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碰撞出的世界
——“连雅文打击乐团专场音乐会”乐评

2014-09-19文/崔

音乐生活 2014年1期
关键词:演奏家打击乐乐团

文/崔 健

2013年10月25日,由辽宁省文联、辽宁省音乐家协会、辽宁省打击乐协会主办的连雅文打击乐团专场音乐会在沈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连雅文打击乐团是在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连雅文的号召下,于2005年正式成立的。这支聚集了台湾打击乐精英的表演团队,以令人屏息的演奏技巧、迷人的舞台魅力,迅速席卷台湾,并成功地站上国际舞台,发出令人无以抗拒的炽热声音。近年来,国际知名的台湾连雅文打击乐团为两岸打击乐艺术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此次来访是作为吕青山教授任艺术总监的沈阳音乐学院棍棒游戏打击乐团赴台交流的回访,给沈阳观众带来了空前的艺术享受。音乐会中演奏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充满活力的演奏热情,敬业的演出精神感染了沈城的观众。

一、音乐促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台湾的现代打击乐发展已30余年,培养了不少打击乐人才,并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国际乐坛新星,为台湾打击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来沈的打击乐演奏家们也是台湾打击乐界的中坚力量,无论个人的演奏技巧,还是团队之间的配合,都表现出了专业打击乐手应具备的职业精神。连雅文打击乐团以“新风格、新视野、新声音”的艺术理念,通过打击乐演奏,探索当代多元艺术的发展,尝试将打击乐与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相融合,创造氛围独特的音乐舞台。此次交流音乐会中,曲目内容涵盖了欧美、亚洲地区作曲家的改编及原创作品。在曲目编配上,节奏型与旋律型打击乐器的相互配合,厚重与动感音响的相互交织,巴洛克与现代乐曲风格的鲜明对比,中西方音乐的相互碰撞,都为此次音乐会的成功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序曲“2012”》是作曲家连雅文的原创作品,它的副标题是“给台湾的勇士”。在自述中,他这样写道:我创作习惯常随着热情和感动跳跃随想,这首《序曲“2012”》原来想尝试描写大环境的变动与心灵碰撞的种种故事及画面,但想了太多音符,试了几次决定从简,让简单的音符诉说内心深层的感动。这首曲子没有太多音乐理论和曲式框架,只想通过音符抒发感动与祝福。乐曲中充满了力度,行进般的八分音符像宇宙、像天地、像时间、像没有结局的故事,也像无尽的叹息。身在无法掌控的时代,我任凭身体颤抖,让作品像网一样,抓住希望,却依然遗漏许多梦想。长期对环境的关注,让作品有了点重量,特别将这首作品献给许许多多被冲撞的灵魂,随着音乐的行进治疗深处的伤,并像勇士般面对未来。这首作品,正是作曲家对音乐精髓的把握和内心深处对情感的诉说。让音符的力量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民族,超越了世界,来触碰人们内心最真诚的回忆。

在众多器乐、声乐作品中,情感是音乐作品的贯穿线,作品真正能停留在听者的记忆深处,并不是音符单一的排序,而是音乐中能够触动心灵,并被感动的部分。如果我们更深层次地探知音乐的本质问题,那么,打击乐是最直接,也是最原始的音乐形式。尼伯夏·吉柯维克作曲的《驿动的灵魂》就是打击乐与人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原始神秘的力量。这首作品是由马林巴、节奏型打击乐器和人声共同完成的,人声的加入,更加突显了音乐的本质性。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时代。敲打和呼喊是原始时代狩猎时所要准备的环节,如果我们把敲击与呼喊艺术化,它正是音乐形成的最初元素。《驿动的灵魂》这首作品,运用7/8、9/8、11/8这样的混合拍子,表现出不平均的节奏律动,焦躁的颤音引出了不安的灵魂,浑厚雄伟的男声,让音乐回归到本质,强烈奔放的民族性,随着音乐显露无遗,强烈的鼓声,动人的旋律,原始的呐喊,碰撞到了我们内心的灵魂。正是这种音乐的最原始形态,呈现了与众不同的视觉、听觉艺术。

