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4-09-19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浙江杭州311231

商业会计 2014年7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浙江杭州311231)

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如何体现建设项目经费的使用绩效成为高职院校和政府部门困惑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建设项目经费的使用绩效重视程度在加强,要求学校表述清楚办学绩效和成本;另一方面,学校因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上级布置的绩效评价要求也往往只是走形式。而且学校财务部门的管理大多侧重于对项目经费的保障,以及经费使用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很少也很难从使用的合理性上给予科学的界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构建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前提与基础,即根据评价对象的绩效内容把绩效概念量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以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如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大型修缮、专业建设等,资金来源大部分属于财政拨款,只有少量的自筹配套资金,因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应归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畴,评价的内容应符合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规定,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与采取的措施、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等。建设项目绩效的评价对象是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目的是检查项目经费使用最终是否得到相应产出,能否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必须反映建设项目的运行规律并体现“绩效”的本质规定。

分析建设项目的运行过程,可将其分为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产出三个主要环节,而绩效主要表现在项目产出环节,绩效评价的内容应围绕“产出和效益”来考虑。因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可分拆为 “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产出与效益”三个大类指标,在大类指标下设置多个具体的指标。

二、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工具,因为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只有将评价对象的绩效内容量化为一系列可供评价的具体指标,才能进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但体现绩效评价主体的评价目的,也反映了评价客体的行为。因此,在设计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可操作性原则。绩效评价时应考虑获得相关数据的成本,避免由于指标分布过于广泛、数据收集复杂而导致绩效评价操作费用过高。

(四)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五)动态完善原则。绩效评价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考核评价的时间越长,越能反映出趋势性事实,同时,考核评价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新的情况产生,原先设计的指标也会暴露出不尽合理的一面,因此,需要动态完善。

三、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通常需要以下三个工作步骤:

(一)评价指标的确立。

1.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库。利用层次分析法,将预计评价将要涉及的所有指标分解成目标层、状态层(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产出与效益)、元素层(包括项目目标、决策过程、资金分配,资金落实、资金管理、组织管理,项目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层(项目决策类指标包括项目目标的明确性、目标细化和量化情况、决策依据的充分性、决策程序合理性、资金分配办法的科学性和分配结果合理性等;项目管理类指标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到位率、配套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的及时性、资金使用率、支出的相符性、支出的合规性、财务制度的健全性、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组织机构保障、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项目产出与效益类指标包括项目目标完成率、完成质量、完成时效、成本情况等,以及项目成果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具体指标),形成一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多层次指标体系。

2.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库建立完成后,再邀请若干专家对指标库中的指标经过充分的分析、权衡、补充、调整,最后确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所必须的若干评价指标。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可以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定。确定指标权重时,专家调查法工作步骤包括:(1)将赋权要求给予选定的专家,且保证权数归一化;(2)请各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赋权;(3)将各位专家的赋权结果汇总后,再将汇总信息反馈给各位专家;(4)专家参考反馈信息调整、修改其初次赋权结果;(5)重复 3、4 步骤,直至符合精度要求;(6)求得各位专家对每个指标的最终赋权平均值,以此确定该指标的组合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时,层次分析法工作步骤包括:(1)在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基础上,建立总目标层元素A与下层元素B1、B2、…、Bn的两两判断矩阵,并采用1-9比率标度法给矩阵赋值;(2)计算层次因素单排序值;(3)进行一致性验证;(4)构建B层各元素与其下层C层元素之间的两两判断矩阵,重复3、4步骤;(5)层次总排序,计算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6)完成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验证。

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操作规范、过程严谨,但工作量相对较大,不一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专家集体商议的办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三)指标标准值的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是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1)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2)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3)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4)其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标准,如经验标准,即由专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实际经验得出的评价标准。

四、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一)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定性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对于无法量化的定性评价指标,如“目标明确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通常邀请专家进行评判,由专家根据相关资料,对照事先确定的评分标准综合判断,采用定性分等的方法进行赋值。

例如,对“支出的合规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该指标是评价与建设项目经费支出是否合规的定性指标,评分标准可以用“4”、“3”、“2”、“1”、“0”分别对应“完全合规”、“基本合规”、“部分不合规”、“基本不合规”、“完全不合规”,专家比照现实情况与评分标准给分,完成该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2.定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定量数据标准化处理需要完成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两个方面工作。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是解决不同性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不同性质指标的直接加总不可能正确反映综合结果,因此,首先应改变指标数据性质,使得所有指标对评价方法的作用力同趋化,然后再加总,以得出正确结果。解决数据的可比性后,使得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别上,便于评价和分析。目前常用比重法进行定量数据标准化处理,即将评价项目的实际指标数据与指标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到一个比例系数,比重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ci为实际指标数据值;c0为指标标准值;Pi为被评价方案的指标值。

当计算得出Pi≥1时,取值为1,以保证每个指标的标准化值不超过1分。

(二)评价值的计算及评价结果定性分等。在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值基础上,可计算绩效评价的综合评价值:

式(2)中:Y为综合评价值;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Pi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

根据综合评价值,可进行绩效评价定性分等。常用的分等标准为:Y≥90,项目绩效为优秀;75≤Y<90,项目绩效为良好;60≤Y<75,项目绩效为合格;Y<60,项目绩效为不合格。

(三)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如前面所述,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虽然规范、严谨,但实务操作的工作量偏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再根据各个指标对项目总绩效的重要性,确定指标的最高分值和具体评分标准。评价时,对照评分标准直接给相应指标打分,加总全部指标的分值,即得到综合评价值。下页表1为笔者所在学校的某个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该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86分,判定其绩效等级为“良好”。

五、结论

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对象是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目的是检查项目经费使用最终是否得出相应产出,能否发挥最大效益,因此,绩效评价的内容必须反映建设项目的运行规律并体现“绩效”的本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绩效内容把绩效概念具体化为可以计量的一系列指标。

设计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可操作性、绩效相关及动态完善等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经过确立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赋值和确定指标标准值等工作步骤。指标体系在运用时,首先进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综合评价值和绩效定性分等。

表1 ××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为减轻工作量和简化操作程序,在建设项目的实际绩效评价中,往往采用专家调查法确立指标体系,根据各个指标对项目总绩效的重要性,确定指标的最高分值和具体评分标准。评价时,对照评分标准直接给各个指标打分,加总全部指标分值得到评价值。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谋划开展美丽圩镇建设项目6327个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