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晓:艺术家需要成熟的作品

2014-09-19闻声

摄影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张晓摄影记者画廊

闻声

你在大学读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当了一名摄影记者,是何时开始接触摄影的?为何毕业后做起了摄影记者,其中有什么机缘吗?有过哪些职业考虑?

张晓:高中毕业后假期比较长,在家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无事时,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一台相机,是我爸爸的一位朋友送的,一台全新凤凰205-B。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相机,开始并不会用。刚好我有一个表哥以前是开照相馆的,他家里有很多闲置器材和摄影教材。我就一边看书一遍摸索着始拍照片了。起初,我就拍一些我们村子的风景,牛羊、晚霞之类的。上大学以后,通过书籍和网络,我了解到摄影更多的可能性,对摄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大学四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摄影上了。

说到专业,因为我高中成绩不好,学画时间也短,所以当年只考过了烟台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当时完全是没有选择余地,那时候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艺术设计,这是一个完全被动的选择。而我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更喜欢摄影。所以从大二开始就没打算做艺术设计了,想着以后一定要从事与摄影有关的工作,哪怕是影楼都可以,只要跟摄影相关。毕业之后,觉得摄影记者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在经历许多面试考试之后,我进入重庆晨报。坎坎坷坷的,终于算是实现了大学时期的一个梦想。这一干就是四年半,直到我2009年辞去工作成为自由艺术家。

你做摄影记者期间,主要报道方向是什么?

张晓:当时报社分给我的是“教育口”,负责重庆所有的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摄影报道。但是,我们报社那会儿也没有严格的按照“口”来划分,所以几乎所有的“口都跑过,娱乐、体育、时政、突发新闻,等等。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干。

在这这段时间中,你对摄影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张晓: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到一名报社的摄影记者,这四年多的时间让我真正接触到了当的社会,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对我后来的摄影创作无疑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摄影记者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我必须每天都在路上,都在观察。我养成的这种观察方式,对日后创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生涯中,有哪些事或报道让你记忆犹新?

张晓: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当时在灾区呆了一个月。这是关于悲伤和痛苦以及死亡的回忆,我并不愿意过多地去回想那段经历。

为什么你在2009年6月决定辞去摄影记者的工作,转作自由摄影师?是怎样的契机使你决心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

张晓:做摄影记者这几年,开始让人觉得很兴奋,因为这实现了我学生时代的一个梦想。不过,工作几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喜欢这个工作了,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同一个城市,有点憋得慌,想出去走走。而且,当时我对于那种杰克·凯鲁亚克(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式的“在路上”的行走方式极其迷恋。可是,对于这种行走的结果,我也是一头雾水,并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当时的状态是,虽然我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是知道不想要什么。而且在一个“没有新闻理想的年代”,离开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报社摄影记者的经历对你现今的工作有何影响?就个人经历来说,你认为摄影记者的角色和后来作为职业艺术家的角色有何不同?两者又有什么联系呢?

张晓:首先摄影记者这份工作给了我稳定的收入,让我有能力去实现更多想法。否则,饭都吃不上谈何创作与理想?同时报社的工作给我提供了一个比常人更开阔的视角,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社会基础”。摄影记者和职业艺术家这两种身份最大的区别就是:摄影记者是为别人干活,艺术家是为自己干活。

在独立艺术创作初期,有哪些困难?你曾想到过放弃吗?

张晓:最初的时候都是摸索着走,也走了不少弯路。困难无非就是养家糊口,还有早期作品的认可度比较低,等等。大概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固执,总想一条路走到底,从未想到放弃。那段时间虽然艰苦,但也是一段必然的经历,我很享受那段时光。

你拍摄的《他们》《海岸线》都取得了成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较近的作品《陕西》也有良好口碑,在这些创作上,你有没有对自己风格和特色进行过统一考虑,或者说主要的关注点和创作意图有哪些承续性?

张晓:单从作品的形式上来看,可能每套作品之间会有较大差异,但是它们的内容都是关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一种记录或者反思。当遇到一个能够让我兴奋甚至颤抖的场景,那必定是我想要的画面了。每当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就会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动按下快门,就像是条件反射。这样的场景必定是直接或间接反映当下中国现状的,又有些超越现实的画面,像是一种矛盾。

这些作品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与现实生活打交道并不容易,你有什么突出的感受?

