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信息化管理ERP与GRP应用选择研究

2014-09-22祁成军谢泽举秦鸿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安全性信息化系统

□文/祁成军 谢泽举 秦鸿冰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加快了社会现代化进程,高等院校在我国信息化发展中,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计算机的应用相对成熟且水平高,普遍依托于校园网络建立了OA系统、教务系统等办公自动化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教师和学生,为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在发展中也逐渐显露出管理信息化自成体系的弊端,需要一个集成化的系统来保证高效运行。

一、高等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除一些知名高等院校发展较高外,其他普通高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校本来由几所不同的学校合并而来,面积增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好几个校园。为加强管理,在内部也开发出了校内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等各类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大都还是各部门自主建设,没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标准,没设立统一标准信息编码、数据字典和数据接口。客观上造成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难以共享和交换,形成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虽然有些院校也建立了对外的网上查询系统,但也仅局限于基本财务信息的查询,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仍然通过纸张凭证来完成,还没有建成一个跨多部门的综合管理与监督的系统。

就财务管理而言,许多院校现行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账务管理、学生收费管理、银行票据管理、工资管理、财务信息查询等子系统,主要以账务管理为核心,用电脑处理日常例行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应的报表,可以说是较为简单的软件模拟人工会计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其处理模式是固定的,难于支持财务决策、规划和分析活动,不能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各子系统之间往往也形成“信息孤岛”,工资系统、个人扣税系统、公积金系统等都是各自为政,数据不能有效传递,也不能直接提供给账务系统,差错量和工作量都很大,远不能达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二、ERP与GRP在高校应用的提出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它是一种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于一身的可以对企业业务全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管理软件。目前ERP在我国应用已趋于成熟,在许多大中型企业都有应用,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GRP是指建立在现在通信技术之上,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优化决定于政务流程的优化程度,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源于政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政务资源的整合程度。GRP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为政务流程管理和信息集成。要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强化政府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使政府资源真正服务于社会,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GRP在我国现在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例子不多,成熟的很少。

高等学校教育在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后,数量大为增加。随着各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增长,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着办学资金流量猛增、财务预算两级管理改革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的趋势;在学生管理上,各高校扩招引来大量学生入校,学费、贷款、欠费管理等面临管理难点;人事管理上,随着教师队伍的壮大,出现了流动大、进出频繁、绩效工资、三险一金的汇缴、工资频繁调整等复杂情况;其他还有科研经费管理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已有较好基础的条件下,如何科学规范地利用好各方资源,充分用好办学资金,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办学效益,成为各高等院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就是使用ERP或GRP管理成为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推动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利于资金与资产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高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等院校ERP或GRP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中的功能性需求

(1)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求能够跨平台运行、能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以便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规模、经费的投入、学费收入等业务需要和后勤集团等经营性单位的经营能力选择最佳平台,并且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不同应用水平阶段的平滑过渡。

(2)必须满足多种应用集成的需要:许多院校目前信息化状况都有所不同,有些需要从头做起,有些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设施,比如财务系统、图书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系统、代扣代缴个税系统、公积金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使用这些系统的人员早已经能熟练应用,因此从节约已有投资和不影响业务使用出发,要求ERP或GRP系统都要能够与这些已经存在的基础设施进行集成,并保证学校内部和校区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传输。

(3)能够支持智能化信息处理和决策:随着高校对于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要求的逐渐增强,信息管理基本实现业务智能,主要采用各种统计分析的手段,根据事先定义的各项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指标获得分析的结果,并以图形、表格等多种方式展现给不同层级的决策者。要求ERP或GRP系统在业务处理方面尽可能实现智能化。

2、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性需求。我国的高等院校目前都属于事业单位,一部分经费属于财政拨款,学生的学费收入也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先缴后拨。但拨入的资金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中专线进行,实行物理隔离,安全性不存在问题,其他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不高,在现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就可保证。从安全性而言,GRP系统比ERP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由于GRP系统涉及到的数据大部分为我国政务、财政、金融等关键数据,因此要求更高的安全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ERP系统相对而言,往往需要在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系统日志和审计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要求,一般不会出现需要进行物理隔离的情形,同时在标准体系建立、信任体系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等方面的要求较弱。这也就意味着上GRP系统比上ERP系统在安全性投入上要大得多,许多部门的计算机都要增加双备份,操作难度加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

3、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中的易用性需求。在易用性方面,GRP系统要求比ERP系统要高。主要原因在于系统的用户信息化水平。与ERP系统相比,GRP系统主要应用于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系统涉及到的用户普遍信息化水平较低,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相对较少,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很少使用或者甚至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因此GRP系统的使用和业务处理也就无从谈起了。虽然高等院校的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计算机的普及及应用也熟练,但毕竟业务没有企业复杂,操作要求还是以简单点为主合适,对推广也有益。在之前企业使用ERP时有这样的说法:“不用ERP是等死,用了ERP是找死”,就说明了ERP的难操作性。但GRP的难操作程度一点不比ERP简单。相反,因为培训不到位,GRP更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因此对于GRP系统提供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真正使GRP系统易用并真正在政府领域成为可用的系统,值得每一个GRP系统提供商深入地进行思考。

四、高等院校信息化管理选择ERP与GRP结论

综上分析,ERP与GRP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使用中各有优势。首先ERP在资产、成本、库存、客户的关系处理中比GRP要占优势,对高校这样一个大型的事业单位而言,因为存在着一定的经营行为,在办学中还要考量平均成本,以便节约资金。同时高校又有着其特殊性,必须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激励教师员工在教学的同时投入更多精力去搞科研,达到科研立校。这些特殊性又不同于政府的其他事业单位,有些方面和企业的性质有点类似;其次在安全性上,表面上GRP比ERP要求要高,在实际的运行中,高校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是财政拨款,必须要有安全性保障,实际这部分资金在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中是单独物理隔离运行,安全性一点都不存在问题。而GRP在建立之时,许多地方都要求内网外网分离,甚至进行物理隔离,势必投入巨大,在高校大兴土木进行基础建设之时,无异雪上加霜,将影响其他投入;再次,ERP比GRP在成熟应用上更胜一筹,有比较好的应用先例,可以少走弯路,虽然GRP的优势在于它的操作方面略显简易,但相对于高校,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对ERP系统略加培训,会很快掌握,上手不存在问题。由此分析可得出结论: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议采用ERP系统。

[1]孙林.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2.

[2]伏秋平.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6.10.

[3]杨兴凯.基于GRP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11.

猜你喜欢

安全性信息化系统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