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舟逐水爱山春

2014-09-19林洁萍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4年26期
关键词:白鹭飞西塞山渔歌子

林洁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

《渔歌子》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词。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首小词以动见静,以绚丽的色彩来映衬宁静的钓翁,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作者开篇便以欢快的笔调热情洋溢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山光水色。西塞山位于浙江湖州,江南早春时节,在西塞山前的江面上,春水荡漾,桃花盛开,白鹭盘旋在碧空之上,鱼儿嬉戏于绿波之中,这里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充满着春的无限生机,给人以向上的希望,给人以美的向往。这两句在描绘早春时节的美丽图景的同时,还巧妙地交代了所写景色的地点——西塞山前,时间——“桃花流水”时节。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这三句词中,词人将作品人物从前两句美丽如画的背景中浓墨重笔隆重推出,令人心向往之。一位年迈的老翁,头顶着青色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尽管清风裹挟着丝丝细雨,但他依然垂钓不已,乐而忘归。“不须”二字,用语果断,表明渔翁的执着。这位渔翁在整首词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画面十分鲜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在这首词中,“渔父”的志向当然不仅仅在于钓鱼,而在于山水之乐,在于追求远离世俗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张志和早年为官,肃宗时曾做翰林待诏,后来因事被贬,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由此可见,词中的“渔父”可能就是词人的自画像,词人是在欣赏美景,也可能是在欣赏自己。

这首词的画面感很强,有青山、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色彩鲜明;又有白鹭飞、流水、鳜鱼,整个画面动感十足,可谓有声有色,足见词人是饱蘸着情感为我们描绘了这幅极具神韵的湖山春钓图。尽管描绘得如此声色并茂,却仅仅出自于白描的手法,足见词人运用笔墨的超凡功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鹭飞西塞山渔歌子
寿龟、西塞山前倦鸟归、达摩渡江
秋野
己亥暮春雨中登西塞山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白鹭飞处
白鹭飞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