二、乐动于形、形乐相融

打击乐演奏,不仅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演奏者的肢体语言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在舞台表演中,肢体动作和音乐需要协调一致。很多打击乐表演中,甚至把舞蹈的元素都加入到乐曲的演奏中,提高打击乐表演的观赏性。日本作曲家伊藤康英的作品《巴厘岛幻想曲》,呈现了一百年前东方的异国风情,充满速度感的乐曲,在旋律上不仅采用了东方色彩浓厚的全音音阶,还加入了巴厘岛当地的祭祀舞蹈元素,紧凑的节奏轮动,考验团队之间的配合,在东方风情中舞动的十六分音符快速音群,也激荡出东方文化热烈情感的另一面。

整场音乐会中,艾伦·何斯顿的《定音鼓协奏曲》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首作品是为一位定音鼓独奏和七位打击乐伴奏而作的。全曲分为三个乐章,各乐章充分展现独奏者的演奏技巧和伴着者之间的默契配合。第一乐章以澎湃的气势开场,马林巴的演奏,犹如强劲的马达带领乐团不停地前进,作者运用大量不和谐音程来表现诡异紧张的气氛。定音鼓演奏者炫技般的演奏,让台下观众惊叹不已。第二乐章旋律优美且庄重,仿佛置身于富丽堂皇的宫殿中。它像一位典雅的贵妇,时而悠长,时而缠绵。第三乐章,轻盈的三拍子舞曲,演奏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换音技巧才能很好地诠释此乐章的旋律,中段加入华丽的装饰音,考验独奏者的技巧。

本场音乐会演奏的曲目还包括:艾瑞克·萨穆作曲的《爬行·漫步·奔跑》、山穆·巴柏作曲的《给木琴的慢板乐章》、吉冈孝悦作曲的《嬉游曲》、官大为作曲的《探戈》。让沈城的观众,尤其是“小演奏家们”欣赏到了一场优美绝伦的视听盛宴。动人的音乐总是会通过音符的表达传递给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本来躁动的心,变得安静。音乐会结束后,音乐厅持久而热烈的掌声是对演奏家们精彩演出最高的评价,很多小朋友纷纷与台上的演奏家合影。此情此景,让我想到,虽然沈阳与台湾在地域上相距很远,但是,音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音乐强大的魅力让我们彼此吸引,跳动的音符永远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那最美的旋律。

三、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音乐会的成功,不仅仅代表高水准的演出,还有对于音乐的把握、市场的需求和敏锐的判断力。音乐会结束后,我有幸见到了乐团总监连雅文先生,他说了很多关于乐团未来发展的想法。他说:一个好的乐团,如果想在众多乐团中脱颖而出,首先,演奏者的技巧和对音乐精准的把握是乐团发展的基础。其次,在不失艺术风格的基础上,需要迎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在演出中寻找不足。最后,要保持乐团团员的稳定性,培养新生力量。对于很多非职业化的演出团队来说,排练时间和人员的稳定性,一直是制约着乐团发展的因素,如何能协调好排练时间与个人生活之间的问题,也是难度非常大的工作。所以,市场化的运作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一个乐团发展的助推器。

连雅文打击乐团的成员,年轻演奏家居多,还有一些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的热情感动着每一位观众,他们的职业精神令很多专业乐手惊叹。遗憾的是此次交流音乐会中,有两首作品没有演奏,但是,他们的热情让这个冰雪的冬日里吹来了一股清新而温暖的风,我们似乎也在享受着那缺憾的美了。

回顾历史,中国的打击乐发展虽然尚属起步阶段,与欧美、日韩等国家还有差距,但随着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打击乐形式的音乐会会以常态化的形式出现在艺术的舞台上。随之,中国风格的打击乐原创作品也会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国新生代艺术家的崛起,会为中国文化繁荣与发展带来新的气息。有了坚定的目标,中国打击乐的发展一定会走向辉煌,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演奏家打击乐乐团
演奏家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滚烫的交响灵魂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