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经济发展中银保合作必要性分析

2014-09-22贾红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户资金

□文/贾红霞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一、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缓和资金季节性矛盾。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其资金来源、周转、分布的季节性。农耕时节需要大量资金,且时间集中。资金一旦投入,往往要等到整个生产过程终了才能收回,时间间隔长。这样,若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就需要通过农村金融市场补充。反之,进入收获季节,农产品大量出售,资金回收高度集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通过向农户等提供融资从而对农业季节性收支状况予以调节,可以达到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二)支持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各国现代农业的建设都是吸收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果,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另外,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结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扩大开放要求的反映,也与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密切相关。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就必须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的财政收入毕竟有限,不可能填平所有的资金缺口,在这种条件下,农村融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增强抗风险能力。农业生产风险一般有经济风险与自然风险两种。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价格波动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需求、汇率等的变化。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灾害,如冰雹、霜冻、洪水、干旱等。两者相比,后一种风险更大,更难以预测。一旦农业受灾,农产品往往会大幅度减产,农民收入随之骤减,进而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社会的稳定。此时,若无外部资金来源渠道,不仅正常的生产与生活不能维持,而且会挫伤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可见,来自于农村金融部门的农村融资能增强农业面对风险的应变能力。

(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占全国总人口60.9%、户数占2/3的农村地区,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不仅电网陈旧、电压不稳,而且电价昂贵。此外,还有一半的农户没有用上自来水。众所周知,农业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决定和支撑着农业生产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总体上讲,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相当有效的措施,应成为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首要选择。

(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中央政府投资显然不够,地方财政又十分有限,因而要求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实现农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解决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解决好产融结合的问题。可在依靠政府金融或政策性金融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金融”,充分利用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资金问题。

(六)推广农业科技投资机制。国家推广体系以及市场机制来配置的农业推广资源的主要职责是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科学经营农业,不断增加收入,以及开展直接为广大农民履行这些职能服务的技术质量监测(如病虫测报、农资质量监测)等基础工作,引导广大农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推广是国家出钱,农业企业、社会、农民无偿或低偿使用和受益,使得投资渠道单一,总量不足。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还大幅度削减推广事业经费,造成相当一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严峻局面。农业推广投资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才流失,农村技术人员从事推广的时间减少,农业推广网络残缺不全。在此情况下,农村金融活动对农业推广科技投资不足的弥补刻不容缓。

二、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首先,目前我国财政支农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农业投入总量增加,但是所占比重波动较大且有下降趋势。其次,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抗风险能力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和保险保障。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8%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度增长。然而,农民收入增长却日益缓慢,农民收入增长,需要农村金融的推动。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是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如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以及乡镇企业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的农村金融供给却呈现出弱化趋势,使得农村资金需求者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与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符。

从金融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贫困农户作为贷款主体会大幅度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只能通过特殊的方式,如民间小额贷款、政策性金融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维持型农户的资金需求通过以自有资金为主,小额贷款为辅,另有少量商业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市场型农户的资金实力相对较强,因此通过自有资金再加上商业性贷款即可满足需求。

农村中小型企业以及发展初期的龙头企业主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并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其资金需求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和商业贷款方式满足,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较大,因此面临风险较大;成熟的龙头企业有了较为完善的经营机制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其资金和信用都较好,因此通过商业性信贷就能满足其需求。

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很难与农村信贷层次密切结合起来,难以满足各层次的贷款需求。农村金融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原因除了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存在问题,还有就是其在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农户或农村经济组织对自身从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信心不大。

三、银保合作是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途径之一

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为农村金融以及农户、农村经济组织部分解决这一困境。

首先,保险机构作为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的专门机构对于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持。一方面保险可以在不同地区集聚大量同类风险,从时间、空间上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保险通过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后会充分发挥其监督风险的职能,降低贷款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其次,保险可以增强农户等资金需求方的贷款信心。农村资金需求方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将自身的一部分风险转嫁出去,提供融资信用度,从而增加贷款的获得性。

最后,保险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保险的支持,大力发展保险、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1]罗皓,郭红卫.论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农村经济,2012.3.

[2]郝伟,朱宇婷.论开拓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商业研究,2013.21.

[3]沈能吟.我国银保合作发展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农户资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