张晓:因为我们每个人关注的东西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异,所以有时候在别人看来,我的拍摄是一种非常奇怪和不可理解的行为。就像我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都会非常热情地提一些建议,比如哪个风景区最美最漂亮之类。而且他们会问同样的问题:你来这干什么?这地方有什么好拍的?我只能说:我来看看。

你对于艺术创作有什么基本观点?怎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又怎样看待外界对你的评价?

张晓:我觉得艺术创作是要更多发掘自己的内心,与这个时代交汇。不管这个时代是好是坏,我们总无法逃离,必须面对,去厘清这些关系,同时把一切记录下来。我的作品也是如此。不过,对于外界的评价我并没有过多关注,也并不在乎,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很正常,我也并不想去强加任何观念或态度给观众,主要是想拍好自己的作品。

你的作品《他们》曾在色影无忌推出首个网络个展,因此也有人认为你的成功与网络传播关系很大,你怎么看年轻摄影师和网络的关系?如何依靠网络获得成功?

张晓:当然有很大关系。首先网络给我很多学习的机会,大学时期我开始接触网络,看到更多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在我拍花花草草的时候,网络的普及让我了解到摄影包含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网络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比如以前我经常访问Fotoyard网站,虽然现在打不开了,但那时候它是我们一帮年轻人的天堂。在那里,我结识了很多朋友,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更多人看。再后来,Flickr以及Facebook也让我们的交流与展示更加国际化。虽然如此,但那时候的网络展示其实也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个过程让人很愉快很享受,但是现在很难再回去那个状态了。

三影堂摄影大奖和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你、认识你、关注你,可以说,你在独立创作后不久便获得了更大的成功,现在回头看,那几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晓:首先这两个奖项对我帮助特别大,在此表示感谢,也希望中国可以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奖项,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2009年辞职开始自由创作那会儿,钱是最大的障碍,第一次出去两个月就把自己的积蓄几乎花光,正在我犹豫是否要放弃的时候,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不只是资金上的帮助,更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这也激励着我继续往前走。接着三影堂摄影奖同样让我更自信,更无忧无虑地安心于自己的创作。

你认为艺术家在成长和自我推广方面需要哪些努力?

张晓:在如今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很好地利用网络,这样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去进行自我推广。比如使用Facebook,或者建立自己的网站,等等。如果有机会,也要尽量多参加一些专家见面会,并争取参加摄影节,让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你的作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自己成熟的作品。

你认为怎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成熟的作品?

张晓:要分开看,如果只是微博、微信或者博客等社交平台,那就可以很随意地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想把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介绍给画廊或者美术馆,那就需要“成熟”的作品。虽然这种交流大都石沉大海,但总值得一试。所以我这里讲的“成熟的作品”主要指它们是完整的作品,可以参加群展甚至举办个展的作品,能够完整、准确、真诚地传达出你内心想表达的观念。

作为职业艺术家,你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如何?是否满意现在的状态?

张晓: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这正是我想要的那种自由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很多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更多的时间陪家人。

对于现在的创作和工作,又有哪些困难?

张晓: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

你觉得作为职业艺术家和自由摄影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张晓:眼界,思考,坚持。

你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哪些作品最受藏家关注?

张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画廊销售作品,最受欢迎的应该还是《陕西》和《海岸线》这两个系列吧。主要代理我作品的画廊有北京艺门画廊、香港刺点画廊、日本禅画廊以及法国的 Le Réverbère画廊。购买人群以国外的藏家较多,不过现在国内藏家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价格嘛,根据版号和作品的不同,价格区间在人民币8,000~50,000元之间。

你平时最经常联络的有哪些机构?哪些人?

张晓:最常联系的艺术机构还是我的代理画廊,但是我也会关注很多其他国内外美术馆和画廊的动态。

你怎样看待艺术家和画廊的关系,和媒体的关系,和摄影节/艺术节的关系,和策展人的关系,和收藏家的关系?

张晓:我觉得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互相帮助、互相成长的过程。

你平时使用什么器材?

张晓:我会根据不同的系列作品来选择不同的相机。我对器材并没有研究,也不太愿意在这上面花太多心思。我之前用功Holga和玛米亚相机,现在我正在用宝利来一次成像相机。

未来有何打算和规划?

张晓:没有太长远的打算和规划,有时候想太多并不是好事情。而且世事难料,很多规划和打算也都是徒劳,只有走着瞧。

猜你喜欢

张晓摄影记者画廊
Synthesis of ternary compound in H–S–Se system at high pressures∗
Quaternary antiferromagnetic Ba2BiFeS5 with isolated FeS4 tetrahedra
煮饺子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画廊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画廊
THE BEACH 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