,缓解场馆运营经费的压力。对于民办高校的羽毛球馆采取良性的运营模式,不但可以解决场馆建设所需,也可以起到在服务学校教学、服务师生的基础上对外服务社区的作用,解决羽毛球爱好者对场馆的需求问题,促进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也可以成为民办高校良好的溢利途径。

一、羽毛球馆运营的外部性分析

(一)经济理论解析。西方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经济”这一概念,其学生庇古在其研究的基础上,将“外部性经济”这一概念发展成了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市场以外的方式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位置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人们进行经济决策时所依据的价格,无法准确反映经济交易的全部的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由此将导致价格信号失真。而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所做出的经济决策,将使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有效状态,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当外部性存在时,作为经济主体决策基础的边际私人成本或收益将会偏离时间的边际社会成本或收益,从而导致经济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决策与社会的要求相背离,进而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影响。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当存在负的外部性时,产品的供给是过剩的,当存在正的外部性时,产品的供给是不足的。本文所指的高校体育场馆的外部性主要是指高校体育场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能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

(二)大连市羽毛球馆运营情况。目前大连市现有对外开放运营的羽毛球馆49家,分布在大连的四区基本情况如下:西岗区:面积26.1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0.8万。是大连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区,羽毛球球馆数量5家,每6.16万人拥有1家;中山区:陆地面积43.8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7.5千米,辖8个街道,常住人口36万。是大连市的经济金融中心区,羽毛球馆数量11家,每3.27万拥有1家;沙河口区(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陆地面积48.3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8千米。辖9个街道、9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63.1万。是大连市科学教育中心区,羽毛球馆数量18家,平均3.5万拥有1家;甘井子区面积491平方千米,辖2个镇、13个街道、1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61.6万。羽毛球馆数量14家,平均4.40万人拥有1家。大连的多风天气较多,羽毛球受风的影响很大,羽毛球运动绝大多数活动场所在室内,因此,大连的羽毛球场馆的目前情况属于稀缺资源,商业潜力巨大,商业运营前景乐观。

(三)大连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模式。据调查了解大连现有的羽毛球馆中有31家为学校体育馆,其中小学馆10家,中学馆14家,高职院校7家。这31家羽毛球馆采用面向市民开式的运营模式,有17家为外包模式,其余14家为自主经营,场馆运营效益均很好。在我国,高校中的羽毛球馆是学校的公共体育设施,承担着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点。高校羽毛球场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提高师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这一任务的特性,不将赢利作为球馆的主要任务。但是,民办高校羽毛球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所需经费投入巨大,在使用中场馆和设备的折旧损耗及管理维护这两项的费用是高昂的,国家不承担,均为民办高校自负,这对于校方而言其资金压力是很重的。因此,民办高校羽毛球馆的运营馆必须走“以馆养馆”的道路,适当确立盈利目标。近年来,大连地区公办高校中的体育场馆逐渐实行对外开放、有偿服务的运营模式,几乎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租赁承包模式及物业管理模式等,在这中间,又以体育部向学校集体承包较为多见。因此,目前高校的羽毛球馆已经把体育的社会效应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步被作为产业进行开发,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道路。公办高校的羽毛球场馆运营模式的转变给民办高校的羽毛球馆的经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例证。民办高校羽毛球馆应与时俱进、积极探讨、寻求良好的运营模式。目前,大连高校羽毛球馆的运营模式归结为以下两种,即:一是体育场馆由体育系、部(教学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大连高校羽毛球场馆的运营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其有着明显的弊端,就是体育系、部是学院的教学职能部门,不是场馆运营和管理的职能部门,因此在教学和管理两者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很难做到两个兼顾,两个都“精”的标准;二是专业团队管理模式,此运行模式在专业的体育院校很为普遍,其优势是专人专项,对场地的保养维护专业系统,同时,对场馆的运营也会很专业,但会增加学院的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模式下的场馆突出表现是场馆设施管理井然有序,维护保养专业到位、场馆运营时间合理,盈利效益高。即解决了体育教学部管理体育场馆之累,也解决了教师为上课准备教学器材设施之烦。

(四)高校羽毛球馆基本环境。随着大连的规划和建设,大连人口现已达到六百七十万,城市的扩张建设使原来部分大学位于城市郊区,现已演变成了主城区,如:海事大学、理工大学、海洋学校等,学校的周围已经形成了密集的的生活区和优质的商业圈。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生活环境安逸,公司密集,白领人员数量很大,从事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数量相对多,高校羽毛球馆的区域性服务效益很明显,运营的盈利可观。另一部分高校在大连建设中迁址开发区,如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大学等。目前校区周边配套相对不是很成熟,人口居住的密集度相对较低,高校周边居住的居民多为蓝领,从事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的数量相对较少,场馆的使用率会相对降低,收入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周边环境直接影响球馆的运营效益。

(五)高校羽毛球馆使用率情况。民办高校羽毛球馆实施有偿服务的对象除了社会消费者外,对于本校内师生的有偿服务是高校场馆盈利的主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实用率。因此对于本校的师生在课余及节假日期间实行的有偿服务要根据学生的消费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进行场馆的有偿消费。可以借鉴的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的羽毛球馆对外有偿运营中,师生的使用率就已达到球馆的实用饱和状态。因此,对于民营院校的羽毛球馆运营中要充分考虑和制定适应校内师生运营的策略。通过实地调查大连市高校中经营性质的羽毛球场馆在每周一至周五的营业时间为16:00至21:00,周六和周日为早8:00至21:00,其余时间只对学校内部开放。寒暑假、国庆、五一小长假营运时间均为早8:00至21:00。通过对场馆的实地调查和对部分场馆日常负责人的访谈,在周一到周五晚上17:30至19:30以及周六周日7:00至9:00,17:30至19:30大部分场馆基本可以达到100%的使用率并且需要提前预约,其余时间各场馆的使用率一般维持在20%~60%左右,个别场馆由于是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基地在周一至周日16:00至18:00使用率也达到了100%。大连是新型宜居城市,根据对羽毛球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羽毛球消费者都选择在晚上下班时间或是周六周日进行羽毛球运动,在校羽毛球爱好者的大学生一般也都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这个时间段正好符合了上述场馆的使用率。

(六)高校羽毛球馆运营利润基本分析。以一个羽毛球馆按照12片场地为例进行分析,周一至周五运营时间为16:00至21:00,按照目前常规的体育场馆的运营平均值50元/小时,来计算一块场地每天运营两个小时,场地收取的日营业额为运营费总额为1,200元,周六周日两天按照平均营业时间6小时,来计算,每天营业额为3,600元,合计一个月营业额为5.28万元,一年营业额为63.36万元。场馆的运营成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人力成本7,000元/月,电费2,000元/月,水费1,000元/月,其他为20,000元/年.一年运营成本在12万元。因此,场馆一年的盈利在50万元之上,数量可观。

二、基本意见和建议

(一)民营高校羽毛球馆投资建设建议。对于民营高校的羽毛球馆的运营模式校方会考虑成本的最低化、利润的最大化,在场馆的建设上一般情况下投入的资金较大,对于民营院校可以采用“联建共赢”、“借鸡下蛋”、“自建自营”或“自建联营”等运行模式。羽毛球馆的商业运营商机巨大,民营高校一般拥有教学地皮,缺少建设资金,可吸纳社会运营商到校内投资建设羽毛球馆,协商拟定经营协议的一种场馆建设经营模式;另一种是对于有经济实力的院校根据教学和运营的需要自建球馆,利用学校的现有员工师资队伍,对场馆进行自主经营的模式;也可以自行设计建设引进社会力量进行运营的模式。无论是哪一种运营体系,都是使球馆在满足公益性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公益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二)高校羽毛球馆基本设计。场馆在建设之前学院应组织好人员做好相应的调研,调研材料作为羽毛球馆建设规模和运营的基本的参考数据。羽毛球馆的场地容量和配置标准是营运的基本条件,场馆的场地数量和配置以最佳营运状态为宜,场地的供暖、人员费用、在运营中与场地的规模成正比的,场馆的规模越大,运营的成本就会越高。民办高校应对市场前景进行合理分析,测算出学院羽毛球馆的最佳运营规模,场馆的实用状态在运营中达到最佳使用率状态。

[1]包莺,孙柏林,王金章.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影响因素因子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3.5.

[2]刘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特征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1.21.

[3]曲丽萍,崔俊杰.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展有偿服务的对策研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

G8

A

猜你喜欢

外部性体育场馆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